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3 17:51 热度: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地制订和实施政策和程序。它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其工作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长久以来,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审计领域,侧重从会计审计角度研究内部控制。其研究成果也主要服务于审计方法的应用、审计成本的节约和审计风险的控制。从历史发展的渊源来看,内部控制的思想并不是因为审计而产生和发展的,而是由企业管理人员出于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来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解决企业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是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是顺应市场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和规章制度正确实施的要求。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组织机构不健全表现在不相容的职务未分离,如会计与出纳是同一人,董事长与总经理系同一人;董事会的独立性不强;任用会计人员任人唯亲,会计人员更换频繁,有的财务总监对其下属人员无法指挥,会计管理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则表现在会计信息和相关业务信息的报告制度不健全,如对应收账款没有催收制度,缺乏必要的实物资产盘点制度,没有全面的预算制度,对重大投资和购置活动没有财务部门会审制度;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往往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2、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企业改制以后,虽然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远未达到内部权力制衡的效果。许多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的经理人员担任,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经理人员的作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受企业经理的直接领导,财务监督被架空。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内部控制不能有效运行,“有法不依,有法难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时有发生。专权独断,会计信息失真,贪污腐败等现象滋生蔓延,假数字假报表难脱其责。
  3、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滞后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由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两大部分组成。而现实中,不少企业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作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中的一个方面来看待.突出表现在,重视人事、技术、设备、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而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则以笼统的财务管理制度所代替.其二,会计内部控制只是形式上的控制,而不是实质上的控制。例如不少企业对出售闲置资产、对外投资、新产品定价等生产经营中的重大事项,全由企业负责人及生产、设备或供销部门决定,没有财务部门参与,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失去了意义;其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如有些企业对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等最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到目前也没有建立和做出具体明确。
  4、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欠佳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企业某些经营活动没有形式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制度,不能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交叉互检的局面。而更多的企业使有章不循,内部控制制度“钱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以此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不具可操作性。
  此外,一些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意识淡薄,设置的机构和人员等只是为了应付社会的监督和检查,根本没有真正的执行。而内部控制的执行恰恰是这一流程中的关键。无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如何,不执行或者执行力度不够,都使之流于形式,丧失了一切意义。
  三、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质就是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分配权力,明确各方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实现企业目标。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董事会及经理阶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
  2、采取强制性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会计资料及其核算资料的真实有效,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保值增值,实现科学化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必须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制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是:a)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素质培养。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职业道德培养,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敬业爱岗、熟悉法规、客观公正;其二专业技术培训,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其三后续教育实施,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知识技能不断更新,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因此,注重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素质培养,可以为贯彻强制性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奠定基础;b)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外部监督可从三方面进行:其一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横向监督,即财政、税务、审计、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监督,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其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社会性监督,即民间审计发挥其独立超然的特性,依照《独立审计准则》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公正性监督;其三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媒体监督,即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挥其公正的角色,对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曝光,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舆论监督。
  3、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力量
  从公司管理角度来看,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责除了包括审核企业会计账目外,还包括审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建议和报告。在内部控制的构建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于监督企业经营业务符合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完善内部控制和纠正错弊的建议,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故应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4、加大政府对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加以干预,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形同一张白纸。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推动力度,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加以规范,这些规定及其实施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我国政府已经积极努力地塑造了一种重视、开发和研究内部控制的宏观环境,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但内部控制的健全还有很多繁杂而具体的工作要做。我们相信在具有前瞻性的引导下,在实务界与理论界的积极配合下,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会得到较快的发展。
  5、考虑成本与效益,建立考评制度
  企业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及关键控制点时,要以本企业的规模和具体情况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于非经营性的经济业务,可以不建立,防止组织机构的重叠,得不偿失。建立定期的考核、评审、纠正制度,及时进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企业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动,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管理观念和方法也因此而不同。所以对各项内部控制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纠正,以确保内部控制更有效,更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投资者和经营者利益往往不一致,造成经营者背离投资者的目标,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受到一定局限。但是我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至真至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不存在的,对其的加强也不能只依靠企业自身在短时期内完成,还要求国家充分重视并给予适当的压力,促进管理者自觉地构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此外,为使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能得到彻底贯彻,企业应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来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使其充分发挥效能,这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文章标题: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caikuai/68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