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农用地主要功能分区划分探析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8 16:05 热度:

  摘要: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存在的农用地主要功能分区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或原因,为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进行合理划分提供技术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历史资料法、GIS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研究结果:(1)历史对都匀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农用地主要功能区的布局有一定影响;(2)土地利用结构中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需进一步进行对主要功能分区进行调整和优化;(3)采用各因素分析后,都匀市应进行产业转型及科学规划布局。本文主要是农用地功能分区划分。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主要功能分区, 土地评价, 结构调整
  
  引言
  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区,东西长64.00千米,南北宽63.00千米,总面积2274.00平方千米。北纬和东经之之间,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苗岭山脉南侧,地势北部西部高,南部东部低,高差较明显,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0.00%以上。在山地、丘陵之间有众多小盆坝和河谷槽地。平均海拔938.00米,最高点海拔1961.00米,最低点海拔540.00米。属中低山山原地貌。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70℃。访区具有以下特点:
  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矿、煤铁矿等10多种。生物资源中,有野生脊椎动物200余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珍稀动物有娃娃鱼、鸳鸯、红腹锦鸡、穿山甲、黑熊、小灵猫等。野生植物中属国家二、三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有香果树、十齿花、杜仲、马尾树、鹅掌揪等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达12.50万千瓦。
  ②地貌以黔南山原中低山为主,兼有丘陵、坝地地貌。东西背斜地势高,中部向斜地势低的起伏地势。丘陵、山地、坝地占总土地面积分别为13.49%、82.86%、3.65%。市境内西部至西北部的江洲、谷江一带中低山比较集中,是地势最低的地区。最低点为东南部与三都县接壤的小河沟出境处,由于地势向南部和东部倾斜以苗岭山脉为分水岭,岭北为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2.60平方千米,河流多为向东或东南流经王司、坝固等地,向东北方向汇入清水江。岭南为珠江流域,流域面积1121.40平方千米。绝大部分河流向南或向东南经阳和水族乡、良亩、沙寨乡,分流于沙拉河、桐木河、马蹄河,流经平塘和三都汇入红水河及都柳江。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用地功能分区存在的问题
  1)、历史上遗留的问题
  ①由于历史的原因,开发较东部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城市较晚,经济落后,广大农村地区大多还采取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进行农耕;
  ②属多民族混合、杂居地区,形成了多民族共存共依的小聚集、大融合的人口分布;
  ③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开发也较晚,另一方面也使得自然环境保存得相对较好,这也为进一步合理进行土地利利用总体规划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2)、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①《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的历史机遇,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特别是在建的贵广高速的铁路、贵广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黔桂复线、已建成的贵新高等级公路等国家西北、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完善,西电东送等工程的相继建成,其土地利用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影响,用地结构正在趋于合理。
  ②由于历史上该城市就是属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但同时,对当地的自然资源的保护从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利用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利用当地天然气候等自然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利用土地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③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5年末全市土地总面积227458.48公顷,各类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耕地19.84%,园地2.11%,林地55.15%,牧草地8.15%,其他农用地3.8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57%,交通用地0.29%,水利设施用地0.19%,未利用地7.77%。土地单位面积GDP为1.48万元/公顷,农用地产值0.22万元/公顷,建设用地产值为41.96万元/公顷,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为2180.04公斤/公顷。亿元GDP指标远低于全省及至全国水平,第一产业水平低,经济总量偏小,外向度低,又缺少足量规模企业拉动,中心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功能未能充争发挥,废弃独立工矿用地未得到有效利用,城镇人均占地41.27平方米/人,又远低于建设部制定的标准中等城市人均标准90-105平方米/人,农村居民点用地有较大浪费(人均占地132.12平方米/人高于《贵州省村镇规划标准》规定的最高上限79.60平方米/人),
  2、农用地各种分析方法评价
  农用地是指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地、水产养殖用等地类。农用地功能分区是依据农用地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特殊因素等,对农用地进行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对其划分功能分区,以利于社会、自然、经济的长远科学发展。
  1)、分析原则
  ①综合分析原则
  农用地质量是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用地的功能分区应以造成土地质量差异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基础。
  ②分层计算原则
  农用地功能分区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综合因素影响,对各自主要因素对其功能的影响应进行分层计算分值,最后进行又计算机叠加分析。
  ③主导因素原则
  农用地功能分区应根据影响因素因子及其作用的差异,重点分析对农用地质量及土地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突出主导因素对分区结果的作用。
  ④土地收益差异原则
  农用地功能分区应反映土地自然质量条件、土地利用水平、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土地生产力水平及土地收益水平的影响。
  ⑤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农用地功能分区应把定性的、经验的分析进行量化,以定量计算为主。对现阶段难以定量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必要的定性分析,并将定性分析的结果运用于农用地功能分区成果的调整和确定工作中,提高农用地功能分区成果的精度。
  ⑥实地检验原则
  对农用地功能分区成果进行检验,并进行专家咨询、论证、确保与实际情况相符。
  2)、特尔菲法和层次因子分析法
  ①特尔菲法
  特尔菲法是一个使专家集体在各个成员互不见面的情况下对某一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看法的方法,它是编制教育评价方案中进行加权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其操作步骤具体如下:
  应用特尔菲法分配权重值的步骤是。
  (1)设计意见征询表
  设计意见征询表时,其一,重要性等级的划分;其二,对这些重要性等级赋值。
  (2)选择专家并请他们填写问卷表格
  选择参加咨询的专家并要求他们不署名地根据要求将对某一指标或某些指标重要性程度的看法写在问卷表格中。
  (3)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
  所有专家将意见征询表格填好交回后,组织者要整理专家们的意见,求出某一项指标或某些指标的权重值平均数,同时求出每一专家给出的权重值与权重值平均数的偏差,然后将求出的权重值平均数反馈给各位专家,接着开始第二轮意见征询,以便确定专家们对这个权重值平均数同意和不同意的程度。
  (4)不断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
  再一次将权重值平均数反馈给各位专家并给出某些专家不同意这个平均数的理由,让各位专家在得知少数人不同意这个平均数的理由后再一次作出反应。重复进行上述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的步骤,直至再重复下去观点集中程度或认识统一程度不能增加多少时停止。
  ②层次因子分析法
  影响农用地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特殊因素。根据分析确定农用地的指导性影响因素体系如下:
  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貌、土壤状况和水文状况,农田基本设施,具体因素指标见下表。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制度、交通通达性等状况,具体因素指标见下表。
  3)特殊因素,待估农用地所独有的特性和条件。如特殊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环境条件等,具体因素指标见下表。
  农用地影响因素表
  
  tb.jpg    tb.jpg

          tb1.jpg

          tb2.jpg 
  ③用以上两种分析方法进行相互印证,并进行合理调整
  ④计算分值
  测算各自然单元各影响因素分值,分值的计算方法可采用德尔菲法或层次因子分析法定量测算的方法进行。各自然单元影响因素综合分值计算,即在计算出各自然单元各影响因素的分值后,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各自然单元影响因素综合分值:

                                     tb.jpg……………………………………………(3-10)

                             
  式中:Fj:j自然单元综合分值;
  Wi:i因素权重;
  n:因素个数;
  fij:j单元i因素分值。
  ⑤测算各自然单元的影响因素综合分值
  影响因素综合分值的计算,可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和因素分值定量测算的方法。
  采用因素分值定量测算法,可按照评分估价法中的因素分值计算方法进行评价测算。
  ⑥各评估单元的各影响因素的分值确定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各评估单元的影响因素综合分值:
                                                              tb1.jpg……………………………………………(3-10)
  式中:Fj:j自然单元综合分值;
  Wi:i因素权重;
  n:因素个数;
  fij:j自然单元i因素分值。
  
  ⑦最后,根据上述得到的自然单元影响因素综合分值,采用总分数轴确定法、总分频率曲线法等划分各因素功能影响分区。
  3)、GIS分析
  叠置空间分析,分为自然因素(基准作物、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土地利用系数、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社会因素(历史形成原因、人口因素、技术水平、政策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投入产出比例、投入强度)等属性数据层。根据空间分析进行最终的综合功能分区的划分。
  4)、定性分析
  对评价的结果要进行进一步对不能确定的,要进行实地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功能分区。
  5)、评价结果
  ①都匀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需对土地利用的使用强度特别是人均指标进行调整,合理分配;
  ②都匀市受到不合理建设项目,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和不合理的农用地使用造成的了土地资源的一定破坏;
  ③需通过进一步的调整,确定优先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等区域的科学合理划分。达到“天地人”的和谐的统一与社会经济持久稳定的发展。
  3、结论与建议
  1)、农用地功能分区根据当地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确定多因素影响指标,建立分区评价模型,运用GIS技术进行分析评价。
  2)、对评价的成果,进行定性分析相结合,与实际不相吻合的情况,应进行分析,找到原因,调整功能分区
  3)、此次评价是在现势情况下的评价成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具体情况也会发生变化,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规划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长期而言是动态变化的。
  4)、功能区的划分是与历史分不开的,而且受到历史的影响比较大,只有在特定的时期特定政策也即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将会起决定性的影响。

文章标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农用地主要功能分区划分探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huanjing/96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