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人居住建筑发展趋势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6-28 17:05 热度:


  3.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理机能和生活能力不断退化,这时要求有适应性更强的老人院和托老所。
  A.老人院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种服务设施。与老年公寓不同的是,老人院提供更多的室内活动空间和生活服务设施,除了公共的起居室,接待室外,还有游戏室,餐厅和厨房等。厨房可以为老人提供膳食,老人方便在餐厅就餐,餐厅往往也兼有游艺,交往等多功能。另外,老人院还设有专职工作人员更加细致入微地照顾老人的日常活动,如上门为老人做饭、洗澡、理发、读书报等,还配有医务人员为老人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和护理。这种老人院适合于介助老人,即生活行为依赖于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
  B.托老所(又称护理之家)
  这是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可分日托和全托两种。因为老人进入高龄之后,户外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几乎丧失。每天的活动主要在室内,托老所的公共空间应该有起居,做饭,整理房间等。配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及医护人员处理各种意外情况,还应有各种康复设施,帮助老人增强身体机能。
  四、结语
  老年人居住建筑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建筑业所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老年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准则等,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李野新《老人市场掘金引擎》海天出版社2008
  [2] 张志莹关注“老少居”住宅焦点房地产网2000.04
  [3] 詹林王权阳老年人社会心理行为与老年住宅设计《住宅科技》2003第11期
  [4] 曹立伟崔玉芬试析如何做好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工作《建筑工程》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标题:浅谈老年人居住建筑发展趋势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954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