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背景下老工业社区的“生”与“死”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20 11:39 热度:

  摘要
  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退二进三”,重型工业区开始逐渐推出主城区的辉煌舞台,以工业区配套为支撑的老工业社区因此面临搬迁改造的局面。本文从老工业社区的环境和文化特征出发,以武汉重型机床厂职工宿舍为例,调查老工业社区区别于一般社区的居住环境以及邻里氛围特征,针对武重宿舍搬迁的背景,研究由此带来的老工业社区邻里文化传承问题。
  关键词
  旧城改造,老工业社区,拆迁安置,文化传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原本处在城市郊区的工业区逐渐被城市所包围,甚至接近城市中心区。在“退二进三”的城市化大背景下,许多老工业区不得不面临搬迁或改建的命运,而曾今作为这些老工业区的配套宿舍——老工业社区,如今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如何处理这些城市化进程中遗留下来的“工业记忆碎片”,除了拆迁,我们还能为老工业住区留下些什么?本文结合社区邻里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探讨旧城改造背景下老工业住区的“生”与“死”。
  1.老工业社区的构成特性
  1.1.社区居民构成特殊化
   老龄化问题突出
  社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接近40%,大大超过全国老龄化水平。
   居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社区内约80%居民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影响居民就业和社区改建能力。
   贫困人口较多,经济承受能力弱
  社区内大多数居民为在职或离退休的蓝领工人,月收入不稳定,生活困难。70%的居民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居民仅占6.7%。
   居民具有相同的工作和生活背景
  住区内大多数居民为在职或原职的武汉重型机床厂职工,他们受教育程度相似,工作经历相似,生活中交往平凡,具有相同的工作和生活背景。
  随着住区老龄化现象的加剧,社区的养老、助老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向往设施更完善,养老、助老服务更到位的居住环境。居民的文化程度与收入特性制约了他们对居住条件的选择空间,但不会改变他们对更完善的居住环境的向往。
  1.2.社区邻里关系密切化
  老工业住区相较现代住区保留着典型的职住一体化的居住模式,居民拥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工作背景和相似的文化背景。据调查,有72%的居民经常与附近邻居进行交往活动,而仅仅2%的居民很少与邻居交往。社区居民之间相互熟悉,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联系。因此,老工业住区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现代居住模式稀缺的邻里交往文化浓缩在这一小片社区中,各种邻里间的喜怒哀乐积淀于此。老工业社区正是以这种自身潜藏的魅力与价值为社区居民保留了一片珍贵的记忆空间。
  
  
  时间段 交流人员类别 交流方式 交流场所
  清晨(6:00-7:30) 离退休人群 晨练 小广场
   妇女老人 结伴买菜 街道
  早晨(7:30-8:00) 中小学生 结伴上学 街道
   在职职工 结伴上班 街道
   学生家长 送完孩子结伴回家 街道小广场
  上午(8:00-11:30) 老人妇女 聊天打牌下棋 麻将馆街道旁广场
  中午(11:30-12:00) 中小学生 结伴回家 街道
   学生家长 结伴接送孩子 街道
  下午(13:30-17:30) 妇女老人 聊天打牌下棋 麻将馆街道旁广场
   学生家长 结伴接送孩子回家 街道
  傍晚(18:00-19:00) 老人 饭后散步 街道小广场
   儿童 游戏 街道小广场
   职工 聊天 街道小广场
  由上表可看出,居民间的交流活动不仅十分频繁、丰富,而且大部分活动的场所都在社区的街道上进行。社区的街道不仅承载了社区的交通功能,还承载着人们在上面各式各样的交流活动,是社区邻里精神的载体。
  1.3.社区基础设施落后化
  老工业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住区内的基础设施较为传统,对于社区内的一些传统交往活动没有影响,但是相对现代的社区,似乎难以承载现代人的更多需求。
  下表是通过人们的需求层次来对比老工业社区与现代社区内基础设施对居民需求的满足情况。
  需求类型 老工业社区 现代化社区
  生理需求 医疗卫生 职工医院 高档社区诊所
   房屋质量 多等级
  低质量住宅 高档住宅
  安全需求 硬件设施 少量独栋独院
  大量无专人保安 小区独院
  有专人保安
   邻里照应 邻里熟悉
  相互照应 邻里陌生
  对邻居冷淡
  社交需求 棋牌休闲 私人麻将馆
  街道旁 高档棋牌场所
  商务会所
   健身锻炼 少量的简易器械 丰富的器材
   游乐休息 绿化场所缺乏 充足的绿色空间
  尊重的需要  社区内邻里熟悉相互尊重 邻里陌生
  出于礼貌的尊重
  由上表可以看出,老工业社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与现代化高档社区相比,在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方面虽稍显不足,但却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交需求以及被尊重的需要。在老工业社区和谐的邻里交往氛围已经形成,落后的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间的更进一步交往,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化能更加有效促进居民间的和谐往来。
  2.拆迁带来的老工业社区文化遗失
  2.1.和谐的社会网络被破坏
  武重宿舍作为一个老工业社区,内部居住的大部分居民为武重职工。居民之间不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在文化水平、知识方向上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社区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中,最基础支撑的就是居民间这种既是同事又是邻居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极强的内向性,武重宿舍作为工业区配套的独立社区,社区内部拥有一套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商业体系,以及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社会交往网络,社区内的日常交往与商业活动具有很强的内向性。拆迁后,社区居民将分散外迁,原有的居住结构改变,以居住结构为支撑的社会网络也便遭到破坏。
  2.2.社区记忆的遗失
  由于武重宿舍的历史沉淀深厚,许多居民已在此生活过很长时间,长期居住所形成的各种场所记忆,是每个居住在老工业社区的居民都拥有的宝贵财富。拆迁则意味着,这种社区记忆的终止,以及原有社区记忆的遗失。
  2.3.针对性强的服务设施的缺乏
  老工业社区的各类服务设施,基本上都是随着社区发展,应社区居民的需要而进行建设的,与居民自身的低收入特性相适应。搬迁后,千篇一律的服务设施很难像以前的那样具有针对性,同时,现代社区高额的配套设施服务费用也是老工业社区居民所难以承受的。
  3.对“老工业社区”拆迁安置的建议
  3.1.“群体性”实施居民安置
  拆、搬迁导致原社区居民分散,老邻居各奔东西,社区原有的社会网络被打破。如果在搬迁安置中,对居民实施“群体性”安置,即充分考虑对居民原有社会网络的保留,将居民以“交往群体”为单位实施搬迁安置,以促进原有的社会交往网络在新居住环境中的保留与再生成。
  3.2.再现社区纹理
  据调查,55%的居民担心,搬迁后会很难适应新居住地的陌生环境。如果在新的居住区中,仿照原住区的社区纹理,进行空间设计,将邻里活动频繁的场所再移植到新社区中,增减少新社区带给居民的陌生距离感,帮助居民尽快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交往网络的再生成。
  3.3.满足弱势群体的居住需求
  老工业社区内居民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需求应受到充分的关注。在新社区的规划设计中,可适当考虑建设老年公寓,或是增设社区养老场所。在空间场所的设计中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多设计受老年人青睐的活动设施,如羽毛球场、图书馆、麻将室等,同时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为社区主要的活动场所进行无障碍设施的布设。
  此外,居民的低收入特征也应引起规划者的重视,在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设计中,考虑让小规模、低成本的商业设施优先引进,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4.结语
  老工业社区作为一种工业化历史背景下的特殊居民聚居形式,虽然社区的居住环境已经跟不上时代,但是社区内和谐的邻里关系以及传统便捷的商业形式,却是现代社区所普遍缺乏的。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老工业住区必然面临拆迁的情况。破旧的房屋可以拆迁重建,但是社区邻里文化随着房屋的倒塌一起消失的局面是我们不愿见到的。对老工业社区和谐邻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不仅是对老工业社区内居民拆迁后生活的关怀,也是今后社区和谐邻里建设的宝贵依据。
  
  
  
  
  参考文献:
  第六届中国城市研讨会论文潘宜吴颖《居者有其屋:武汉市弱势群体居住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第七届中国城市研讨会论文蔡希曹枭潘宜《老工业住区将何去何从:有感于红钢城工业住区现状》
  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文章标题:旧城改造背景下老工业社区的“生”与“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36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