贵州省绥阳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所属栏目:畜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1-03-09 09:21 热度:

   贵州省绥阳县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作为我省传统农业大县,承担过全国、全省重大项目,如: 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建设、优质肉猪基地建设和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示范县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培育了 1 批生猪繁育良种场和生猪养殖场,大力推广优良生猪养殖,生猪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一大产业。笔者通过对绥阳 10 余年来的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兴旺发展生猪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贵州省绥阳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 绥阳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1.1 养 殖 基 础 较 好 2007 年 绥 阳 县 出 台《关 于加快建设畜牧强县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猪产业。2007 年全县生猪存栏 47.9 万头、出栏 50.55 万头,人均拥有生猪量 1.88 头、户均 7. 33 头[1]。据县统计局资料: “十二五”期间平均年存栏生猪 20. 38 万头、出栏 23.79 万头,人均拥有生猪量 0.8 头、户均 2.83 头。“十三五”期间的 2016—2018 年生猪存出栏量稳中有升。2019 年由于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全县生猪存出栏量明显下降。见表 1。

  1.2 生猪生产量在减少 从表 1 可以看出,绥阳县在 2007 年生猪生产发展很好,“十二五”时期生猪生产下降较多,“十三五”期间比“十二五”期间生猪生产有所下降,即使 2019 年绥阳县研究出台了生猪生产临时性补贴实施政策等措施,生猪生产也未能恢复到以前水平,与 2007 年比较生猪生产明显减少。

  1.3 品种改良服务在减少 2007 年全县有人工授精点 64 个,本交点 99 个,人工输配母猪达 4.4 万头次,推广杂交猪 30.7 万头,推广外二元母猪 4 200 头,全县外二元母猪达到 11 219 头[1]。从 2013 起,采取猪人工授精采购服务建点及精液配送服务,全县建立了 15 个乡镇站所点,人工输配由企业服务形式进行操作。据县畜禽品种改良站资料: “十二五”期间年平均推广杂交猪 22.75 万头。其中 2016 年推广杂交猪 25 万头,2017 年推广杂交猪 25.3 万头,2018 年推广杂交猪 26.5 万头,2019 年推广杂交猪 28.1 万头。与 2007 年相比,全县品种改良服务在减少。

  1.4 疫病免疫服务在减少 2007 年动物防疫以“春秋两防+平时补免”的普及防疫和时时防疫,对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口蹄疫实行应免尽免,接种猪瘟疫苗 50 万头份、猪肺疫疫苗48.97 万头份、猪丹毒疫苗 47.84 万头份、仔猪副伤寒疫苗 47.89 万头份、口蹄疫疫苗 50 万头份,保证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1]。据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 从 2010 年起,以春秋两防为主开展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十二五”期间年平均接种猪瘟疫苗 51.14 万头份、口蹄疫疫苗 51.14 万头份、猪肺疫疫苗 7.51 万头份、猪丹毒疫苗 4.66 万头份( 2015 年以后不再集中免疫) 、仔猪副伤寒疫苗 3.9 万头份、猪蓝耳病疫苗 32. 65 万头份。“十三五”期间的 2016—2019 年,年平均接种猪瘟疫苗 38.54 万头份、口蹄疫疫苗 38.54 万头份、猪蓝耳病疫苗 29.16 万头份、猪肺疫疫苗 1. 48 万 头份、仔猪副伤寒疫苗 1.79 万头份( 见表 2) ,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达到 100%。通过比较,全县服务生猪养殖发展的疫病免疫服务也在减少。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政策措施弱化 生猪产业发展思路系统性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生猪产业的发展。1997 年绥阳县研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生猪、重点突破牛羊,加快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并出台了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文件。2007 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畜牧经济强县的意见》以及一系列措施,有力推进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在 2010 年机构改革后,没有对生猪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出台措施推进发展,导致生猪产业发展越来越弱。

  2.2 养殖技术弱化 畜牧技术是专业性很强的应用技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逐渐深化提升。 2016 年起全县对良种繁育进行采购外包服务,技术干部逐渐减少了在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只掌握基本理论而未参与实践,对技术一知半解,不能有效指导生产。同时,畜牧技术的外包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垄断,降低了畜牧技术的提升。

  2.3 人才队伍弱化 畜牧技术干部减少,不能有效发挥研究及指导宣传作用,导致生猪产业不能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发展必须要有生猪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污染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措施,以及市场行情的研究与运用,才能做好生猪生产指导、宣传引导。由于畜牧技术干部减少,指导和宣传引导减少,再加上对市场的研究和学习减少,对生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十分不利。

  3 对策建议

  2019 年以来,为了稳定生猪生产保供市场,中央和各省( 市、区)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着力推进生猪生产。遵义市出台了《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七条措施的通知》《关于对全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及按期调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遵义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生猪增养复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来推进生猪生产,绥阳县出台了《绥阳县生猪生产临时性补贴实施方案》推进生猪恢复生产。结合绥阳县实际,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生猪生产。

  3.1 走“重强、抓中、发小”之路 绥阳县有较好的生猪养殖基础,同时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较好的地理优势,“双胞胎”“新希望”“温氏集团”等大型养殖企业也十分看好绥阳县的地理优势和资源,并有持续投资发展意愿。建议我县生猪养殖走“重强、抓中、发小”之路,重点推进“东方希望养殖场项目”“绥阳县年出栏 40 万头商品肉猪养殖项目( 双胞胎) ”等重点养殖项目的投工投产; 抓好中小企业和规模养殖场( 专业合作社) 的畜禽粪污利用和污染防治,抓住发展机遇,鼓励做大做强; 发展家庭养殖,逐步形成养殖专业村、养殖小区并形成规模。深入研究,做好规划布局,推进绥阳县生猪产业发展,实现年出栏生猪 60 万头以上,丰富市民肉盘子,鼓足群众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打好产业发展基础。

  3.2 增加畜牧技术干部一线操作时间,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减少畜牧技术服务项目外包,或让本县技术人员参与相关项目的实施,提升一线操作技能和水平,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提升畜牧技术指导服务能力。

  3.3 培养畜牧技术干部,提升服务水平 强化畜牧技术干部配比、培训、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和市场分析研判能力,提升指导和宣传引导能力,推进生猪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生猪产业。

  参考文献:

  [1] 绥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绥阳县志·农业农村工作 ( 1978—2007) [M].北京: 方志出版社,2012: 182-195.

  作者:蒋宗仁,袁 鑫,韩竹平,李红艳,彭忠远

  贵州省绥阳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相关推荐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研究

文章标题:贵州省绥阳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xumu/4516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