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20-01-19 10:58 热度:

   摘要: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文章从以教材为基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围绕教学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间;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行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日常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以教材为基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以形成教育活动对学生思想及心理的影响作用,教师应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应用其中存在的情感因素,在无形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2]。如进行《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的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应用提问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假如给你们一个机会你想要变成什么呢?”有的学生会幻想变成鸟;有的学生会幻想变成大象;也有学生会幻想变成一艘轮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进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精细解读,让学生体会母亲在其中体现的无声而又深沉的爱,学生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各种逆反情绪,而自己的父母可能也会用各种方式在关爱着自己,只是这些无形的活动并没有被注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父母生活中的行为进行回顾,从而体会这种深刻的情感,同时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也会自觉对自身存在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行修正,从而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塑造健康人格[3]。

  二、围绕教学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间

  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都会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为渗透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将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作为中心点,拓展教学空间,契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完成课堂教学,再延伸课堂教学,开展专题讨论和演讲等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如此,将课上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至课外,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如进行《蓝色的树叶》一课教学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师可以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将课上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有关 “生活中的热心人”的演讲,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教师交往,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以此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三、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行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小学生处于持续性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在某个阶段因为自身因素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健康或不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留心学生的行为表现,洞察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以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契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某个学生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上课不爱发言和提问,也不愿意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到学生在近期被确诊舌系带过短,学生害怕自己张口说话会被其他学生发现自己的疾病,为此教师在进行《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时,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程所要揭示的道理,同时结合该同学的现状,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可能有两面性,其所具有的缺点和优点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考察,不能够一概而论进行缺点和优点的评判。然后在课下教师与该学生进行单独谈话,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暂时的境况,但是不要因此而自卑,应当自信地学习和生活,因为进行简单的矫正治疗后,也会成为被大家欣赏的精美“陶器”。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诸多优势,教师要重视教学资源的挖掘和有效应用,针对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无形地渗透日常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智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谈[J].学周刊,2019 (19):115.

  [2] 王丽霞.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外交流, 2019(8):154-155.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来源:《西部素质教育》,作者:王世芳。

文章标题: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xiaoxue/4178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