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型水利水电设施的现状分析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5-22 09:02 热度:

  摘要: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利水电设施建设。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对水利的要求更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探索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以实现其良性运行,意义重大而紧迫。
  关键词:农村;水利水电设施;现状
  
  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保障饮水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利事业始终是一件大事。1934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著名论断。正因为有了赣抚平原灌区,才有了永旱无忧的“江南粮仓”;正因为有了都江堰,哺育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成都平原。饮水安全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通过兴建和管好水利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对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反映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特别是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成为新生政权的头等大事。
  1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的现状
  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对水利的要求更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探索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以实现其良性运行,意义重大而紧迫[1]。下面介绍一下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小型水利水电设施的现状:
  (1)工程现状
  为建设与管理方便,一般以工程规模为标准,将水利工程分为大、中和小型三类。中小型水利设施,一般指保护面积在5万亩以下的堤防;蓄水量在1亿立方米以下的水库;装机容量在1000千瓦以下的排灌泵站和灌溉面积在30万亩以下的灌区、解决50人以下饮水问题的供水工程等。加上长期投入不足,维修养护不够,管理不善,致使多数工程濒临报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全国共有水库8.52万多座,中小型水库占95%以上,其中存在各种病险的水库多达3万座,占水库总数的36%,每年均发生水库垮坝事故,成为影响防汛安全的一大薄弱环节。
  (2)所有制性质
  我国的水利设施基本上是国家或集体投资、农民投劳所建,其所有权主要有两类: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一些工程所有权不明确,只明确了管理权或者经营权和收益权。改革开放后,个人投资兴建的水利设旄逐渐增加,这类工程根据国家“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由投资者个人所有。
  (3)管理状况
  水利设施长期以来由国家和集体负责管理,一些大型和中型水库、灌区实施专门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而占水利工程主体的小型工程主要由乡、村、组集体管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工程普遍老化,效益严重衰减,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
  2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的原因分析
  水利设施效益衰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高度集中。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及粗放管理的影响,水利设施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政府几乎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唯一主体,直接配置资源,直接组织、管理工农业生产,包揽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
  (2)产权不清。由于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组成相对复杂,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多是由国家和集体投入为主、农民投入为辅建成,其中农民投入是作为履行一种义务(劳动积累工和农村义务工,俗称“两工”),建成后的工程只有“国家所有”或“农村集体所有”两个含糊概念,而没有具体的界定。产权不清削弱了工程管理运行投入的动力,成为导致管理不善的最主要原因。
  (3)管理责任不明。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民均是责任主体,但任何一方的具体责任均不明确,导致具体管理人员责任感不强,出现事故也常常无法追究责任。特别是随着农村实行以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后,原有群管组织管理主体“缺位”,田间工程管护责任更不明,有人用、无人管,维修经费无着落,加剧了基层水利工程的老化。
  (4)投入不足。由于自然原因,多数水利工程每年在水旱灾害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加上自然运行存在工程损耗,需要及时维修。从农民方面来看,由于普遍贫困,对水利投入相当有限。农村税费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农民投工投劳大幅下降,农村水利投入进一步减少。
  (5)其它原因。内部管理制度不落实,管理方式方法陈旧落后,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管理水平低等因素都客观存在。中型水库和灌区,基本建有专门管理机构,但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几乎没有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小(二)型水库和大量的小型排灌设施,基本上没有管理机构,甚至连管理人员也没有,处于自然运行状态。
  3推进中小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沿袭了几十年的旧的水利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形势发展需要,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努力构建新型的管理体制。推进中小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1)改革中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在广大农村,众多中小型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不仅是灌溉工程,也是防洪保安工程,管理不到位,老化失修,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在洪水到来时极易垮坝,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自2001年以来,全国共有20座水库垮坝,年均垮坝4座,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改革中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确保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防洪、供水等水利设施薄弱,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
  (3)改革中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侄务”。
  (4)推进中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创新,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推进政府职能、实现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交,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改善水利设施的管理状况,提高工程效益,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各级政府必须尽快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4结语
  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农民还没有直接管理大型水利设施的能力,也没有成立私营水库、灌溉公司的条件。但是在分布广、数量大的中小型水利设施方面,农民有参与的积极性,也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借鉴国外成功做法,按渠系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扩大农民参与,把经营管理权交给用水户协会实行民主管理,这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中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新体制。只要社会上下形成共识,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和支持,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长期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甚至威及公众安全的问题将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翟浩辉.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保障[J].求是.2005,(8)
  [1]赵金何等.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灌区用水中的作用[J].中国水利.2001,(6)
  [3]许志芳.农民参与管理和小型水利体制改革[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1)

文章标题:农村中小型水利水电设施的现状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1207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