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犯错的处理方法及其思考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1-01-03 08:17 热度: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死人,一种是尚未出生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根本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处于人生初级阶段的学生。学生犯错误一直是困扰教育管理者的一件头疼事。作为一名教师,决不能一看到学生犯错误就火冒三丈,疾言厉色,横加指责。这样做,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诚惶诚恐,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师生关系也会因此而变得紧张。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又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那么,面对学生犯错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并采用什么样的科学教育方法,引导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本文试图通过几个具体案例的分析,对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犯错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一、 宽容学生
  “凡抄袭作业的,本子撕掉!罚抄50遍!”很多老师几乎都是这样惩罚抄袭作业的学生的。不过,有位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一次作文欣赏课上.老师说“XX同学这次作文写得很精彩,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吧。”结果老师才读了两句,许多同学就说这篇作文是抄的。没想到老师竟说:“就算是抄的.我还是要表扬他!”一边说一边瞟了一眼满脸不自在的XX。“我要表扬他以下几点:第一,他有上进心,想得个好成绩,这点很可贵”,说完又瞟了一眼满脸通红的学生XX,“第二,他有辨别力,看出这是一篇佳作。”说完再次瞟了一眼脑袋深深垂在胸前的XX,“第三,抄写认真,字迹工整。”没等老师说完,一向被同学们戏称为“宁死不屈”的学生竟然流出了眼泪:“老……老师,您罚我吧,我不该抄人家的作文……”
  从那以后这个“抄袭大王”再也没有抄过作业了。
  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去想一想:“学生毕竟是学生”,真正思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所想,在体察学生情绪感受和把握学生情感需要的基础上,先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然后通过诱导和观察,了解其行为动机,再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批评,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世界上没有完人,不要期望学生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宽容比惩罚更美丽。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比惩罚更美丽的教育。宽容学生错误,用宽广博大的爱抚慰学生心灵的方式具有任何说教和惩罚都不具备的力量。
  二、奖励“错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苏霍姆林斯基像往常一样巡视校园。突然,他看到一个小女孩走进花房,伸手摘下一朵玫瑰花。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立即命令女孩站住,更没有厉色训斥.而是慢慢地俯下身来,和颜悦色地问:”孩子,可不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这朵玫瑰花是送给谁的?”“先生,我奶奶病得很重,躺在床上。我想使她高兴,就告诉她学校花房里的玫瑰开得很好看。可是奶奶不信,我只好摘下一朵来,让她亲眼看一看,开开心。”女孩保证说:“奶奶看完了,我一定把它送回花房。”苏霍姆林斯基听完后,被小女孩的爱心所感动。他牵着小女孩的手回到花房,又摘下两朵玫瑰。“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别人。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个懂事的孩子”。
  当学生犯错时,我们会习惯地说“你的理由是真的吗?”。实际上,很多时候,学生也许是“好心犯了错”。这时,教师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地迎头痛批,只能坐失教育的良机。教师需要耐心地倾听学生出错的理由,需要善意地寻找学生犯错的原因。有时,知道了学生行为的理由,我们不仅会谅解、宽容学生,甚至还会为学生的理由而感叹、感动。“错误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们要允许每一个学生犯错,要在他们犯错误时,要付出我们的真心、诚心、爱心,用我们幽默风趣的语言;用我们灵活巧妙的方法;用我们的聪明智慧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相信他们都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三、体验后果
  有这样一个案例:“老师,他刚才爬栏杆”。—名校园校警队员把一个怯生生的男孩带到老师面前。小男孩是三年级的学生,下课后爬很高的栏杆时,被校警队员发现了。小男孩低着头。等待老师的处理,老师却温和地对他说:“我们来做个实验好不好?”他满脸疑惑地点了点头。第—个“实验”:老师让他用红领巾把眼睛紧紧蒙住,然后从办公室走出去再走回来。他跌跌撞撞地摸索着走,差点摔跤。第二个“实验”:老师让他把右手插进皮带里。然后拿一件衣服给他,让他用左手把衣服穿好。他费了很大的劲,也没完成任务,只好无奈地看着老师。第三个“实验”:老师让他抬起一条腿,绕小花园跳一圈。结果还没跳到一半,他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实验”结束后,老师拿纸巾让他擦擦汗,休息一会儿,然后严肃地对他说:“你如果爬栏杆不小心掉下来,弄瞎眼睛、摔断手、摔断腿都是很有可能的.甚至还有可能失去生命。刚才你已经体会到了那种痛苦、你能忍受这种痛苦伴随你一生吗?想到这些,你还会去爬栏杆吗,”小男孩坚定地摇了摇头。
  对学生纪律方面的严格要求必须以关心爱护为前提,批评要出于爱心,要诚恳。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是如何爱护儿童。”教师要时刻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育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不是泄愤整人。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应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找到融洽师生关系的共同语言,和风细雨,以理服人,使学生从心里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批评是一种关心和爱护,消除对峙心理。
  四、冷处理
  案例:预备铃响过后,老师从窗口发现学生杨某正在教室里烧废纸。老师把他从教室里喊出来,问他在干什么,他却说在预习功课……
  老师对学生都怀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学生违反了纪律又不接受批评(尤其是一些经常犯错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不见效者),老师往往火气十足,认为“朽木不可雕也”。于是,大动肝火,逼其就范,这样常常会激化矛盾,导致破罐子破摔。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盛气凌人,肯马上承认错误?遇到这种“顶牛”情况,就应该“冷处理”,暂时搁置,待对方的火气消了后,再心平气和的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承认错误.案例中的杨某不承认错误,还说老师故意和她过不去,老师知道杨某的身世,单亲家庭缺少父爱,就把这件事暂时搁下,开始上课。课堂上,老师有意向他提问,他总是不敢正视老师,并且脸一直红着,表情很不自然。临下课时,老师针对当今环保问题中的秸秆焚烧问题,以综合课的形式出了一道题:“焚烧秸秆时,产生了什么新物质?有哪些危害?为什么是不道德行为?我们该怎么办?下课后,杨某主动“投案自首”了。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批评要讲求艺术。批评要选择恰当的场合和时机。同一样的批评语言可因场合大小而变其力度,因此,批评一定要选择好恰当的场合和时机,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在没有第三者在场时进行;批评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性格、气质、年龄、性别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对于性格倔强、自尊心强、思维灵活的学生,可采用“发问式”批评;对性格内向、情绪抑制、多愁善感的学生,可采用“婉转式”批评;而对脾气暴躁、娇生惯养、情绪不稳定或具有一定程度心理障碍的独生子,可采用“冷处理式”批评等。
  五、旁敲侧击
  案例:放学铃响后,学生王某迅速离开教室去打乒乓球,天黑了才“收兵回家”,猛然想起还有作业未完成,便回校取作业。教室门已锁无法进入,他就打破玻璃钻了进去,调查此事时,他不但不承认,还说放学后就回家拔草去了,王某说:“不管怎么说,都是冤枉我,都是诬陷我,有什么证据呀!”老师没有再追问,而是在班会上表扬了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几个学生,拿了别人文具盒又主动归还的学生……王某听后,受到启发和教育,下课后主动找老师说清了事实真相,主动作了检讨。通过旁敲侧击,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如果直接批评学生,他会感到很难堪,不肯接受批评。如果通过表扬其他人,使他认识到错误后“自投罗网”,就会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批评要在否定中蕴含肯定,化批评为期望。在对学生的否定性评价中,要注意多用肯定性、启发性、开导性的语言和语气。千万不要动辄发火,出口伤人,以“不准”、“不行”、“不要”的语气下命令,或者以尖刻、冷酷的语气冷嘲热讽,一味揭短。要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打动学生,将严厉的批评化为期望建议通过旁敲侧击,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活教育叫人变活,死教育叫人变死。不教人变,叫人不变的不是教育。让犯错误的学生都“脱帽加冕”,这是教育者的根本任务,而教育者的水平也往往体现在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身上。每一位教师都对自己的学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但是别忘了,成长是一个过程。今天的学生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朝气蓬勃,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他们又往往心灵脆弱,情感多变,行为幼稚,所以,面对学生犯错时,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改错,给他时间改错。

文章标题:学生犯错的处理方法及其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623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