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论文发表写作教学中的创新途径摭谈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06-28 16:36 热度:

  中学生的生活范围以学校、家庭为主,社会领域的接触相对较少,但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的教学要求和考查要求看,他们的生活积累是能够适应正常的写作要求的,因为初中生的作文范围也多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背景,抒发亲情、友情、师生情,反映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为什么常会出现不少学生无“米”下锅的现象呢?这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积累写作需要的素材,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摘要:教师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写作,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在思维训练的形式上,教师要努力打破传统的定向思维的模式,可以让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形式并举。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写作创新:积累遴选求创新、命题立意求创新、布局谋篇求创新、语言表达求创新。

  关键词:语文教师论文发表,思维品质,写作创新,方法

  一、积累遴选求创新

  学生积累素材要经历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的过程。一开始要允许学生广种薄收,把生活中对自己有一点感触的事记下来,把书本中可能用得着的东西摘下来,做学习、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也不至于到写作时临事而迷,手足无措。例如初中生写议论文时最头痛的是找不到有力的论据,其实,我们初中语文教材和六本自读课本中就有大量的典型的理论和事例可以运用。在做了大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多提为什么,多想又如何,在不断的发问、求解、联想过程中擦出创新的火花。例如见到大堤坍塌,探究其原因是蚁穴作祟,不禁会使人联想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成语,联想到一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可能会因一时的意志不坚而前功尽弃,联想到腐败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有一位叫刘殿学的作者,他由一个朋友在“核查办”工作(“核实检查企业平调财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简称)想到了“喝茶办”,想到了当前人浮于事、机构精而不简的社会弊病,创作了一篇微型讽刺小说《茶王》。这样的题材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创新于生活。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接收器”,更要做生活的“提炼器”,让大量的生活素材为我所用。

  二、命题立意求创新

  我们曾做了一次半命题作文“××,我想对你说”,收到了很大的成功,原因就是这样的作文题给学生较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绝大多数同学在横线上填“老师”、“爸爸”、“妈妈”、“同桌”等谈自己成长的喜悦,生活的烦恼。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大胆地填上了“日本首相”,和他谈侵华历史,谈钓鱼岛的前世今身;填上了“美国总统”,和“人权卫士”谈人权,谈中国的民主进程;填上了“李洪志”,和这位邪教魔头谈科学,谈真理。如此等等。而其中不乏惊人之语,成功之作。这件事启发了我们,只有我们以适当的形式,给学生一个恰当的话题,学生才会说真话,吐真情,才会说好话,作好文。题目会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命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全命题,可半命题,可自拟题。命题的范围既要不脱离学生生活,又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每一类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都能写出作文来,不妨每次给学生2-3道深浅相当、体裁有变的题目,让学生自选。例如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区别的角度为“叶公好龙”中的叶公翻案;从遇险不慌、沉着机智、善于利用对方弱点保全自己的角度为“狐假虎威”中的狐狸翻案。当然,这一类的“反弹琵琶”式的作文,一定要引导学生用科学辨证的思想分析问题,要言之成理,切不可为了创新而钻“牛角尖”,那就成了诡辩了。

  三、布局谋篇求创新

  “文似看山喜不平”,作文贵在能尺水兴波,这就是布局谋篇上的功夫了。明代画家唐伯虎曾作诗戏弄一位向他索画为母祝寿的富翁,他画成了《蟠桃献寿》之后,在画上题诗,第一句:“这个妇人不是人”,举座皆惊,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人们转惊为喜;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富翁怒目圆睁,第四句“偷得蟠桃献大人”人们才长舒一口气,连连赞许。这就是打破一般的布局思维习惯,富有创意,别具一格。

  再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写到“前人之述备矣”时,文章似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高明的作家却从“览物”之“异”情,而独辟蹊径,使文章“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当抒写“感极而悲者”和“喜洋洋者”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作者却以“或异二者之为”,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一高尚的生活情操,使文章别有洞天,再登胜境。对教材中这样巧妙布局以收尺水兴波之效的典范之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揣摩,以便有写作时借鉴。对学生作文的结构布局,我们要坚持“抓两端,补中间”,既要认真推敲开头,以收先声夺人之效,对不同的文体,要研究不同的开头形式。

  四、语言表达求创新

  有一个小学生用“活泼”造句说:“小鱼在水里游着,水很活泼。”结果被老师判了低分,只好改为“小鱼在水里游着,显得很活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那是因为人们语言运用的思维定势而造成的,就这样,一束宝贵的创新的火花被掐灭了。

  语言表达的创新,实际早就为古代名家所重视,在文学史上,因炼一字而全篇生辉的例子屡见不鲜。“推敲”的典故就是一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中的“绿、送”堪称语言创新的上乘之作;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的“逼”也颇有化静为动,变平淡为神奇之效。语言表达的创新途径有多种:

  当然,初中学生作文语言表达的要求首先是连贯、流畅、简洁、得体。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象王安石那样去炼定,但作为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允许学生遣词造句有创新表现,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语言表述中的创新点,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大纲就提出“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当然,这种语言表述的创新是以符合基本的语言规范为前提的。

文章标题:语文教师论文发表写作教学中的创新途径摭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2153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