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经济危机状态下企业生存与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

所属栏目: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12-13 17:51 热度:

  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一场生死挑战。中原企业同样也无法避免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大动荡。如今有些企业已经关门倒闭,有些企业摇摇欲坠,但是,还有大多数企业,抵抗力依然较强,发展势头还是较猛,还正谋求新的发展,从今年下半年100多家规模型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中可以证明这一点。1998年也遭受过金融危机,既然以前经历过,那么总结“前事”并加以借鉴,对解决目前的事情肯定有很好帮助,这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和中央十项政策的付诸实施,结合当前形势,我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下,工业企业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思路和对策。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对中国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资金和规模等因素,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危害有多深?中小企业如何成功应对金融危机?这些问题无疑令人关注。
  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近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全国约十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去年同比减少15%。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近期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行动起来,不仅制定了强有力的应急方案,还和企业一起谋划长远的发展战略,变被动为主动,变危机为机遇。在企业创新管理上,企业在学习一些大品牌的过程中,进行组织流程再造,调整组织机构;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使之更贴近运营与市场实际;积极采取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留住骨干人才;重新筛选客户,尽可能保留国际大牌客户,淘汰中小品牌客户,利用这次金融危机积累优质客户。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领域开始对外资开放,本土企业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来自全世界同行业的竞争。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大多数的企业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体制从过去的国营转变为了国有,进而发展为现在的股份制,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企业的管理也由过去的以行政管理为主逐步向着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变革在不断进行着,然而近年来,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明星企业破产倒闭,很多当地的支柱企业被变卖、收购,曾经辉煌的利税大户如今举步维艰。经统计,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存活期平均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究其原因,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已成为企业的必由之路。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而中国新兴的企业群体,正在集体经历着危机和失败。为什么在中国的企业界、企业之中会有这种现象?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没有意识到建立创新机制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河南省始终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力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了河南国有经济的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自主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已经逐渐成为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截至目前,我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由2002年底的2405户减少到1014户,数量减少了58%;资产总额达到6747亿元,比2002年底增加2433亿元;净资产达到2276亿元,比2002年底增加730亿元。在国有企业户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也表现出良好态势,2006年,河南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51.9%,是2002年的4.28倍。据对我省2005年以来实施改革改制中的其中10户企业抽检跟踪调查,10户企业通过改制共盘活资产19.41亿元,年薪增产值4.5亿元,新增利税2250万元,安排职工上岗11072人,职工收入比改制前平均增加350元。
  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机制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保证。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优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企业保持持久活力的重要因素。拥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世界上所有长寿企业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体制决定了创新的方式、方向和效果,要保证持续不断的创新,就要建立一套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管理机制,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
  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根本目的是:适应世界一体化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度、深层次改革攻坚的基础上,通过观念、体制、制度、管理、人才、技术、文化等方面创新,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能力,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为此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企业,主动适应体制变革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1、企业创新机制的内涵
  所谓企业创新机制,就是企业不断追求创新的内在机能和运转方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发展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
  创新,也叫创造。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按照管理大师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5个方面内容:引进一种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2、企业建立创新机制的内在动力
  在目前的中国企业界,多数企业只有面对要失去市场优势地位,甚至决定企业存亡的竞争压力时才会有创新的积极性。只要他们有其它的途径可循(如政府的保护扶持,有可寻求垄断经营的机会,雇佣更廉价劳动力等)就不会去尝试创新。对那些缺少创新经验的企业尤其是这样。这并不完全是企业家们缺乏远见卓识,而是因为创新的投入和风险一般要远高于其它选择。缺乏创新经验的企业的创新失败率更高。企业家决策时总是会权衡投人回报和承担风险两个方面。美国是全球公认的最富创新活力的经济体,但美国的公司企业破产率也长期名列前茅。美国政府一向不主张直接干预经济,但在反对垄断,促进竞争措施方面却毫不手软。只是在针对一些在世界上拥有绝对垄断地位的本国大公司时会网开一面。
  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战略也成了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尤其是对于我国的这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有大力进行创新,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进而提高竞争力才是企业在面对竞争时唯一的生存之道。而企业创新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创新过程要受到各种因素和各方关系的激励和约束。这些环境、条件、激励和约束是在一定的机制下形成的。企业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企业创新目的、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保证。企业创新活动是企业的根本活动,是一个有机过程,这个过程的有效运行需要依靠一定的机制来支持和推动,这种机制就是企业创新机制。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只有在正确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的支持和推动下,企业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得以不断循环,持续发展。在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创新能力还很弱,这关键是由于这些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
  3、企业创新的主要任务和途径
  3.1以观念创新为原动力:培养国际化眼光。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外向度的不断提高,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河南骨干企业已经有不少以不同形式与国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原料、产品和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正逐步提高。因此培养国际化眼光已经成为摆在国有企业静静队伍面前的新课题。
  3.2遵循市场化原则:企业由于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束缚,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惯性思维和产权不明晰导致的经营管理目标扭曲,形成了许多偏离市场规律的管理观念和行为方式,由于背离市场竞争规律而导致的管理效能和经济效益下降,许多短期行为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都可以从这些方面找到原因。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上必须遵循市场化的原则,通过管理创新将这一原则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之起到纲举目张的统帅作用。
  3.3确立长期化战略:通过企业改革的成功实践,保证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平稳推进和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国有骨干企业近年来的健康发展也更加坚定了外贸贯彻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决心。因此,必须着眼于如何巩固各发展公有制经济确立长期化战略。
  3.4探索创新性思维:党中央提出“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要突破公有制必然等于低效率的惯性思维,就必须在体制创新上有新思考,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突破。
  4、构建企业创新机制的对策
  4.1树立正确的创新理念,培养创新文化要构建企业创新机制,首先要对创新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创新理念。既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对一个经济体的重要意义,也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创新的利弊得失;创新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最佳选择,也不是所有行业,企业都要不断进行创新。创新应该是一个企业根据对其所处行业,自身资源财力和风险承担力,技术经验水平以及创新人才是否具备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后的理性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创新的风险,使创新成为成功的创新,可持续的创新;才能真正使创新成为企业获得优势竞争力的源泉。在创新理论及创新方法研究方面,现在普遍存在着偏重对前人创新成果的结果形式的表面性研究,而忽视对创新的前提条件和创新过程的深入分析的倾向。现在许多地方热衷于在大中小学举行创新大赛,但却往往抱着不正确的态度和目的。发达国家也搞创新大赛,但他们的目的不过是想借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一般强调学生自主独立参与而不只看重参赛作品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性。国内正相反,学校间相互比谁能拿出更高水平的东西,学生们自然是不能胜任这样的高要求,于是老师家长从中指导甚至亲自代劳蔚然成风。这样的创新大赛不但无助于培养创新人才,甚至还会给学生以负面的道德和诚信影响。盲目浮躁的创新文化将会造成社会财力的巨大浪费。我国专利实施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现象之所以发生其中也有缺乏创新经验盲目开发的因素。虽然在创新之路上付学费是不可避免的,但理性的人们可以通过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念来减少不必要的付出。
  4.2转变政府服务职能,培育企业创新土壤:政府在企业构建创新机制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内部原因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加以改变,而外部原因企业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政府在宏观有所调节,如在税收上,在产业结构上调节,在一些政策上的优惠等。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建立科技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联合工作的机制,统一协调计划、经济、科技、财政、税收、金融、海关和工商部门相应的有关工作,指导、监督企业贯彻落实国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方针和政策措施。简化政府审批程序,及时处理企业技术创新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改变企业绩效评价考核的传统观念,确立长期竞争意识,要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发展等反映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指标列入国有企业考核指标体系。大力推进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市场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营造有利于提高创新水平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大技术创新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来源。
  4.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降低企业创新风险:一般来讲,企业创新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现在,创新尤其是基础性的创新是与高投入分不开的,这些研发的高额投入要能通过产品销售来收回,才能使企业有创新行为得以持续进行下去的动力。而仿制就基本不需要研发的投入或只需很少,这样仿制企业的产品成本就会大大低于创新企业;如果他们竞争同一市场,创新企业就很可能成为输家。所以如果没有完善的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或实施不力,创新就会成为没人愿意为之的高风险赔钱买卖。这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创新机制不能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良好的法制环境,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风险预期,提高其创新的积极性,是在一个经济体中建立创新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
  4.4完善企业流程,建立内部创新运作机制:企业创新运作机制主要包括创新管理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一个良好的创新运作机制,能够使企业创新活动在正确决策下得以持续不断地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行。创新过程一般由四个阶段组成:设想阶段、论证阶段、开发阶段和实施阶段。企业要进行组织创新,使创新成果与企业日常活动衔接起来。这就要求企业准备一千适当的生产结构,这既可以通过建一个新厂、也可以在现行结构内加入新活动而做到。在建立企业内部创新运作机制的过程中,以下三种投资是关键的:技术方面,获得、制造生产设备的手段;市场方面,营销手段(如市场调查、广告、推销战略、培训用户等)的开发;组织方面,实行新的管理、监督和决策程序,对从事创新项目的人员进行奖励,奖励应既有精神,如晋职、大张旗鼓进行表彰等,又有物质,如加薪、奖金、股权、期权等;既根据创新的最终结果,但又主要根据创新者的创造性、组织能力和风险态度。
  通过改革和完善企业流程,企业应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进行决策、指挥、控制、信息反馈的组织、制度和各种人才的合理结构,形成既能够调动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又可以协调管理和实施创新过程中诸多环节的有机运行的组织系统,最终达到人尽其才、奖罚到位、沟通顺畅、合作有效,从而促进企业创新顺利进行。目前,一些企业在组织机构上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等问题,严重妨碍了企业创新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在深化改革中努力地解决这个问题,建立知识、信息共享机制,使企业组织朝着扁平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4.5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创新人才:企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创新活动也是如此。企业要通过制定各种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鼓励员工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来推进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光有市场拉动和科技推动,而没有企业内部正确有效的激励政策,市场再好,科技再先进,也无法促使企业员工主动进行创新。现代企业处于科学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若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并有所发展,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有可能破产倒闭。企业要能够不断的创新,就要有资源的储备和积累机制,处理好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企业要在网罗人才和培训人才上独辟蹊径,国外抢购“人才青苗”、“国际性人才”以及实行员工“终身培训”很值得我们学习,国内一些企业从高考落榜生中择优录送各大学进行定向代培超前储备人才以及选送优秀人才出国培训也非常有借鉴意义。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技术人股等政策,形成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市场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宽松的市场环境。贯彻分配靠贡献的原则,把企业职工劳动所创价值量化到个人,作为分配的依据。要重奖那些对技术创新做出贡献的有功人员。把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与企业领导者、职工挂钩,工作的好坏决定其升迁和收入的增减,该奖的要重奖,该罚的要重罚,该下台的就要下台,真正实现企业领导班子以及职工与企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4.6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强化吸收和创新:对一些暂时不具备独立发展技术条件的企业来说,应建立起利用外部资源“借鸡下蛋”的机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方面,要调整技术引进的结构,从以国家为主体向以企业为主体转变,从企业单独引进向科研、制造系统联合引进转变;引进目的将从生产使用与“进口替代”为主向消化创新与参与国际合作转变;引进方式从单纯进口生产线向更加重视引进软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转变;引进对象从以“产品导向”技术为主逐步向产业基础技术、主要技术和高新技术转变。加强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防止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作为企业,要学会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管理,缩短引进时间,尽快形成生产力。
  通过建立控制组织体系,完善控制制度和标准,对创新活动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就可有效的降低创新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纠正创新活动中出现的某些不合理的偏差,杜绝那些不可能实现的创新、没有价值的创新以及对企业利益可能产生重大损害的创新行为。这样,即便创新活动最终失败,也可以通过评估总结,为后续的活动提供经验和教训。
  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除上述谈到的几个方面外,还包括建设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培育创新价值观,完善企业内部基础管理等,同时也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总之,企业应很好地把握政策抓住时机,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从多个方面系统考虑,构建一个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来全面推进企业创新。
  4.7新形势下企业突破经济危机的创新办法之思考: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即:①自然资源资本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靠自然资源来实现生存与发展,当自然资源无法满足需要时,就要靠生产力来实现生存求发展。②生产力资本阶段。生产力资源的发达就会产生剩余价值,从而进入货币资本阶段。③货币资本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投资请人劳动。而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就要不断地提升生产能力用新的技术来实现更大的剩余价值。④技术资本阶段。新技术能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产品的过剩。而产品的过剩必然导致恶性竞争机制。因为技术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工人也会随着生产力的解放而大批的失业下岗。⑤消费资本阶段。产品的过剩必然进入客户经济时代,消费资本时代来临,谁拥有消费终端,谁就能取得更大的利益。当前我国的经济主要靠生产产品赚钱,仍然处于生产力资本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于十年前就进入了消费者资本时代。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经营模式,已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出路何在?至于我国企业的生存率更是不容乐观。不是吗?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表明,近5年中国企业的存活率只有5%,远远低于世界35%的存活率。就拿曾经视为国内民族企业骄傲的彩电行业来说,目前也基本上处于全线崩溃。前五强卖了1200万台彩电竟然不及索尼一家卖了50万台的利润多。纵使是品牌企业,依然也是一茬接一茬地从历史舞台中推出。这充分地说明,目前我国的民族企业生存艰难,长足发展也更艰难。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状况下,我国企业要想突破上述危机,需从一下几个方面制定战略措施。即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外来和生产依存度;加大创业力度,多做行业指导,扩大消费领域;生活保障设施领域物价要合理,生活必需品领域物价要稳定,生活奢侈品领域物价要提高;企业的生存保障要完善,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要给希望;保障消费者的收益来源,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拉动内需;建立循环经济体制,调整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至于具体的解决办法主要是运用消费资本来建立良性循环经济体制。其具体内容有一下几点:①集合消费资源,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盈利,建立企业诚信。②形成消费资本,用消费增值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③通过消费资本来改变社会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别。④通过消费资本使我国跨越货币资本和技术资本,建立以中国消费资本为主的新经济分配体制,实现剩余价值的分配,使我国尽快跨入消费资本时代迎接全球消费资本时代的来临。
  5结束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市场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只有建立起了有效的创新机制,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技术上领先、功能上完备、令客户满意的产品,进而获得市场的认可,取得可观的回报。而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的蓬勃发展,还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市场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其典型实例就是当今技术更新周期最快的计算机行业。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出一代又一代的微处理芯片,使众多著名的计算机公司不得不采用它制造的计算机核心部分,跟着英特尔走。英特尔让自己也让美国牢牢地占领了这一重要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提高了国家的竞争优势。从另一方面讲,企业作为国家的经济细胞,也直接决定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不仅是企业也应该是国家要深入思索的问题。
  从国家战略上看国企创新,要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来理解创新,实施创新是一个国家由弱小到强大、由落后到先进的一个重要选择,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地推进创新才能为其强盛提供不竭的动力。就经济领域而言,创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微观载体就是向社会提供产品的生产单元——企业,只有企业创新的激情被充分的激发,社会财富才能够迅速聚集,国家实力才能够不断增强。因此讲,企业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十分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国有企业的创新又具有非同一般的特殊性,不仅仅是因为国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不仅仅是因为国企在国民经济中有十分重要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国企是我们执政的重要的经济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国企的创新发展甚至是一个可以放在国家战略的角度去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国企的创新我们理应倍加关注、倍加支持、倍加鼓励。也就是说我们理应毫不犹豫地把政府能够支配的创新资源倾斜到有能力的国企,鼓励其做优、做强、做大,同时还要带动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制定战略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研究探讨并及时实施突破经济危机的办法,进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巩固执政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彼得森.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王建曾.技术创新工程的回顾与展望.科技日报,2000
  [4]斯蒂芬.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李工有.管理创新指南针.海天出版社,2001
  [7]申振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文章标题:刍议经济危机状态下企业生存与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gongshang/585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