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化“硬伤”,裸现语文魅力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1-10-28 10:53 热度: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转变观念,裸现语文魅力,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问题。本文就课程改革到底要改什么,教学创新究竟要“新”什么,怎样才能“活”出语文课堂的魅力等层面,谈谈一己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教育创新 课程改革 硬伤 改 新 活
生活在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汹涌浪潮中,每一个身在其中的“责任人”都争当出众的“弄潮儿”,这是与时俱进的好事,本无可非议,但凡事都得讲个度,因为没有达到这个“度”或超过了这个“度”,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所以,本人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也一定要脚踏实地,在稳中求变,在变中求活;新只是形式,变是手段,活才是根本。 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我发现了一个“硬伤”:观念,难变!课堂不是呈现“老顽固”、“新八股”,就是“花里胡哨”的“空袭”,让人昏昏欲睡,让人云里雾里,让人眼花心乱。难怪,前些年,华东师大教育专家在一些中学进行主题为“你最喜欢的学科”的调查中,语文学科会被学生们评为倒数第二。对此,有识之士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最优美、最生动的语言文化课程会让学生这样反感?为什么最神圣、最正宗的国语会让学生避之而唯恐不及?这,是我们语文界的悲哀,是我们中国的“国伤”!这,难道不应引起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责任人”的警觉和反省吗?
其实,这些问题早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而语文新课改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让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重新回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如今,发出这些疑问的背景恰恰是国家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之时,因而,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更要反思,课程改革到底要“改”什么,教学创新究竟要“新”什么,怎样才能“活”出语文课堂的魅力。
一、课程改革首先要改教材
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我们学生读的教材可以说每年都在变,有的可谓“面目全非”。但为什么仍然变不出“真”、变不出“活”,不受学生的喜爱呢?很显然,这些编书的专家不是高高在上,就是未能从学生中来。他们的审美观和人生观与学生的距离自然酿就了语文的惨剧,这是明摆着的。所以,语文课程改革首先也务必要改教材,并且是要真改,要从学生的实际去改。
这里,本人也大胆地举几个例子,浅析个人的陋见。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1选用了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的诗歌《雨巷》,本诗除了给学生一种朦胧而忧伤的美感外,其中运用象征性意象构筑的象征性境界,现代的“养尊处优”的中学生实在无力消受。必修2选用的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和林庚的《说‘木叶’》两篇,可谓名家名篇,文中旁征博引,富有“理趣”,真的是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但是,本人认为这样的文化随笔应当选入大学教材,供悟性更高的更有诗意的大学生品味,效果会更好。再如教材中选用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单元,什么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和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和思潮的小说,试问,现代的中国中学生会有胃口,会对它们“感兴趣”吗?……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和接受研究。接受美学的贡献在于高度肯定了接受者在文艺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偏差。尽管接受美学也有不足之处,但其中许多观点不仅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而且也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给予了新课程改革诸多启示。因此,从接受者的角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让学生参与,选择文章、编订教材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要。我相信,有学生参与的教材肯定是最好的教材,肯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书籍;我更相信,学生读这样的教材肯定情浓意深,收获匪浅。
二、教学创新关键要“新”思维
教学创新不能停留在口头和理论上,也不能表现为花里胡哨的形式,而应该把那些新理念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深入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心里头。假如一个语文课堂纯粹是学生的单一活动而没有教师的适当点拨和引导,或者仅仅是为了师生互动而创造的无意义的“满堂问”,甚或为了体现新理念给听课老师一个视觉享受而组织的生硬的小组讨论等等,这些所谓课堂教学的创新都是很幼稚和肤浅的,是很难登语文教学大雅之堂的。
新课程“三维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自主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并注意它的“过程”和“方法”。 源于此理,我们教师就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已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能教育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一句话,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所谓的教学创新就是纸上谈兵,是不会取得任何收效的。而如果教师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没有潜入学生的思想,化为学生自己的血液,这样的教学不要说创新,就是“传统”也是称不上的。
语文教学创新要获取实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和思想要不断更新。这种“新”不仅仅指学生外在的开放,更是指学生内涵的丰富。一节语文课,只有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维,生生探究和师生互动,勇于质疑和虚心请教,即学生外在与内涵的相融,开放与丰富的相生,语文课堂才会碰撞出智慧之火花,升腾为天籁之大音。这就如同一篇文章,只有语言的丰富和内蕴的丰厚,才能成就其“美文”的美称;这也好像一篇散文,如果只有繁茂的枝叶和生动的故事,而没有主干和核心,那只能是“杂”文。语文课堂应该是一首诗,一首富有意境的现代诗,而学生就是这首现代诗的重要意象,学生的新思维决定了诗的境界。如果我们的学生现在还不能从容地从自己的座位站起来,自如地发表自己的主张,勇敢地提出自己的发现,辩证地剖析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学生就不是“新”学生,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是“新”课堂,我们现在的教育就不是“新”教育。
三、语文魅力在于“活”师生
培根在《论求知》一文中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虽然培根这里论述的是求知的重要性,但我们从中仍然可以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读语文可以使人聪慧,使人深刻,使人有修养,使人长于思辩。当然,前提应该是“活”教语文,“活”学语文,“活”读语文。假如语文教材老套陈旧,一派八股;语文课堂枯燥乏味,一潭死水;教学语文死记硬背,一副乖顺。那么,我认为语文是垃圾,语文教学是误人子弟,语文命运死路一条。
语文魅力在于“活”师生,即学了语文,师生都能融会贯通,神灵活现,如孔夫子所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圆润变通,行云流水。语文教学要培养的就是一种实践能力,一种综合素质。因为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是精神的本源。语文即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语文;而没有语文,生活就失去了浪漫,黯淡的生活将给麻木的人们永生的憾恨。因此,活学语文,就能提升生活品位;巧用语文,就能走遍天下;“人”“文”合一,就能成就辉煌人生。斗转星移,与时俱进,社会发展到现在,语文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与人交往、口头表达、自我张扬、情感宣泄、思想喷发、精神滋润等等,都少不了语文的营养,都会凸显语文的魅力。
所以,语文课程要改革,语文教学要创新,语文魅力要裸现,我们每一个语文责任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去竭忠尽智去兴利除弊,源于生活,立足创新,归于活性,那么,我们语文的“硬伤” 必定软化,中国的“国伤”必将成为我们每一个语文责任人“温馨”的回忆。
 

文章标题:软化“硬伤”,裸现语文魅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xiaoxue/1050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