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解决对策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11-10 16:31 热度:

  随着幼儿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化,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已成为每位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关心的问题。幼儿园作为儿童早期经历中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之一,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其多方面发展需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幼儿教育被视为“基础教育之基础”,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着小学化的倾向,加强幼儿教育的改革已成了当今社会和家长关注的一大问题。本文主要对幼儿教学小学化的具体表现及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教师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弊端,对策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愈来愈严重,诸多幼儿园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将小学的学业提前到了幼儿时期学习,日常教学活动占用了幼儿的大部分游戏时间,严重违背了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泯灭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及弊端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将小学的课程资源、教学观念、评价标准、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等应用于幼儿的实践教学中,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出现的一种错误的教学倾向和教育现象[1]。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其成长和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小学化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小学化。相关研究表明,幼儿的思维发展尚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材料多以表象为主,思维形式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还不具备进行复杂思维的生理基础,只有当幼儿步入小学后,其思维才达到具体运算阶段,可完成对概念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基于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将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个方面,各方面的内容应遵循幼儿的知识、技能、情感、能力的发展规律。但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存在单一化、片面化的现象,诸多幼儿园忽略幼儿的发展水平,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将文化学习视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内容。如多数幼儿园将数学、拼音、英语、识字等知识提前到幼儿教学中,且每节课时40分钟左右,每天最少4节课;有的幼儿园要求幼儿在一个月内学习4篇语文并掌握80个生字等等,此类教学内容远远超过了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其教学程度不亚于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忽视了幼儿的基本生活常识、行为习惯、情感表达与社会性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很多家长给幼儿报各种特长班,有些家长完全忽视幼儿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幼儿活泼的天性,加重了幼儿的思想负担,远超于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

  (二)教学形式小学化。目前多数幼儿园在教学方式上,以课堂教学替代游戏,重视知识讲授,忽视幼儿的自主学习。儿童的本质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编织了假想的世界,却在身心方面实现了真实成长,游戏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我国的幼儿教育法规提出幼儿园需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学习则是伴随幼儿游戏过程中自然发生的产物。而幼儿教学形式的小学化,表现为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采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领读,幼儿复读;教师做,幼儿看等传统的学习方式,一味地追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占用了大部分的游戏时间,部分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拼音,掌握10以上的加减运算,布置枯燥单调的课后作业,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易产生焦虑和厌烦情绪。笔者在一所幼儿园听课时,看到教案内容如下:出示字卡,幼儿认读;讲解字义,组词,造句;教师示范书写“牛”的笔顺及格式;幼儿书写练习;教师指导幼儿练习;书写“牛”的笔顺及组词。此类教学形式与小学课堂的生字学习一致,毫无游戏色彩可言,讲授知识远超过幼儿所能接收的限度,幼儿没有足够的知识消化时间,久而久之幼儿教育形式变为了机械的填鸭式教学,严重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日常管理小学化。幼儿园的日常管理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时期的孩子天真活泼、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幼儿园根据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孩子们的每日活动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园应根据一定的时间比例适当分配原则,合理控制学习活动时间,保证幼儿有充足的课余休息时间去做游戏、运动及其他生活活动,这样更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这样的教育环境才是真正符合幼儿健康成长的。但是如今用小学制度管理幼儿行为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幼儿园都将小学生的日常管理守则毫无修改的直接强加到了幼儿身上,实行整齐化、统一化、程序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原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提出的“每课时控制在半小时内,每周应少于13-15课时”的规定视而不见,幼儿教育拔苗助长,孩子的创作天性被抹杀,沦为了被动接受超于年龄知识的学习机器,游戏活动的缺失也直接阻碍了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日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形成。而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处于我国学制系统初始阶段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改制迫在眉睫。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一)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校方明确办园宗旨。幼儿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校方尤其是园长的办园宗旨、管理模式、教学理念等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要健全幼教监督机制,每年对各幼儿园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幼儿发展等情况进行抽查,内容需涉及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言等方面,一旦发现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对其给予严肃处理。其次,相关管理部门应严格规定办园标准,全面提高办园质量和整体水平。对于申请办园并且已经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经审批合格后方可发给准办证;对于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坚决不予批准等。最后,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和办园宗旨。入学准备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语言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端正幼儿园的入学准备观念可摆脱单纯开展知识准备竞赛的现状。同时,幼儿园和教师应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坚持正确的办学宗旨,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教育,将幼儿作为教学根本,根据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来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开发幼儿的潜能,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促进家长幼教观念的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家长幼教观念的牵制而形成的。目前,我国家长对幼教的理念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受到此种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在挑选幼儿园时过分注重幼儿园的教学能力,忽视幼儿园对幼儿的自身健康发展。这在无形中给幼儿园带来了巨大的办园压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学校设施的建设上,甚至造成办园宗旨和定位上的错误。因此,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态度和长远的眼光,淡化家长的功利心理,真正考虑幼儿发展的自身规律。具体可通过开设专家讲座、咨询会等对家长进行正确教育,使其明白幼儿在接受小学教育前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启蒙教育,以及若过早接受小学教育的危害,家长要保持平常心态,不要盲目攀比,降低对幼儿过高的教育期望,同时增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幼儿园达到幼儿教育的共识,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使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状况得以改观。

  (三)注重对幼儿教师素质的培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教师作为幼教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素质和教育思想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宣传指导,让老师懂得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较知识而言是最为重要的,鉴于此,教师才会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从幼儿的立场出发,让幼儿真正拥有一个快乐积极向上的学前教育生活。同时,还要做好幼小教育的衔接工作,在幼儿学习中,在体现教学内容丰富性、启蒙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幼儿学习的科学性,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可通过开展各项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激发起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行为,为升入小学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与行为基础。尊重幼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享受该年龄段应有的自由与快乐,使之能在自由、轻松、愉悦、快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明显的不同,一定要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是孩子们由家庭走向学校的过渡,是小学教育的前奏,主要是构建相互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心灵和品质。幼儿教育应坚持以游戏为本的教育指导理念,针对幼儿的特点,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循序渐进的在游戏中提高本领,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开发幼儿智力,重点挖掘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园教育担任着培养孩子的是非对错观念,讲文明懂礼貌,坚强乐观,诚实自信等优良品质的责任,对国家未来的综合高素质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因此,一定要杜绝将幼儿教育小学化,这既违反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孩子们的长期发展。当然彻底根治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携手并进,以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祥.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值得注意[N].吕梁日报,2010-03-23003.

  [2]袁飞飞.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成型的社会因素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03:45-48.

文章标题:教师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解决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xiaoxue/2363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