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智能制造研究

所属栏目:车辆论文 发布日期:2021-06-30 09:15 热度: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以非传统燃料作为动能或将汽车改装成空气动力的汽车。这种类型的汽车驱动技术和动力转向技术比较先进,由于石油能源与生态危机进一步恶化。我们应减少消耗汽油和柴油的汽车生产,将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生活之中。因此,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智能制造的应用,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质量。

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智能制造研究

  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汽车已成为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广泛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也有许多相应的问题开始陆续出现。当前社会对传统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对全球能源构成了挑战。全球变暖正导致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能源消耗和一些气候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开辟一条适应当前趋势和现状、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在中国引进汽车的几十年里,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甚至用自己的品牌,在国外进行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传统汽车对整个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过多的汽车使用和排放的增加会导致碳的过度排放。因此,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当前对新能源汽车的探索迫在眉睫[1].

  1.1 政府出台的政策

  近年来,中国在政治上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生产,许多私营汽车制造商进行研究与开发新能源的使用,在研究和生产中政府会给予他们一定的补贴。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新能源的发展,改变现有结构,开辟新的道路。在2021年政府的政策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这种政策大力发展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虽然中央政府的支持力度在加大,但从根本上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并不在这。消费者没有一定的意识,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用车需求,在这方面光靠政府的扶持还远远不够,企业要提高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立足点,开拓市场,追求新的生产目标。

  1.2 目前市场情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用到汽车。尽管如此,新能源汽车在政治上一直受到国家补贴,总营业额却依然不如传统汽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受到费用的限制,另一方面,他对天气要求很严格。所以新能源汽车在南方的销售情况总体上比北方好很多。但是现如今技术和电池寿命的不断提高,使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1.3 推广商业模式

  目前,新能源汽车种类繁多,如纯电动、混合动力、天然气等,但目前主要使用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也受到现实的强烈影响。因为续航问题、制造成本、电池维护、环境影响等方面,新能源汽车还没有被大众所接受。汽车生产企业可以调整方向,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生产平衡,控制成本[2].这种模式有很大的优势。一些制造商可以尝试这种销售模式。还可以进行定制生产,避免盲目生产,避免浪费,怎么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是政府在决策时需要研究的问题,即如何认识到推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不能依靠补贴来盲目的推广,因此,要在更深层次上努力才能完成新能源汽的推广工作。

  1.4 电商销售模式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出门,就可以在网上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因此,互联网消费成为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上有这么多的客户,关键是如何使用这些客户群。网店的应用省去了一大部分店铺成本和租金,还能省去一部分中间商的差价,因此用户在购买时相对便宜。此外,互联网购物的用户主要是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年轻人。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新能源汽车,通过网络销售来节省实际商店的投资费用,同时建立新的销售模式。根据其特点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让销售变的更加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政府在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政策方面力度越来越大。在不同的区域,都能确保企业、政府和消费者的团结。

  2 新能源汽车制造的智能化

  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生产逐渐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机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汽车的智能生产非常有利,相关生产线要增加主要零部件的生产,智能生产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重要环节,在生产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信息和电子技术的合理利用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生产。目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特点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汽车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智能制造的利用[3].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产品的新能源越来越多地得到改善,功能也变得更加丰富。设计和工艺信息的数量大大增加。关于生产线和设备的内部信息很多。更多的信息涉及到汽车生产和销售的过程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发电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提高柔性制造能力和多样化制造信息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生产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传统的汽车生产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在汽车的制造上,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的工序上要保持一致。新能源车辆的管理系统是基于电力驱动程序和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控制系统不同。其中最显著的电子计算机的作用是生产的发动机装置。例如,汽车清洁的新能源,电池、推进系统和电力控制系统的生产和技术都具有一定的特点。人工智能技术在新产品的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智能制造在生产中的合理应用,它可以调节工程设计的发展,生产规划和质量控制,保证工厂和工艺设备运行良好,提高故障诊断效率;生产系统需要新的传感器,检测技术,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生产优化了整个生产过程,不仅解决了生产瓶颈,而且基于对制造过程中记录的实时状态数据的分析,能与规划控制层充分沟通,实现新能源汽车生产全过程的优化。

  3 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智能化

  由于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新的能源车辆可以提供关于许多方面的使用过程的信息。在汽车总负荷时,智能终端可以获得关于充电装置分布的信息,以及最近的充电站的位置和路径的信息取决于汽车的状况,以及最佳充电时间。另一方面,能源汽车有许多优点,例如,智能车辆传感器系统可能具有积极的环境意识,能够在人、车辆和其他人之间提供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流。道路通过交通工具信息终端。计算机的使用,现代感知技术,集成信息,模式识别,通信和自动控制技术,使用车辆时,驾驶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可能非常重要;它已成为知识型运输系统的中心组成部分和运输网络的节点。

  一些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正在研究全自动驾驶技术。如果可实现可靠的全自动驾驶,就不会出现因为一些新手问题而出现的交通事故。也会减少一些因不遵守交通规则,如酒后驾驶、车辆疲劳、超速等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减少制造商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应用,有数据显示,在北美,某知名品牌的汽车移动在线服务系统第二年的支付率不到60%,第三年的支付率不到50%,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认为,手机等智能设备也能获取相关信息和功能,且成本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业与当前和未来的服务业必须合作;提高消费者对不同应用价值的理解,开发更好的移动在线服务,提供增值服务。目前,制造业正在从生产转向服务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只有发展好新能源的建设和生产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光如此,还要将现代化和维修的充电系统进行布置,如充电桩的维修、维护和控制,为充电系统和电池更换提供网络信息,电池的再生和处理,这就需要智能化的管理和操作,对于市场和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改革要在全球进行推动式的发展,但究竟能不能良好发展谁也不能保证,现在我们知道,大多数新的动力车辆是电动汽车。如何做好电动汽车及行业工作就需要广大工作人员的努力。国家政策直接影响汽车企业的发展,而汽车市场的需求正随风而动,只有传统销售与新销售相结合,国家政治支持下的合作,可以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变得更加强大。

  4.1 把握市场,注重研发

  汽车产品的更新很快,生产商要做到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口味,要求汽车企业不断加强研发、创新、设计和生产,提高核心零部件技术,开拓市场,实现技术导向,完成战略规划转变。我们应进一步分解核技术,加强整车总体设计,开展电池寿命开发、电池充电速度等多项技术研究电池寿命与安全技术的同时提高产量,严格控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4].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应尽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相应的政策。比如充电桩、维修站、停车场的建设必须包括相应的配套设施。这样居民出行更舒适,通过这些新能源续航设备来辅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改变传统方式,推广新能源汽车。

  4.3 加强标准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

  新能源生产主要是基于国外的生产经验,但我们的标准化生产仍然落后。现如今重要的是提高工作水平和完成标准的生产,我们实现突破和创新现有的生产模式。制定实施统一生产标准和技术服务系统的计划。要实现标准化,将新能源汽车进行明确分类。

  5 结束语

  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生产的一体化对实现新能源的科学技术具有积极意义,我们要致力于降低新能源车辆的生产成本,促进新能源载体的推广。因此,新能源汽车应建立在智能生产和意识上,扩大对智能生产技术的研究,合理利用智能生产技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在新时代的驾驶需要。

  参考文献

  [1]彭浩。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制造I艺与装备的影响分析[J].山东I业技术,2019(04):77.

  [2]蔡自强。浅议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制造工艺与装备的影响[J]时代汽车,2018(11):67-68.

  [3]李雅洁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制造工艺与装备的影响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19):131-132.

  《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智能制造研究》来源:《内燃机与配件》,作者:侯建

文章标题: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智能制造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liang/4605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