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发表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6-02-28 15:39 热度:

   我国过去偏重于教师培养和师范教育的概念正向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师范院校基本上实行独立的封闭式师范教育制度,其特点是教育体系的独立性、课程的理论性和职前培养的终结性。本文主要针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教师论文发表范文。

  摘 要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培养基地,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环境变化,为社会培养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成为其面临的重大课题。立足于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教师教育,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1.034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Teacher Education

  ZHANG Yac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Shaanxi 714000)

  Abstract Local teachers college as an important training base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teachers, and how to adapt to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new era, for the community to cultivate noble morality, business skills of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teachers, become a major issue it fac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eacher education of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proposed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Key words teacher education; local teacher college; normal education

  1 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

  1.1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变

  2001年,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教师教育”这一概念,与传统的师范教育不同的是教师教育强调专业化发展、终身化教育和教育资格获取的开放性。教育理念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这一转变,标志着教师培养在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1.2 传统教师教育体系被打破,教师职业高学历化

  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体系是由三级师范院校组成的,各级院校之间分工非常明确:高中教师由本科院校培养,初中教师由专科学校培养,小学(幼儿)教师则由中(幼)师学校培养。这种教师培养模式适应了早期教师培养的需求,但是由于模式单一,教育水平层次低,存在着诸多弊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国家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英国和美国,教师教育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学院。我国教师教育的办学层次也相应地从中师、大专、本科的 “旧三级”向专科、本科、研究生 “新三级”转变,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正逐渐形成。

  1.3 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各国均实施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资格证书一方面为教师正常从事教学工作提供了资质保证,另一方面,教师根据自己的职业领域和任职特点考取不同类型的教师资格证书,对其专业教学工作是一种认可,能够激励其职业发展。在我国,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从2015年起,教师资格考试纳入全国统考之中。这一规定有两层含义:一方面,高师院校毕业生也要通过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才可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再是一毕业就理所应当地获得教师资格;另一方面,不是只有师范院校毕业生才能从事教育工作,非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可以通过考教师资格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教育观念淡漠

  大多数人目前对高师院校的认识还是只停留在单一地从事的教师职前培养上,这种观念甚至在高师院校中也很普遍。在地方高师院校领导和教师头脑中并未形成终身教育理念与教师教育一体化思想。“教师教育”更多的是体现在口头上和形式上,并未落实到实际。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在定位上出现错位,把教师教育机构定位为培训或实习基地,导致职能和工作任务不明确,把教师教育机构仅局限在传统的师范教育之外完成某项教师在职培训任务,并没有形成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2.2 教师教育组织机构合理化问题

  许多地方高师院校对教师教育没有实施统一管理,没有建立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教育资源大多是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相关学科的教学单位中。由于各院系部门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彼此之间相对独立,独立地从事各自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也是各行其是,不太容易相互协调,就形成了并行的多头管理,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许多相关课程在开设时,由于缺乏沟通协调,导致教学内容重叠,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被白白浪费。

  2.3 教师教育师资紧缺

  地方高师院校目前的师资大多数是长期工作在高师院校的本校学科专业教师或硕士、博士毕业刚入职的新进教师,他们在教学理念、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方面更倾向于封闭式的学科专业教学。由于现实中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们无法深入到中小学进行实地的考察学习,导致他们缺乏对中小学教育状况直观、全面的了解,更缺少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因为缺少既懂专业学科理论又熟悉教育实践的师资队伍,导致出现因人设置课程、授课内容脱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等等问题。   2.4 课程设置与实际脱节

  在课程设置方面,地方高师院校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上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不同课程模块的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形成合力;二是,从教的角度对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进行定位,忽视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忽视了教育改革对教师质量发展的高要求;三是,注重学科专业课程的开设,忽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强调教师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弱化了教师教育课程,这与当今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相矛盾。

  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对策

  3.1 转变观念,强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我国传统的教育培养理念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从而拥有基本的教师专业素质,这种培养理念导致了高师院校在教师培养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目前,教师专业化是世界各国普遍的趋势,我国地方高师院校也要转变观念,实现从资格型向专业化的转变,核心是将教师的发展视为连续的过程,而不是在职前培养中终结。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高师院校要转变观念,强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理念,在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持续的、符合各阶段发展特点的培训。

  3.2 设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管理机构

教师论文发表

  地方高师院校应结合当前学校现状,准确定位学校的性质和机构的归属,进一步理顺学校的管理职能,增强教师教育机构的自主权,整合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尽量解决各教学单位、管理机构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沟通的现状,尽可能由一个部门来全面负责管理全校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这样就能有效改变教师教育专业的相关教学、管理活动之间相对封闭、缺乏沟通协调的状况,有助于加强各相关机构及教师之间的沟通,解决教育资源被白白浪费的问题。此外,地方高师院校还要注重加强与其他相关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好校内及校外各种教师教育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一个开放性的、与各方沟通良好的、结构科学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机构。

  3.3 建设能兼顾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师资队伍

  地方高师院校要高度重视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既能进行职前培养,又能进行职后培训的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专业教师与中学教师的交流。高师院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科专业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其深入到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定期支教,使学科专业教师对教育现状有直观的、全面的了解,以弥补其在职后培训方面经验不足的缺陷。同时,地方高师院校还可以选择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参与教师培训,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师培训团队。

  3.4 合理配置课程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兼顾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将师范性和学术性很好地对接,做到教育类课程和学科专业类课程并重。在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应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其次,要重视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鼓励教师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教学实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更好地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好理论知识,积累教育实践经验,获取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好地提高其职业技能。

  3.5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在目前的教师教育模式中,双导师制是一种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模式,其主旨是: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两名导师,一位负责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和学术指导,另一位负责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技能培养等。前者由具有专业学科理论背景、具备一定学术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丰厚的大学教师担任,后者由教育实践经验丰富、实际参与中小学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教师担任。双导师制使得教师培养很好地协调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这二者的关系,既不过分强调理论性,又不一味强调技能,在提高师范生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的同时培养了师范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 陆丽云.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47-49.

  [2] 舒易红.高师教师教育“UGS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51-153.

  [3] 孔令兵.论职前教师教育中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同培养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98-102.

  [4] 路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出路[J].陕西教育,2014,5:45-46.

  教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素质教育》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国内刊号:CN 11-4350/G4,国际刊号:ISSN1005-4197,邮发代号:2-415,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国家级教育类学术期刊。

文章标题:教师论文发表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iye/3022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