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发表杨圆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4-10-13 16:38 热度:

  随着安康城区建设和绿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已建成了望江楼公园、汉调二黄公园和安康大道等一批城市公共绿地,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根据近两年城区绿地病虫害调查研究发现,杨圆蚧在安康城区危害频发并呈现逐年扩散和蔓延的趋势,尤其是金州城、江南小区、滨江公园等园林绿化区十分严重。

  摘要:介绍了杨圆蚧危害及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应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从改善园地生态环境,加强综合管理为基础,优先应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和人工、物理方法防治等方面探讨了杨圆蚧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发表,杨园蚧,特性,防治

  1引言

  杨圆蚧是一种危害园林树木枝干的害虫,尤以各类杨树病发最为严重。病症表现为叶片发黄变小,抽缩不平,树叶枝条和新杆形成瘤突,凹凸不平,后期枝干树皮开裂,受害树体易感腐烂病。新旧介壳重叠密布整个枝条,阻碍呼吸作用,导致树势衰退,造成绿化区林木成片死亡。为此,在安康学院李万民教授的指导下,已对江南小区开展了综和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根据防治工作经验,结合杨园蚧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为安康城区绿化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杨圆蚧形态特征分析

  介壳及成虫:雌介壳圆形,直径约2mm,虫体中心淡褐色,略突起,壳上轮纹明显,内乾深褐色,外轮灰白色,眼、足、触角均退化,口器发达。雄介壳较小,长椭圆形,介壳顶部有-个点突。雌成虫浅黄色,长约1.5mm倒梨形,触角瘸状,上面有一根毛,雌成虫近圆形,体壁韧性,臀板呈杏红色,边缘无臀棘。雄威虫体长约1mm,橙黄色,有1对透明翅,交尾器狭长,呈深灰色,椭圆形,有轮纹。

  卵:长0.13mm,宽0.08mm。初产时白色透明,后变为淡黄色,长椭圆形。

  若虫:初孵若虫淡黄色,长椭圆形,扁平,有三对足,一对触角,蜕皮后虫体呈杏红色。大龄后尾毛、触角和足全部退化。雄若虫与雌若虫相似,可以辨别头、胸、腹,有一对丝状触角,有1根吸器。成虫生殖器管锥形,口器退化,眼明显

  蛹:黄色,雄蛹长形,橙黄色,口器退化,眼明显。

  3发生规律

  杨圆蚧1年发生1代,以二龄若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开始活动,5月化蛹。5月中下旬雌雄成虫羽化,雌虫无翅羽化后停留在介壳内不动,雄虫有翅,善飞翔,羽化后爬出介壳寻找配偶,找到后把交配器插入雌壳内,交尾后死亡。6月上旬雌虫开始产卵,随着产卵虫体逐渐缩小,量后卵充满介壳雌虫死亡。每头雌虫产卵64~107粒,卵期5~6d,6月中旬若虫出现,下旬为盛期,7月下旬孵化终止,若虫孵化后爬出介壳沿树干上下爬行寻找寄生场所,此时可借风传播到其他树上,当找到适当场所时,把口针刺入树干,然后分泌白色丝状物(有很多人由此判断成白粉病,造成防治错误,白粉病危害新叶和嫩梢)形成介壳固定下来,不久脱皮进入越冬阶段。

  4防治方法

  由于杨圆蚧形态构造特殊,容易传播,-般的防治方法很难奏效,因此,必须建立综合治理防治体系,协调各项防治措施,有效地将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4.1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最易于其他方法发生矛盾,因此应注意与生物防治的相互协调使用。在化学防治前,-定要做好发生期及发生量的预报工作,特别利用杨圆蚧生活史中薄弱环节,具体时间为5月10~20日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下旬的初孵若虫盛期;而在天敌盛发期,如蚜小蜂成虫期,禁止使用农药。效果比较好的化学药剂包括以下几种: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喷雾防治初孵若虫,24h后效果可达97.5%;用40%氧化乐果乳油5倍液,于早春刮皮涂抹树干,防越冬若虫效果较好;用狼毒水煮后加碱液,效果可达76.8%。

  4.2人工防治

  严格实行检疫。禁止带有杨圆蚧的插条、幼树造林绿化或外运。尽量避免各类杨树的大面积绿化栽植,这样即使传入害虫也可避免免害虫快速蔓延扩散和严重

  虫害发生。强抚育管理,增强檀株生长势.对中等受害的植株,借整形修剪的时机,改变其通风透光条件,并将剪除的枝条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对危害严重的树木,应及时砍伐,严禁砍优留劣。杨圆蚧初孵若虫盛发期,正是传播蔓延期,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严禁在绿化区修剪及移裁,并尽量减少市民在该绿化区频繁活动,以避免人为携带传播孵若虫到健康绿化区。

  4.3保护并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从生态学观点来讲,生物防治是最为理想的防治方法。目前,已确定的杨园蚧天敌有红点飘虫、跳小蜂、环斑跳小蜂、红眼蚧小蜂等寄生蜂类。对天敌频繁出现的绿化区域应加强保护和利用,创造在虫害频发区有利于天敌生活繁殖的环境。5结语

  目前,随着安康市积极加快推进“双创”的进程,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加大绿化改善城市面貌的同时,也为城市林业的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杨圆蚧作为林木常见虫害其危害性应值得广大林业工作者高度重视。只有充分了解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掌握和协调其特定条件的各种防治方法,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把虫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实现安全、稳定、经济、有效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有明.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 周仲铭.树木病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文章标题:本科毕业论文发表杨圆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2308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