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大屋建筑初探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0-12-06 09:03 热度:

  摘要:西关大屋是清末民初广州传统民居中的代表作。本文将从西关大屋的建筑特色和装饰艺术探讨其体现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西关大屋,竹筒屋,岭南文化,商贸文化
  
  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古至今都是华南地区一个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岭南文化的代表城市。古时的广州城就是全国重要的通商口岸,自宋明手工业和航运兴起后,它的商业快速发展,并形成国内外商贾的贸易中转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特殊的经济格局和独特的商业文化。西关,则是广州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
  西关,指广州西城门之外的地区。早在隋唐之际,广州西部地区就是中外商贾聚居之地。清海门到珠江边,及蕃坊一带已经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聚居区。在宋朝时,沿江及西部地区为商业居住区的格局更加巩固。明清时期,随着广州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西关地区设立了怀远驿、十三行、十三夷馆等商业机构,成为了当时广州对外贸易的中心。由于商品丰富、人口密集,城中众多富贾巨商居住于此,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与住宅混合的高级住宅区。“西关大屋”就是产生于此时此地的广州传统民居形式。
  
  一、广州西关的历史形态与聚落特色
  西关地区属于珠江沿岸的冲积平原,东北部较高,称为上西关,西南部较低,称为下西关。这里过去河涌纵横,所有河涌流向都是由东向西,涌内可通船,作交通之用。区内的水网及道路既沟通珠江码头,商船可以通过珠江出海,又可以沿支流到达内地,交通便捷。
  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西关的商贸自古以来兴盛不衰。清末明初纺织工厂在西关附近兴起,大片土地被开发,以宝华街一带为中心逐渐形成了新的住宅和商业区。这里的道路肌理整齐有序,布局紧凑。商业用地和居住用的结合,街巷平直、十字交叉,形成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块,利于向西南排水,街市内部建造住宅(图2)。传统巷道大则宽4~5米,小则1~4米不等,地面中间铺麻石花岗石,两旁为灰沙地面,街道下方设排水渠。
  在贸易经济功能的主导下,西关地区的发展用地尤为紧张,使居住用地形成高密度模式,以城市的商业街为依托,沿街排列居住面宽窄、进深大的住宅群。民居以线状联立排列,正门对街,住居背面相靠,呈条带状的平面格局。整个聚落的布置体现出鲜明的商贸文化特色。
  二、西关现状
  西关地区用地紧张,发展空间逐渐减少,因此区内的河涌和池塘相继填平或覆盖为暗渠,以供修路建房。因此,现时西关的道路和街巷网路,与城中其他地区相比,显得灵活自由,曲线较多(图3)。
  区内的商贸依然兴旺,上下九步行街就是广州的购物旺地之一,加上老字号林立,至今还保留旧有贸易繁盛的商业特色。因此,尽管在城市发展中区内部分地块内旧建筑被清拆和置换,但其居住模式与明末清初时期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老城区内部基本保存了以道路、街巷为主导的线状联排式平面布局。
  西关地区的民居多建于清末民初,主要类型包括西关大屋、竹筒屋以及骑楼建筑,还由少量侨风建筑和早期的别墅,其中以西关大屋最有特色。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增加,建筑密度持续升高,城市的改造和拆建在所难免,使体现西关价值特色的历史建筑日益减少。原有百多家的西关大屋如今已经所剩无几,而且部分大屋内部改动很大、破坏严重。现存集中的西关传统民居群落主要分布地区为:十八甫富善地区;杨巷、杨仁里地区;十二甫地区,如西关平地黄群屋;宝华、十六甫地段,如钟家花园;逢源、宝源地区,以小画舫斋、陈氏大院为代表;多宝地区,以邓华熙第宅、李探花宅为代表。
  
  三、西关大屋的建筑形式
  西关大屋是广州地区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兴盛于清朝末年,以其门庭高大、装饰讲究而著名,是过去广州西关的名门大户、商贾富绅的高檐深宅。传统意义上的“西关大屋”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传统的"三间两廊"式多单位纵向组合的基础上,吸取江南等地大宅中的厅、堂布局演变而来三开间多进大宅(图4)。这种格局功能分区明确,内外界线严明,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地位,既继承了传统合院式的格局布置,又与广州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思想模式、气候类型相适应的建筑形式。
  此外,西关地区还有五开间、七开间的特大型住宅,它在屋旁、屋后附建有花园、亭阁和水榭等。但是此种形式已无实例可循。而在西关地区,还有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型民居,建筑的进数不多,开间亦少,一般为一开间或两开间,平面同大屋相类似,现时在广州荔湾区的西关大屋保护区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这种类型(图5)。还有平面格局为传统住宅竹筒屋的形式,而立面为中西合璧式样的中、小型特色住宅等。
  典型的西关大屋一般为两至三层的砖木结构,面宽约10米,沿南北向布置。大屋正立面三开间,为青砖石脚,即外墙是水磨青砖墙和花岗石墙裙在,檐口高,出檐小,有木雕封檐板。其中正间大门多为凹门廊式,花岗石门套,两边次间墙上或会开窗,也用花岗石窗套。大屋左右两侧常有青云巷,巷前闸门与主体建筑做法相同,而高度稍低。
  西关大屋的平面组合,实际上是三间两廊的纵向组合,又或是三间竹筒屋民居的并列。建筑典型平面为¬¬“三边过”,正间以厅堂为主,从临街门廊、门官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到尾房,形成一条纵深很长的中轴线(图6),每厅为一进,厅与厅之间多数以天井分隔。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倒朝房,俗称“书偏”。倒朝房顶为平天台,供晒晾、赏月和七夕拜七姐等用。书偏中后部为卧室、楼梯间和厨房等。相邻大屋常有青云巷隔开。
  从大屋的剖面看,坡屋顶高低起伏,利用小院、天井、敞厅、青云巷、天窗、侧窗以及可活动的屏门、满州窗等组织穿堂风,特别适应广府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
  
  四、西关大屋的细部与装饰
  西关大屋作为广州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之一,代表着广州本地建筑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特独艺术形式,也反映出地方建筑形式发展的历史。其装饰、细部和室内陈设集各方工艺美术之大成,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琉璃及铁漏花、蚀刻彩色玻璃等,体现出鲜明的西关韵味和特色。
  就西关大屋的大门形式,也别具一格。大门由四扇划开的小折门——“脚门”、“趟栊”和大门组成三部分,就是俗称的“三件头”(图7)。最外面的脚门高约1.7米,其上部有40厘米左右的高度是各种图案的木雕通花,屋内的人可通过处看清楚门外情景。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15或17条坚硬的圆木条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门钮铜环,门脚藏石臼中,门后用横闩扣门,以防盗贼。“三件头”组合巧妙、装饰典雅、协高和合,兼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极富岭南特色和适应岭南气候的建筑构件。
  大屋内的窗的形式也精致讲究,主要有满洲窗、槛窗和漏窗等。其中满洲窗是广州传统建筑特色之一(图8)。满洲窗多作门窗间隔,呈正方形,是一种垂直推拉窗,在木竖框内每隔一定距离安置一对装有软钢片弹簧的小五金零件,用以承托窗扇,使之可以上下提动,并可停留在任一位置上,利于夏季通风。满洲窗采用各种构图的木棂,镶嵌着蚀刻着图画、图案或书法的单面彩色玻璃,而呈现独特的欧式风格,是当时西关地区繁华的中外贸易的体现。槛窗下多用木雕槛板代替墙体,即分隔灵活,又有装饰功能。
  此外,西关大屋内的门罩隔断、几案家具、神龛神案等装修陈设,都雕刻精细,典雅大方,极富品味。
  
  五、西关建筑的文化内涵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城市,深受其多元性特性的影响。作为广州城中最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中心之一,西关也承继了这种文化特性,体现出独特且多元的文化内涵。
  1. 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的结合
  岭南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混合体。因而在岭南文化盛行的地域也首先体现出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这种文化内涵在西关大屋的平面布局上也得以反映。大屋的平面脱胎于中原传统的合院式格局,中轴对称、等级分明、功能明确的布置正是中原传统礼制观念的产物,内部结构带有明显传统的审美特征。然而,西关大屋又不单单受传统文化和建筑形式支配,而是与广州地区独特的商贸文化、风俗习惯、思想模式、气候类型相适应,发展成有西关特色的民居形式。
  2. 商贸文化与建筑的实用性
  广州,这个南方最大的商业都会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是一个强大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主导地位,自古以来便形成了其特殊的商品经济格局和商贸文化环境。重商、务实是岭南沿海地带向来有经商致富的传统。这种商贸文化的实用性体现在西关地区聚落特色和居住模式上。作为历史上的商业中心,区内建筑用地紧张,于是一种以道路、街巷为中心,由面宽窄,进深大的建筑单元平面并列组合而成的线形聚落模式便应运而生,解决了“地少人多”的矛盾,又能够争取更多的商业空间。同样,建筑内部空间也讲求实用性和舒适性,西关大屋运用敞厅、天井、窄巷的布置来满足通风、隔热和遮阳等气候要求。
  3. 中西结合的多元建筑文化
  自清朝政府在广州实行“一口通商”后的150多年以来,广州的商业贸易得天独厚的地位得到高度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西方的建筑技术装饰元素和艺术思潮也随之流入,丰富了广州的建筑文化。在西关大屋的中式建筑主体中常常运用新材料和局部的西式装饰片断,甚至在立面造型上融汇了西方柱式和装饰线脚等元素,就正正是中西结合的建筑文化的体现。
  
  综上所述,西关大屋以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装饰艺术体现出西关地区的经济生活方式和多元的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清末民初广州传统民居中的代表作。
  
  
  参考文献
  [1]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陆琦.广州西关民居保护规划研究.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周霞.广州城市形态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文章标题:广州西关大屋建筑初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569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