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混凝土施工中地下工程抗渗防水技术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4-22 08:06 热度: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成因分析,最后也提出了抗渗防水工程的施
  工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地下工程,施工措施
  
  1工程概况
  1.1工程结构概况
  某工程设备基础,轴线布置:2C~2D~2E列、220~228线,截面尺寸135.415m×63.100m;设备基础底标高主要有-9.600m-8.500m两种。设备基础底板厚度一般为1.500m,侧壁厚度为800mm,顶板厚度约为1.200m。抗渗防水部位为:外墙及底板。根据垂直伸缩缝及相应平面位置的划分,整个精轧区设备基础拟分为三大区段:
  第一区段220~222线2C~2D列,为前段设备基础;第二区段222~225线、2C~2D~2E列为中段设备基础;第三区段225~228线、2C~2D列为后段设备基础,以上三个区段,结构整体性强,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仅在220线以北、225线以南、228线以南设置伸缩缝,其余部位不允许留设竖向施工缝,结构底板伸缩缝区段砼必须一次性浇注完毕。结构底板厚度1.500m,一次性浇注面积约为86.075m×63.100m=5432m2,砼浇注量约为9000m3。
  1.2地质概况
  (1)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范围属Ⅲ类场地土,土质较差。场地开挖范围内土层分布为素填土层、杂填土层、粉煤灰层、细砂层、淤泥粉质粘土层及粉质粘土层,此外表面覆盖了大量场平开挖石方。
  (2)地下水场地内的地下水为潜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及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中,大气降水与生产用水的渗入是其主要的补水来源,地下稳定水位深度为0.000m~3.80m。本工程设计混凝土采用C30,抗渗等级S8,如此大面积的防水构造及恶劣的地质条件,,能否保证地下工程混凝土抗渗防裂性能是本工程的技术关键。
  2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成因分析
  通过对一些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及竣工后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造成地下工程渗漏的主要原因就是防水层质量不可靠,而混凝土自身又存在诸多问题,使抗渗能力大打折扣。防水层质量不过关,主要是材料方面和施工方面的原因,也有设计方面的问题。结构防水主要有结构自防水和结构外防水,其中结构自防水是根本防线,因此在施工中分析影响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效果的相关因素,采用相应预防措施,改善混凝土自身的抗渗能力,成为施工人员关注的重点.结合工程实际和以往施工经验相关规范,分析自防水效果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混凝土防水剂的选择及配合比的设计,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及准确计量,施工中的振捣及细部结构(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钢筋撑角、穿墙管、穿墙螺栓、桩头等)的处理,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养护.
  2.1设计原因
  2.1.1配筋不合理
  (1)地下室外板墙一般保护层较大,至少50mm,如果横向配筋不足、不合理或按常规布置在竖向筋内侧,极易导致混凝土在温度升高阶段膨胀应力不能得到应有的制约,从而在板墙表面产生竖向裂缝。
  (2)在墙柱结合处或内外墙交接处应力较集中,在柱两侧或T字墙两侧部位极容易产生裂缝。
  2.1.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合理
  考虑到高层承重的要求和抗渗的要求,设计板墙柱常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由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的增加,加大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无形中又加大了出现裂缝的频率。
  2.1.3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导致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水化热过大,或外加剂不足,或外加剂效果不明显等等,极易产生各种裂缝。
  2.2材料原因
  砂粒偏细,石子级配非连续,针状片石含量超标,砂石的含泥量偏大,不仅降低了混凝土强度,也
  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为泥的膨胀性大于水泥的膨胀性。
  2.3施工原因
  2.3.1计量不准
  由于计量不准,导致水灰比失控,配合比不定,外加剂失效,混凝土强度不稳,混凝土抗渗性能不保。
  2.3.2搅拌不匀
  由于搅拌不匀,导致外加剂不能均匀分布,混凝土抗渗性能不稳。
  2.3.3蜂窝麻面
  由于振捣不实或漏振,混凝土结构拆模后产生麻面或蜂窝,尤其在预留洞口或管道四周。
  2.3.4施工缝渗水
  由于止水钢板接头焊缝不严或混凝土清理不到位,常导致施工缝渗水。
  2.3.5止水螺杆处渗水
  由于止水片焊接不严,或拆模过早,止水螺杆被碰撞而在混凝土墙体中产生位移,形成渗水通
  道。
  2.3.6施工产生冷缝
  由于施工组织设计不健全,不合理,实际施工时,混凝土浇筑产生施工冷缝。
  2.3.7后浇带渗水
  后浇带由于清理不够、未接浆、未用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补浇,或补浇过早,从而在后
  浇带新老混凝土处产生渗水通道。
  2.3.8养护不力
  夏季施工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来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从而产生温度裂缝。
  3技术措施
  3.1设计措施
  3.1.1合理配筋布局,增加构造要求
  经请示设计院认可后,将地下室外板墙的横向布筋由竖向筋的内侧调整到竖向筋的外侧,提高板墙表面竖向抗裂能力,在柱或内外墙接头处增设钢丝网片,网片宽度每边加50cm,网片距混凝土面层控制在215cm,从而提高应力集中处混凝土表面抵抗裂缝的能力。
  3.1.2优选混凝土强度等级
  本工程设计外墙考虑C30混凝土,既保证了承重要求,又减小了外墙的收缩变形。
  3.1材料措施
  细骨料:采用颗粒级配为Ⅱ级,细度模数为2.5的砂粒,含泥量控制在0.6%。粗骨料:采用5mm~31.5mm连续粒级的二类碎石,含泥量控制在0.4%,泥块含量无,针片状颗粒含量7.4%。
  3.2施工措施
  3.2.1计量措施
  粗细骨料及散装水泥采用电子计量,自动上料,掺和料粉煤灰采用磅秤计量,外加剂及丹强丝采用厂家定量包装,坍落度控制采用现场配备坍落度筒动态监测,并在每次打混凝土时指派一名技术人员管理后台,防止计量不准或漏放外加剂的事情发生。
  3.2.2搅拌措施
  采用现场自设500搅拌站两套,拌和时间不得少于180s,保证外加剂及掺和料混和均匀,混凝土性能稳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标题:浅谈我国混凝土施工中地下工程抗渗防水技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844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