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论文发表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研究

所属栏目:畜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5-08 09:21 热度:

  四川省的生猪产业发展具有数量大、成本低、价格低的优势,由此大大带动了四川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为当地居民收入增长带来了质的飞跃,但是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再加上四川省农村生猪产业营销手段落后、技术缺陷等因素影响,使得生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竞争力减弱。如何将四川省生猪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摘要】作为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生猪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猪肉深加工不足,难以形成系统化的产业链,由此对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都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以期提升生猪产业发展竞争力,更好的满足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关键词】养猪论文发表,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

  一、四川省生猪产业发展概述

  (一)生猪产业概述。

  生猪生产主要是指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生猪生产周期需要6个多月,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点。生猪生长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饲养条件、空气等,因此其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生猪生产不仅会受到自然生长规律的影响,同时还遭到疫病、市场发展的制约,是一项高风险的弱质产业。生猪生产的产业链较长,包括种植业、饲养业、加工业等,形成了一条紧密联系的加工链,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由此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二)四川省生猪生产模式概述。

  四川省是著名的猪肉生产大省,生猪生产数量较大,在1994年之前,猪肉产量占据肉类总产量的95%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肉类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到2007年,四川省的猪肉产量占据总产量的67.78%,仍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总体产量有所下降,但四川省的生猪生产量持续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对于拉动四川省的产业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四川省的养猪业虽然仍旧保持高速发展,但其他地区如山东、河南、东北等地也呈现高速发展趋势,而且在养殖规模、生猪品质及猪肉品质方面均超于四川省,虽然四川省生猪生产数量无可比拟,但在深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方面有较大缺陷,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着数量优势却无法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由此给四川省的生猪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主要是指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静态优势,在这个方面,四川省生猪产业仍占据较大优势。四川省的生猪生产数量一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到2010年,四川省生猪出栏头数为7220万头,猪肉产量520万吨,“十一五”期间保持年均增速5%以上的发展水平,在四川省肉类产量中,猪肉占据总产量的68%,其次是禽肉、牛肉、羊肉及其他,这一生产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由此可见,在比较优势方面,四川省生猪产业仍具有竞争力。

  (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主要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率比较关系,生猪产业的比较优势是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基础条件,而创新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但实际情况是,四川省除了具备生猪产量优势外,在深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存在较大不足,再加上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生猪产业发展遭到巨大冲击,无论是来自外省的竞争压力,还是来自国际上的竞争压力,都使得四川省的生猪产业链更加薄弱,难以有效衔接,如果不快速寻求经营模式创新,形成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并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肉类服务,势必会导致四川省的生猪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三)创新优势。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一条产业链发展的核心。由于生猪饲养受环境影响较大,导致四川省生猪生产呈现大起大落趋势,再加上饲料成本上涨,导致大多数饲养散户无法收回成本,大大打击了其饲养积极性,生猪产量下降,资源紧缺,这对于四川省的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打击。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只有实现组织模式创新、饲养方式创新,才能够改变现状,继续四川省生猪产业发展的辉煌。

  三、提高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一)调整生猪产业结构。

  传统的生猪产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市场竞争态势,调整生猪产业结构,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是当务之急。首先应当进行生猪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低、中、高三个档次的猪肉产品,并大力发展绿色猪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对于生猪生产周期应当加强监督与控制,及时处理疫情,避免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并大力研究新的生猪品种,最大限度的缩短生猪生产周期,加速产业链流转,从而实现利润空间扩大,以改善养猪不赚钱的局面。

  (二)探索新的猪肉生产模式。

  传统的猪肉生产需要经过复杂的经营环节,无形中延长了猪肉的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从而导致整个生猪产业生产效率不高。对此,四川省农村生猪养殖可以采用现代化的集约式饲养模式,改进生产方式,不断引进新技术,持续提供资金支持,以加强成本控制。同时进行深加工改革,在保证猪肉生产绿色健康的前提下开拓更具特色的猪肉加工链。

  (三)积极发展产业化模式。

  四川省生猪传统生产模式缺乏产业化引导,由此难以提升其产业发展效益,对此,可以创新销售流通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整合生猪生产与加工,并积极与各大连锁超市合作,提升市场占有率,并不断累积市场信誉,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实现生产成本的减低,以更好的满足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四川省是生猪生产大省,其已有的市场地位在短期内不会发展太大改变,但其深加工不足、创新不足的缺陷势必会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制约。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生猪生产各个方面的基础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猪肉生产及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项目名称: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研究来源:西华师范大学2008年科研启动经费项目,08B018。

  参考文献:

  [1]郭晓鸣,罗树仁.四川省生猪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长潜力与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2,(08).

  [2]宋周,何燕.当前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路——以四川省生猪产业发展为例[J].农村经济,2012,(03)

文章标题:养猪论文发表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xumu/2093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