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发展思路下的城乡区域“流动空间”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0-11-27 08:16 热度:

  摘要:在信息化浪潮下,全球生产出现高度的分工。任何城乡区域不再孤立,而是作为全球生产的一部分。要满足全球生产需求,城乡区域需要实现区域一体化,以此吸引全球资本的注意力。卡斯特提出的“流动空间”理念成为了主导城乡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思想。信息化时代产生的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在内的各种“流”所形成的流动空间需要以网络、节点及功能区三个层次的物质支撑。这种空间结构下主导下城乡区域将成为全球一个不可分割的、高效运转的空间单元。本文利用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形成包含六种区域战略性要素的网络与节点,并围绕节点形成区域性的功能区,以“六区六网”的空间规划理念,进一步强化珠三角城乡区域中城市之间的协作程度,减少内耗,通过竞合争取内部更多的发展资源,形成更高的发展效益。
  
  关键词:一体化规划,流动空间,区域性功能区
  
  1.“流动空间”及其构成
  信息化浪潮彻底改变了全球生产与城市分工格局,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被分配至工业化程度高、科技竞争力强的城市区域,并通过资本扩张将低端的生产分配至劳动力丰富及资源丰富的地区,任何区域或城市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参与至其他城市的生产过程,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区域一体化,在空间上的布局安排满足全球生产的需求,以此达到吸引全球资本的注意力,最终提升区域的竞争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区域共同研讨的课题。
  著名城市社会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在研究互联网对社会产生的变化时发现,现有的城市与社会发展已不仅仅受地理地域的限制,而是受到来自无形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脉冲的作用,1996年他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出了流动空间的概念。他认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一种流动空间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在这种虚拟网络所创造的新的生产与管理模式将改变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在日益强大的全球化经济带动下,流动空间将逐渐弱化城乡区域的内部行政边界、社会关系及政治制度的限制作用。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流”的作用下,功能化和等级化的网络节点将生产、分配和管理功能定位在最有利的区位,并通过电信网络将所有活动联系起来1。总之,全球化与信息化所带来的“流动”将成为今后各种要素功能的集中再扩散的主导因素。
  “流动空间”的形成有赖于三个层次的物质支撑,第一层次是由信息和交通通道等基础设施构成的互动网络,把各种具有支配性功能的空间结合在一起,是促成空间要素流动的基本组成部分;第二层次是节点和枢纽,是管理要素流动情况、处理信息交换的中枢,并提供各种专业化的服务功能。在节点和枢纽里,各种活动的集聚产生大量的服务性产业,并通过集中式的分散原则,培育各种“流”的增长。第三层次是具有区域支配地位的功能性空间。功能性的空间是城乡区域的主要创新与生产地区,通过功能互补与均衡发展的原则,保证城乡区域的国际知识门户地位。“流动空间”使城乡区域成为全球一个不可分割的、高效运转的空间单元,促进了一体化城乡区域的形成。
  
  2.“六网”——区域要素流动的主要通道
  “网络”是促成区域城乡空间要素流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根据区域战略性要素的配置要求2,将主要形成六种类型的区域要素流动网络,包括区域绿网、区域蓝网、区域信息网、区域公交网、区域物流网以及公共安全网等。“六网”的培育和形成,可以有效地打破地区行政和体制壁垒,并通过合理组织各种区域性枢纽地区,构建有利于社会经济要素无障碍流动的一体化城乡区域,创造更高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2.1区域“绿网”
  即区域生态资源系统,是为了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突出地方自然人文特色和改善城乡环境景观,在一定区域内划定,并实行长久性严格保护和限制开发的,具有重大自然、人文价值和区域性影响的绿色开敞空间体系①。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生态资源作为流动空间的影响因子成为宝贵的稀缺性资源。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理念也从传统工业化时代对资源丰度的重视,转变为对生态价值的提升。由各种生态资源组合形成的多层次、网络化的“区域绿网”,作为一个地区的自然基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郊野生态休闲场所,对一个地区提升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阻止城乡无序蔓延,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减缓土地浪费、资源短缺等问题;其休闲游憩、景观美学、科研教育等功能,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科教文化活动的需要;通过向城市和乡村地区延伸,并连接城乡开敞空间,能够有效的促进城乡融合,促进生活休闲一体化,创造宜居空间;提升生活品质和土地价值,对产业空间活动及人才的集聚产生影响。
  2.2区域“蓝网”
  即区域文化资源系统,是为了保护区域历史人文资源,突出区域历史人文特色,以河川水系为纽带,串联滨水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人文发展及游憩空间。伯恩(Byrne)认为在全球化的趋势中,地方文化的鲜明特色,可以铭记城市性格,从而在全球文化网络中获得优势;理查德•弗罗里达(RichardFlorida)的创意理论则突出了“人”的作用,认为城市文化是创意阶层的重要力量,而创意活动又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吸引更多的创意人才集聚3。在“经济分强弱,文化论输赢”的今天,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竞争,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网络化的区域蓝网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文化基石,对内可以提高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文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打造城乡均好的区域文化格局;对外可以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魅力,提高区域的全球竞争力。
  2.3区域信息网
  狭义的信息网是指虚拟的电信网络,是保证各类机构与其它企业或机构结成的“持久的稳定关系”的信息通道4,例如战略联盟以及与供应商、客户的纵向联系等;广义上包括区域内相关行为主体之间在长期联系中所发生的“非正式交流与接触”。构建城乡区域一体的信息网络的主要意义在于:是人们与全球信息沟通的必要条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降低信息管道的重复建设,电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机楼分布不均的情况,减少资源内耗,降低网络带宽成本;是构建开放性区域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为知识经济的壮大和地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区域内的地方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等)通过区域信息网结成创新网络,有利于实现资金、知识、信息和创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扩散、转移、创新和增值,获得重要的创新协同作用和技术产品的交叉繁殖,保持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4区域公交网
  是以轨道交通为主,城市地铁、BRT和公交为辅的串联整个城乡区域,多层次、广覆盖、无缝衔接的区域公交系统,它包括:(1)城市快捷运输系统;(2)城市轻轨系统;(3)公共(电)汽车、轮渡系统;(4)出租汽车系统等。区域公交网的建立,将有助于倡导环保出行方式,并以此为先导推广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会有效引导土地集约开发,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依托,围绕公交站点建设的紧凑型社区发展模式,实现城市的精明增长。
  2.5区域物流网
  区域物流网即是指以海港和空港组成的"海空组合港"为链接点,以连通内陆的高速公路、疏港铁路和高等级航道为货运主通道,结合快速集散的交通枢纽,形成港口与腹地高效连接、海陆空"多式联运"的流通网络。作为促进区域内外要素流通,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区域物流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拓展更广阔腹地,带动更广大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港口发展提供更广泛的货源,注入更强劲的生命力;是适应客运从"公路时代"走向"公交时代"的发展趋势,轨道交通将主导区域客运,高速公路更多的承担区域货物运输服务的发展前景下的战略选择。是适应构建快速高效的"流动空间"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强化多种交通方式的优化组合,特别是加强内陆通道与"组合港"终端的"多式联运"建设,提高整体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式。是适应"海洋经济"时代,以港口为依托,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推动区港联动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2.6公共安全网
  公共安全网是指维系现代城市功能和区域经济功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网络。新世纪,公共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构建区域公共安全网,将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保证人们能够安全、健康、舒适、愉快、高效地从事各种活动,保持生命的延续;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与公民遭受各种灾难的伤害,降低了生产进行和产业发展的成本,提高了区域对公共安全危机的处理能力,有效提升地区环境的综合吸引力。经统筹配置的安全网,将与公民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和交往相关的服务覆盖至乡村地区和边缘地区,提高城乡环境发展的均好性。
  
  3.“六区”:围绕网络节点形成的区域性功能区
  区域性功能区是围绕各种提供专业化服务功能的网络节点形成,对未来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地区,包括区域绿道、人文风情区、区域创新中心、区域CBD、现代产业核心区与生命线工程等。“六区”的建立不仅未来协调区域各城市节点的空间发展,大力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起重要意义,也为实现区域功能互补,逐步形成格局特色、协调共进的多元化发展的区域格局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3.1区域绿道
  在“区域绿网”的基础上,可重点打造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区域绿道”,即“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区域绿道的规划建设将遵循以下原则:以主干河流和区域城市间隔离带为主要依托;选择具有明确自然和历史文化特征的路线,避免因路线主观、不明确而引起争端且难以实现的绿道规划;先见性的选择城市边缘地带,减少与城市交通的交叉,防止城市无序蔓延;要连接大型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重要景观资源和休闲旅游资源等要素;尽量选择与已有的自然、游憩、历史资源相连接,提高绿道景观的多元化并降低工程造价;构建慢行交通系统,将各类绿色开敞空间串联起来,形成绿色人工走廊。
  3.2人文风情区
  在区域蓝网的基础上,选择特色各异、文化氛围浓郁、水岸景观良好的地区,着重打造具有休闲和体验功能的人文风情区,即“能够集中体现一个地区视觉和心理感知特色的区域,并将人文和时尚相结合形成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魅力地区。”其中视觉元素包含街巷建筑、自然环境、人物活动、商业经营及生活内容等,心理感知包含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人文风情区的规划建设将遵循以下原则: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在不影响传统风貌的前提下,配备完善的现代化生产、生活设施;结合区域公交系统设置,提高可达性;尽量选择与已有的一定建成环境基础,自然、游憩、历史资源相连接的地区。
  3.3区域创新中心
  区域创新中心是一个区域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是区域发展能力最重要的标识。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创新平台、信息服务中心及信息生产中心组成[5]。创新平台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是创新体系的核心[6]。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基础研究与大规模生产所需的高增值服务与推广应用,包括应用研究、生产和售后的各类中介组织、是商务商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信息生产中心则将知识成果实体化的生产主体,是在集中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7]。区域创新中心的规划建设将遵循以下原则:临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知识生产、科研开发的区域创新的核心集群;政府引导下交通区位良好的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发达,具有较强的信息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居住、制度环境良好的地区。
  3.4区域CBD
  区域CBD是依托区域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以大运量公交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下,位于区域公交网上的枢纽地区,也是成为“人流”、信息和服务高速运转的地区,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中发展的潜力地区。而经济重组和信息时代带来的集中化和分散化两种力量的作用,将形成以面对面接触和专业服务为特征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的区域,这些地区就是区域CBD。区域CBD的规划建设将遵循以下原则: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在公交枢纽集聚和区域尺度适当协调的地区开展内城投资、新城建设和郊区的开发。鼓励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强调可持续性和多样性的城市。追求和谐的社区氛围,鼓励混合居住,创造更宜人宜居的社区环境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3.5现代产业核心区
  在“区域物流网”的基础上,可重点打造港区联动、集聚发展的“现代产业核心区”,即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依托区域物流网络的支撑,使产业集聚发展,通过枢纽地区与产业基地的联动而形成的新型产业空间。现代产业核心区的规划建设将遵循以下原则: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强大的腹地经济的支持,为现代产业区提供充足的货源;实施多功能、多层次的临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是牵动全球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生产和流通枢纽;重视现代产业链的培育,加大服务业、制造业、零售业、运输业在经济中的比例,使经济发展多元化;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建立节约型的产业集群。,注重区域的制度环境建设,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3.6生命线工程
  生命线工程是指对社会生活、生产有重大影响,且地震破坏会导致城市局部或全部瘫痪、引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如供水、供电、交通、电讯、煤气等工程系统。生命线工程的规划建设原则:多层次,全覆盖,涵盖所有基本性领域;按照不同的生命工程类型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均衡布置;平灾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空间资源,减少建设成本;高标准建设,提高工程设施自身抗灾抗险能力;
  
  4结论
  在“流动空间”的网络体系下,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实现高效、无障碍的流动,促成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加快流动和重新配置,城乡区域也将迎合全球化和信息化所带来的分工,迎来持续的繁荣和活力4。在流动空间的概念下,依托六网和六区发展的多中心城乡区域将形成以新城市主义的“精明增长”理念为原则的集约式区域发展,引导区域内的城市走向更加紧凑的空间布局和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从珠三角两幅未来用地走势模拟图4可以看出,如果不久将来的珠三角区域缺乏一种集约化发展的流动空间的指导,珠三角地区将形成严重的城市用地蔓延,出现用地极度不节约的情景。然而在流动空间的指导下,珠三角区域将形成一种用地更加紧凑,资源更加合理的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Castells,M.TheInformationalCity:InformationTechnologyEconomicRestructuringandtheUrban—Regionalprocess.Oxford.1989.
  2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

文章标题:一体化发展思路下的城乡区域“流动空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550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