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下农村居住空间的演变之农业工程论文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2-13 11:06 热度:

  一、时代背景
  城市化是区域人口变迁、社会经济转型和地域空间重构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下面3个方面: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变;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变。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看,城市化更强调的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即城市化的过程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形式与内容发生转化的过程。城市化离不开对乡村尤其是城市周围乡村的影响,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乡村人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生变化或演变的过程。从地域空间范围上来说,城市空间演进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居住空间的发展演化过程。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空间迅速扩张,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乡村聚落空间的变化也很值得关注。2009年,全国范围内的村委会个数为652718个,比2000年的734715个减少了11.2%,比1991年的804153个减少了18.8%。
  一、影响农村居住空间演变机制分析论文
  (一)劳动力生产水平提高是演变的主动力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户的日常居住生活场所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基地,处于地域活动客观组织者的地位,其空间规模的直接辐射范围取决于农业的产出水平,也直接反映出一定区域内农户居住空间的密度、规模和组织结构。如自然条件不利的地区,土地单位产出低,支持单个居民点内居民的生存需要较大的腹地,为了耕种的便捷,农户接近农田居住,其居住空间分布呈分散趋势。通常情况下,居民点规模小而且分布稀疏。而在限定区域范围的前提下,应用农业新技术和采用机械自动化生产手段,有利于发展集约经营和非农产业,农户生产活动空间扩大,但农户居住空间分布会趋于密集,居民点规模也会随之趋于增大。乡村产业的非农化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是现代乡村发展的标志,从而促使原有单纯反映农业景观映像的居民点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居民点功能的转化、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增加,居民点周边土地利用结构变的相对复杂。农村居民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农村地区与城镇交流联系强度的增强会进一步促进农户居住空间结构与居民点分布规模的转变。一方面,农户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会导致其生活习俗、房屋结构、居住选址要求等发生改变,进一步反映在其居住空间结构和布局形态的转变中。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地区聚落之间的联络从单纯的交通发展到信息、通讯、物资、文化等各方面的融合,农户居住空间分布趋向集中合并。
  (二)城市化与现代化决定着其演变的大致方向论文城市化和现代化会影响农户居住空间系统内外在因素的作用方式和力度。在农户居住空间演化的过程中,如果多数农户的居住空间需求要素地域结构高度重合,则会对应出现一种单中心主导的聚集型的居住空间演变模式;相反,如果其居住空间需求要素的地域结构高度错位,则会对应出现一种多中心的离散型的居住空间演变模式。传统农业时期,农户居住活动联系较弱,农户居住空间规模波动于腹地耕地所能维系人口数量的平衡点上,随着人口增长突破此阈值,或土地产出下降,部分人口就会迁徙到其他地区开垦荒地,开发新的居民点。这一时期,农户聚居空间结构从宏观上处在动态的平衡状态,农户聚居空间分布形态呈均质离散特征。工业革命后,农户从业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矿点开发、现代运输线路兴建,城乡之间联系逐步加强。城乡通达的时效性明显提高也使农户经济生产的交流区域不断扩大。大量的矿点、乡村集镇、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工业中心和行政的结节点形成的同时,乡村人口也不断流向这些空间区位。随着农户居住空间选址逐渐向运输、经济优势区位扩展,相应的居民点空间布局也会受到交通、工矿点的吸引而优先得到发展。这一时期,农户聚居空间结构呈现非均质区域的不稳定特点,处于集中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化阶段,非农产业部门成为乡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地域中形成商品性农业生产地带,交流联系网络的迅速扩展和多元化,农户聚居空间结构演化表现出复合的态势。一方面,在城郊运输便利的区位,农户聚居空间分布继续呈现集中化趋势,交通干道沿线村落密度增大,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规模处于发展的高峰区,社会文化生活与都市趋于同化。另一方面,在远离中心城市(镇)农区,由于引入现代生产技术和外来资金,导致新型居民点的产生,传统的农业逐步得以更新,并建立起新的产业部门,农户聚居空间结构宏观上进入均质分散化发展过程。进入技术和高社会后,乡村社会生产及交流的方式发生根本的变革,农户聚居空间形成网络型的居民点分布体系。同时,城乡居民要求居住环境更接近自然,城乡区域间职能功用和分工协作得到更佳的协调。
  (三)农户居住需求与区域环境条件决定居住用地布局影响农户居住选择的区位因素随生产、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在农户聚居空间形成初期,农户居住空间选择主要考虑适应外部环境条件,与生存、御敌、防灾等相协调。随着时间的发展,农户居住空间选择适应自然的矛盾已隐退为次要内容,为满足功能发展的要求,其区位、形态、景观外貌主要取决于内部的社会环境,即适应已有的社会行为模式为主要目标。在自然条件相似地区,其空间结构和景观的差异甚至比背景不同的地区更大。通常情况下,决定农户居住空间用地布局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中各种偶然的原因和必然的因素相互交织,农户居住空间用地组织形态受自然、社会经济和风俗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农户居住空间的发展模式论文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农村居民点功能需求的改变、生产布局的多样化以及农户就业方式的改变不断影响着农户聚居空间的分布格局。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农户发展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外部投入缺乏,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演变表现出以家庭个体为单元的缓慢型的演变模式。而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村庄,农村工业化(非农化)、城镇化以及农户非农为主的兼业率不断上升,使得“自下而上”式、相对快速的农户居住空间演变成为可能。根据居民点空间区位的变迁类型和演变趋势,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农户聚居空间的整合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一)归并式多适用于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规模不大、农村居民点布局多而分散的发展现状。具体模式可以归纳为:几个相邻近的农村居民点在其自发改造的过程中,利用宅基地的审批管理等手段引导农户居住空间的整合,农户分散的居住用地集中成片,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利于公共建设和市政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农村居民点,即中心村庄。通过归并以后,中心居民点的用地规模小于原有几个居民点用地之和,腾出的用地大部分通过复垦改造转为农业用地。同时,通过提高中心村庄的聚集性和规模程度,可以进一步增强居民点对外部优势资源的吸引,并逐步推进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二)整治式多适用于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过程中不断外延扩张、侵占可用耕地,居民点内部旧宅基地复垦率较低或居住用地粗放利用的发展现状。具体模式可以归纳为:以村组为单位建立农户用地规划,将整理旧宅区和新村规划相结合,引导农户合理的进行居住建房选址,促进村庄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整体农户住宅布局以及居住境的优化。同时,按照农村居民点空间区位的差异,这种发展模式又可以分为近郊村庄的就地城市社区模式和远郊村庄的乡村公寓化或社区化模式。
  (三)迁弃式多适用于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过度零散或农户居住空间选址面临生存性不合理或功能性不合理的发展现状。具体模式可以归纳为:农户家庭逐步迁移离开原有居住地,向较大规模的村庄、集镇或城镇转移,原有村庄的居住功能丧失。导致这种发展模式的情况通常表现在:(1)居民点的发展受到自然(地形、地貌、水文)等诸多限制,农户聚居空间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例如,农户居住生活环境差、经济发展水平低;居民点人口过少,外迁人口不断增多,居民点自然缩小等。(2)由于环境保护或其它规划实施的原因,改变了当地农村原先的功能、环境等条件,使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区位显得不合理。例如,村庄处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居住空间向外扩展受到制约,向非基本农田保护区迁移;位于规划城市绿地、林地范围内的村庄等。
  总之,从农村居住发展的趋势看,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变传统农村居住格局,向现代化农村变迁的具体措施。通过将传统的农户分散居住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农户集中居住方式,形成新型的农户居住小区,提升农户的居住福利与生活福利水准,普及和发展农户的现代生活方式,也有利于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公共设施的规模效应、农村居住环境优化等问题。然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农户聚居空间的整合发展并非仅仅是农村物质空间的改善,也不仅仅是农户居住福利水平的提高,而是在农村进行社会经济领域的新一轮变革,其有着深远的政策涵义。

文章标题:时代背景下农村居住空间的演变之农业工程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1122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