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殿建筑艺术特点分析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20-09-21 10:23 热度:

   文章通过对武当山金殿、昆明金殿、五台山铜殿、泰山铜殿、宝云阁五座现存明清铜殿的研究,从总体布局、平面、构架三方面总结出中国古代铜殿的建筑特点。本文对今后的铜建筑的研究与铜殿建筑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古代铜殿建筑艺术特点分析

  1铜殿的历史沿革

  铜殿是指将以铜合金为材料的建筑各构件分件铸造,然后进行组装的宫殿式仿木结构建筑。根据考证,铜殿最早出现于元代武当山天柱峰顶。明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大修武当金殿。4年后,铜殿被转运至小莲峰,受到铜殿启发的金殿取代前者在武当之巅的重要地位。武当金殿是现存规格最高的中国古代鎏金铜质建筑,也是武当山地位最高的宫殿,其登峰造极的铸造工艺与金碧辉煌的外观使人心驰神往,极大地推动了武当道教文化的传播。由于皇室的鼓励与支持,当时兴起了铸造铜殿的热潮,明万历年间修铜殿5座。云南巡抚陈用宾于壬寅年(1602年)仿照武当在昆明鸣凤山修铸铜殿,明崇祯十年(1637年)被巡抚张凤翩迁移至大理宾川鸡足山金顶,后毁。到清朝时吴三桂为反清夺位,在原处重修昆明金殿。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铜殿。明万历年所建的另外4座铜殿,除了万历慈圣皇太后病愈感谢天仙碧霞元君建造的泰山铜殿,其余均为妙峰禅师受武当道教金殿启示筹备铸造的佛教铜殿。这些铜殿损毁严重:峨眉山、宝华山的禅宗铜殿均已被毁;而泰山的鎏金铜殿因多次迁移,门窗及神像遗失,只剩主体骨架,后被改作铜亭;仅有五台山的铜殿保存完好,是唯一现存的明禅宗铜殿。到了铜资源相对匮乏的清朝,铜殿这样的建造形式变得相当奢侈,除上面提到的昆明金殿外,只铸造了遐迩著闻的“双子阁”——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北京颐和园宝云阁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河南避暑山庄宗镜阁。它们也在战争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颐和园中受损的宝云阁现已被修复如初,宗镜阁却已损毁。本文通过现存的5座铜殿来探讨铜殿的建筑特点。

  2铜殿的特点

  2.1总体布局——地位显赫,逐渐衰退

  武当山金殿位于武当山最高峰天柱峰峰顶,那里是武当山的制高点,也是武当山建筑群的中心与顶点。为了凸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以金殿为中心,东西、南北两轴对称设置4道天门,并以宫墙连接,运用险峻的山势,形成四面围合的空间,因此被称为“云上故宫”。值得一提的是,最早出现的古铜殿,在元代本位于武当之巅,明时被移至南天门外的外宫城建筑群,这样安排旨在避开南北轴线,凸显轴线终点处的金殿。昆明金殿位于鸣凤山山顶的太和宫,布局仿照武当山金殿,坐东朝西,被东西南北4座天门围合在中央,置于近一人高的崇台之上,形成庄严肃穆的中轴对称形制。同武当山一样,其都是将铜殿作为整体布局的最高潮。五台山显通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同时也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历史声誉最高的寺庙,五台山铜殿就置于其中。铜殿位于寺庙南北轴线最终点的藏经殿之前,被基座高高顶起,左右各配一无梁殿,前下方设有5座8m高的铜塔。其建筑位置、所处高度及配套建筑,都反映出铜殿在显通寺及五台山的重要地位。泰山铜殿最初所在的碧霞祠,处于泰山之巅,是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祠庙现今依然香火鼎盛。铜殿的具体位置有诸多争议,笔者认为铜殿设于现在香亭的位置,也即祠庙中轴线上的高潮,正殿之前,祠门、碑亭与东西两庑围合出的院落中心点[2]。大报恩寺坐落于颐和园主体建筑集中的万寿山,这里是山体前区最重要的建筑群,其核心建筑为南北中轴线上的佛香阁。宝云阁所在的五方阁院就置身佛香阁西侧,在整体格局中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但在正方形平面的五方阁院落中,宝云阁居中布置,四周被回廊围合,东西各有一座配殿,四角均设角亭,中轴对称,居于被拱卫的中央位置。由此可以看出,铜殿在诞生之时就地位超群,这也是由铜原料的开采数量、炼制铸造技术的难度,以及建筑材料的呈现效果决定的。再加上宗教寓意与皇室支持,铜殿一直在建筑群中处于重要位置。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铜殿的地位逐渐下降,从最开始处于山巅的核心位置,退化成处于被主体建筑拱卫的中心位置,到清朝宝云阁已经偏居次轴,也丧失了铜殿“天上金阙”的最初寓意。

  2.2平面——规模较小,符合形制,满足功能

  武当山金殿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间,进深7檩。屋内无金柱,仅有外檐一圈围柱。柱顶石与柱础为铜质,柱础形式为浅浮雕6瓣莲花。置于高约1m的须弥座台基上,四周设立一圈石雕护栏,东面设有三面阶梯的月台。平面严格遵循东西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五台山铜殿平面近似正方形。面阔1间4600mm,进深7檩4200mm。屋内无金柱,柱础为铜质,形式为浅浮雕蟠龙纹。置于高台的第二层,两侧设有石阶与高约1m的围栏。平面沿南北轴对称。泰山铜殿平面呈长方形,通长4270mm,通宽3215mm。同五台山铜殿的间架与柱网布置相同,1间7檩,四角各设一柱。柱顶石与柱础为铜质,柱础形式为鼓形锧加覆盆。由于铜殿经历两次迁移,原先的台基已不可考,新修台基约1m高,南面设石阶。万历年间修建的昆明金殿已损毁,这里研究的是吴三桂在原址上新建的铜殿。“吴三桂铜殿”是现存面积最大的铜殿,平面近乎长方形,间架为3间7檩,面阔、进深分别为6155mm、6120mm。由于面积较大,所以采用了双围柱平面形式。每四根柱子为一组,布于正方形的四角,其中正门的八根柱子形成前廊。屋面出檐的四角均由一擎檐柱支撑。柱础为铜质,柱础形式为浅浮雕12瓣莲花。置于两层的须弥座崇台上,上层三面设石阶,下层各面均有台阶。平面沿东西中轴对称。宝云阁平面呈正方形,3间7檩。面阔、进深均为4410mm。柱网布置同武当山金殿相同,为单围柱形式。柱顶石与柱础为石质,柱础形式为浅浮雕16瓣宝庄莲花。置于高3550mm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四面均设石阶。为东西、南北轴线中心对称的布局形式。以上铜殿的面积都不大,进深和面宽都在4m左右,最大的昆明金殿也只有6m多。这是由铜原料的价格决定的,尤其是在清朝禁铜后,铜原料更加稀有。铜殿存在资金的限制,不可能建得太大,但是铜建筑并没有因规模而改变应有的建筑性质。在平面布置上,符合官式建筑的规定形制,中心对称,尺度得当。除规模较大的昆明金殿外,均不在殿内设置金柱,以确保在殿内设置神像或者供桌后,依然有足够的空间承担相应的功能,不仅仅具有象征意味的观赏功能。

  2.3构架——仿木构架,有所创造

  武当山金殿为殿堂构架,屋顶形式是重檐庑殿,在现有铜殿中等级最高。使用较为特殊的“溜金斗栱法”处理重檐屋顶上檐的荷载。溜金斗栱在平身科位置,后尾与金桁相连,将上部分的荷载,在靠近斗栱的重心处竖直向下传递。这种叠合的折线悬挑杆件,将檐步和金步严密规整地连接起来。这增强了构架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并完美解决了内部的荷载问题[3]。同时减少了斗栱的攒数,所以比起利用内柱或者抹角梁,这种构造更加简明、实用、美观。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对制作工艺与技巧要求非常高,一般只出现在等级较高的官式建筑中。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武当山金殿的铜质构件,在预制的过程中有极高的铸造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溜金斗栱法”仅在武当山金殿中运用。五台山铜殿为梁柱构架,屋顶形式是重檐隔山,与武当山金殿相比,建筑等级较低。使用明清重檐建筑常见的“抹角梁法”解决重檐上檐荷载问题。“抹角梁法”用抹角梁与上檐柱承接,可以充分提高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4]。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会使下层的檐檩承载两层屋檐的荷载,受力不是很合理,所以只能用于规模较小的构筑物,常用于北方的官式重檐亭。铜殿上层歇山顶的做法也是“抹角檐法”,就是将抹角梁置于檐檩或枋,与角柱形成45°,以承接踩步金[5]。这种做法的技术难度不高,灵活性也非常强,而且受力稳定。但是梁身会有45°的倾斜,使建筑丧失了庄严感,不符合官式建筑的审美要求,所以官式建筑很少会使用歇山顶。这里猜测,五台山铜殿使用“抹角梁法”,是由铜质构件的铸造技术难度高、铜殿的资金投入的限制及地位的下降,三者共同决定的。泰山铜殿为梁柱构架,屋顶形式是重檐隔山。同五台山铜殿一样,重檐做法为“抹角梁法”。但在处理歇山顶时,使用的是多见的“趴梁法”,与檐檩的上部紧紧相扣,上面置三架梁,以承接踩步金,连接角梁后尾。“吴三桂金殿”为厅堂构架,屋顶形式是重檐隔山。重檐采用的是副阶形式,即在殿身之外加建的一面坡、深两椽的房屋,其总高不超过殿堂的檐柱。虽然结构相互独立,但外观上还是一个整体,与一般的重檐别无二致[6]。在歇山的构造上使用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常见木结构做法,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处理方式。搭放山面椽子后尾的上檐踩步金,两端插入金桁之中。2根金桁同1根脊桁通过6根草架柱子,承于山面正心桁之上[7]。尤其是椽子后尾完全穿过踩步金,踩步金完全穿过金桁,这在木结构做法中极其少见,但与铜质构件独有的材料特性相适应。这种做法有一定的机动性。宝云阁为厅堂构架,屋顶形式是重檐隔山。重檐与歇山的做法与五台山铜殿并无太大分别,在此不再赘述。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现存铜殿除武当山金殿之外,屋顶都为重檐歇山的形式。在对重檐歇山的架构处理上,除“吴三桂金殿”外,都使用了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常用的做法,其工艺技巧相对简单,与官式亭榭的构架方式有些类似。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武当山金殿的“溜金斗栱法”对铜构件的制作精度要求非常高,“吴三桂金殿”的歇山处理又非常特殊。可以看出,其实在明清时期,铜的铸造工艺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且工匠也有根据铜材料的特性对传统架构进行适当创造的能力。这两座铜殿都是在铜原料相对充足、资金更加充裕的环境下建成的。那么这里猜测,高精度的铜构件,与更具创造性的构架方式过于耗费铜原料,故其余铜殿因经济的考量,选择更简易的构造处理。这也能解释,铜殿沿用我国传统木结构方式的原因。再加上我国木结构的发展较为完善和先进,打破原有的建筑形式,也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性。仿木构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3结语

  本文从5座现存明清铜殿的总体布局、平面、构造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明清铜殿的特点:总体布局上处于重要位置,但随着历史发展,地位逐渐降低;平面上规模不大,但符合官式建筑相应的尺寸形制,满足所对应的功能需求;构架上沿用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在昆明“吴三桂金殿”的歇山处理上有一定的创新。铜建筑与传统的木质建筑相比,由于建筑材料的独特性,可以更加长久地保留,能反映出同时代的建筑表征,为传统建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文的归纳整理,对今后铜建筑的研究与保护、铜殿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萧霁虹.云南道教碑刻辑录[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13.

  [2]毕自严.石隐园藏稿[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3]郭华瑜.试论明代的溜金斗栱[C].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1997:291-299.

  [4]高鉁明.中国古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94.

  [5]李江,吴葱.歇山建筑结构做法分类与屋顶组合探析[J].建筑学报,2010(S1):106-108.

  [6]雷冬霞.中国古代建筑图释[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7]张剑葳.泰山“天仙金阙”铜殿——中国古代铜殿案例研究[C].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9:61-74.

  《古代铜殿建筑艺术特点分析》来源:《城市建筑》,作者:袁鹤扬 薛淼

文章标题:古代铜殿建筑艺术特点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4386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