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轻功的运动基础与发展前景探讨

所属栏目:体育科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21-12-28 09:40 热度:

   轻功是中国流传已久的一项身体运动,通过专门训练以达到克服障碍、登高越脊、逾高超远的目的。程馨[1]在对轻功的形成历史进行研究批判的基础之上,认为轻功成为武术的一部分,轻功是实际存在的,被不同的人带到不同的场所,以完成不同的使命。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轻功进入传统技艺与科学理论相结合的新阶段。

武术轻功的运动基础与发展前景探讨

  1 、轻功是人体各部件灵巧配合呈现超乎寻常能力的体育运动

  人类历史也是人体不断完善进化的历史。人体素质特征是构成人体各部件特征的综合,是轻功运动的基础,对轻功运动中人体器官部件的作用以及训练所产生的器官可塑性分析如下。

  1.1、 骨骼

  骨骼构成人体框架,以脊椎骨为中轴联结上肢与下肢。上肢的肱骨、桡骨和尺骨,下肢的股骨、胫骨和腓骨及其附属肌肉韧带是轻功运动力量的主要来源。脊椎骨和四肢骨骼的长度是发挥运动杠杆力量的关键。骨密质构成骨的表面,质地致密坚硬,长骨骨干的骨密质最厚,骨密质决定了骨的强度,骨密质延长生长形成四肢杠杆发力的优势。骨松质存在于骨密质内面,由许多片状与弧状的骨小梁交织构成,骨小梁相互连接的不规则圆孔构成骨松质填充物,多孔构筑减轻重量和增加弹性,骨松质在接近骨密质部分的孔径逐渐变小,直至成为密质,形成一个整体。骨小梁受骨骼运动的重力压力和所附肌肉牵拉有规则地进行排列,在运动力的作用下,骨骼承受着压缩、拉长、弯曲和扭转等负荷,这些负荷决定了骨密质和骨松质的生长趋向,决定了骨密质厚度和骨松质受力结构,经受运动项目训练的骨骼有其对运动项目的适应性。骨膜为骨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经由骨膜进入骨骼输入营养及信息,幼年时期骨膜及血管柔软畅通,轻功训练较为容易改变其骨骼的形状与质地。轻功训练改变着长骨的骨密质,改变着骨小梁的结构方向及其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改变着骨头的形状,使之更加符合轻功所需的力学形状与质地。四肢骨骼具有长度禀赋优势的运动员更容易训练出成果。

  1.2、 骨骼肌

  骨骼肌为运动提供动力,骨骼肌由居中的肌腹与附着于骨面端部的肌腱组成。肌腹由肌纤维(肌细胞)组成,若干肌纤维集合成为肌束,许多肌束合并为整块肌肉。肌腱主要由胶原纤维束构成。每块肌肉都是一个单独的器官,除了肌肉组织外,还有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分布。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肌肉收缩时牵引所附着的骨骼运动。肌肉与肌腱的拉伸为关节提供支持,并以减震弹性保护附着骨骼免受外伤。活跃的轻功训练过程使毛细血管及末端向肌肉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增大肌纤维,增厚肌膜和结缔组织膜,即增大肌肉体积。肌纤维体积增大和运动激活的肌纤维数量的增多使肌力变大。长期的轻功训练增大肌肉组织的血流量,使肌肉产生的力量更为持久与协调。附着四肢长骨的长肌,跨越骨连接的关节肌,它们有着被训练改变质地的巨大潜力。轻功训练量度提高的阶梯型符合肌肉能力增长的生物学原理。

  1.3、 关节

  两块及两块以上的骨相连形成关节。四肢长骨连接的关节囊系附着在关节面周缘骨面上的膜性囊,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滑膜层分泌滑液,润滑关节面和滋养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密闭的腔隙称为关节腔,腔内呈负压,起维持和加固关节作用。关节的辅助结构有韧带、关节内软骨、关节唇、滑膜囊、滑膜襞。关节周围的脂肪、肌肉、血管、神经、筋膜和皮肤等也有对关节的支撑作用。毛细血管及末端弥漫通过韧带、骨膜、滑膜等向关节囊、关节腔输送营养物质。通过关节的长骨的相对位置和角度的变化是轻功发力、速度、弹性和抗震等运动功能发挥的关键,轻功训练超乎寻常的能力依赖关节的灵活性和弹性。

  1.4、 血液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及末端弥漫等。末端弥漫指毛细血管末端的输送状态由秩序的管状延伸为滋润浸渗状态。心脏输送血液功能的强弱与血管容量相关,大、中血管柔软扩张和毛细血管致密增多需要心脏有更强大的输送功能,输送更多的血液;有着更强大输送功能的心脏又使大中血管扩张有更大的容量,使毛细血管更周密地向肌肉、韧带、骨骼和关节分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提高人体的基础品质。运动器官大都处于循环系统的末端,骨膜、韧带、软骨、神经等血脉输送管道更是细微、易淤塞,轻功训练半途而废多缘于循环系统不畅导致的训练效果低下。进入轻功训练程序或选拔轻功运动员的重要环节是评估血液循环系统的状况,以求避免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强大功能的心脏和大容量的血管以及周密分布的毛细血管与末端弥漫是训练出成果的基础性条件。幼年时期血管柔软,供能渠道畅通,容易呈现轻功训练改变骨骼器质、增大肌肉形状、提高关节灵活性等效果,这也是古代轻功训练大多从幼年开始的原因。畅通的循环系统是练成轻功的关键之一。

  1.5、 运动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神经或神经元由神经细胞体与突起组成,突起分轴突和树突两种。运动神经的树突接收来自周边组织的信息,把神经冲动传入负责为神经元输送营养的神经细胞体中。轴突则是把来自细胞体的神经冲动带到相应的肌肉纤维。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其刺激下的所有肌纤维合称一个运动单位。行为指令发自脑,传递于周身相关运动单元。脑思维、脊髓及周身神经的运作依赖于血管向神经元细胞供氧、供营养物质。神经系统与轻功运动的敏捷性、平衡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相关联。敏捷性指运动时快速活动的能力,包含对神经刺激做出反应的时间和启动肌肉动作的时间,越短越好。平衡性指维持一定姿势的重心稳定以及恢复重心不稳的能力,轻功的跑桩功、梅花桩功等即是对平衡能力的训练。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指运动神经中枢兴奋与抑制间的快速转换程度,以及神经肌肉间的调整能力。协调性指为流畅完成各种动作而调整全身机能的能力。轻功尤为重视运动神经系统的训练。人体精、气、神融合的训练在轻功领域有着充分体现。

  2 、轻功运动技巧与训练分析

  2.1、 轻功是身体各部件构建运动杠杆发挥综合力量的过程

  人类身体是大自然千锤百炼而渐趋完美的机器,并且还在不断完善进化之中。人体运动存在已知的或未知的杠杆原理作用,骨骼、韧带、肌肉和关节是人体运动杠杆的组织。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骨骼的关节形成支点或轴,髋关节的肌肉发力对抗重力或阻力是人体杠杆的基本形式。贯穿人体中轴的脊椎骨联结着四肢长骨,以及附着在上面的骨骼肌及韧带,与诸骨关节灵活多变的轴可以组合多种多样的人体杠杆。轻功运动的微妙在于因地制宜、因形而变的杠杆力量的运用。通过轻功训练,人体骨骼、韧带、肌肉和关节的形状及位置都朝着最为有利、灵巧、高效的杠杆改变与发展,形成各种各样的人体杠杆,包括省力杠杆、速度杠杆、弹力杠杆、连续杠杆、混合杠杆、多级杠杆等。轻功训练过程体现着运动器官组合杠杆、运用杠杆、改造杠杆的连续性与渐进性。轻功运动的借力工具是将身体杠杆延伸到体外的形式。人体杠杆是轻功运动得以有效发展的工具,新的人体杠杆在未来轻功训练过程中将会被发现和运用。

  2.2、 轻功运动密切关联着爆发力、速度力和起动力

  爆发力是指某一骨骼肌或肌群与其关联的骨骼、韧带和关节短时间发挥出很大力量,也是以最短时间、最大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爆发力的大小是参与活动的所有骨骼、肌肉、韧带和关节协同作用的结果。轻功运动需要较高水平的爆发力完成一些动作,如翻腾术、飞檐走壁等。

  速度力是指通过加速度而集中力量的方向性,加速度凸显力量的目标方向性,从而减少及忽略非目标方向性。速度力源于肌纤维、韧带带动骨骼收缩速度加快所形成的方向性力量。热带蜥蜴在水面奔跑(借助体外支点)体现了速度力效应。运用速度力并借助装备可设计轻功项目,如用仿生脚蹼做水上漂运动等。

  起动力指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发挥下肢肌肉力量起动下肢杠杆,包括骨骼、肌肉、韧带和关节构成的弹力杠杆,产生向上和向前逾越的能力。例如,跳跃法、蹿纵术等。起动力效果的高低与其所起动物体的重量相关,轻功运动员须在各种器官均衡协调产生力量基础上,尽量减轻自身的重量。如何呈现力量、重量与效果的最优平衡,使轻功的难度大大提高。

  2.3、 轻功训练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

  每个将要练轻功或指导练轻功的人都会想到“能否练成”。生物体遵从运动能量消耗的超量恢复原理,轻功训练的渐进负荷和极限负荷的实践使运动器官能力越来越强大,包括骨骼、肌肉、韧带和关节等。通过训练可以提升骨骼的弹性与密度,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大肌肉的形状与密度,使它们更有利于运动过程。长期的轻功训练会促使体质朝着更强、速度更快、耐力更持久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幼年时期的轻功训练,将会改变身体部件的形状,提升部件的密度品质,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与协调性,并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涌现出类拔萃的人物。人类进化由自然选择向自然选择与智慧选择相结合过渡,轻功训练是智慧选择的途径之一。由前述轻功运动主要器官构造及其变化因素与趋向可知,伴随着运动训练过程,各个器官也在不断地改变,伴随着轻功技能技巧的运用,身体整体架构与功能也在不断进步。

  3、 轻功训练与中医药的契合

  3.1 、药食同源,道法自然

  自古以来,武术轻功的发展始终与中医药相关联,道家一手武术轻功,一手中药方剂,二者相融,功效大增。益气滋补类、通筋活络类和跌打损伤类等中药方剂多有记载和应用。《武林轻功绝技》等相关武术轻功着作都有中医药辅助方法和方剂的篇章。李二辉[2]认为,因为轻功外部练习方法多在负重的情况下完成,并带有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在习练过程中难免对身体的气血经络带来损伤,所以在轻功外功练习时最好配以通筋活络、益气补血的药物,这样既保护了气血的运行,又促进了功力的提升。《黄帝内经》的药食同源、治未病理念指导着道家利用中医药促进武术轻功的发展。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交织在一起,中药品种与食物品种交集颇多,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品种成为治未病保养身体的品种的渊薮,形成特有的中华药食同源文化的显着特征。利用药食同源之中药方剂保养身体,提升训练效果,是轻功训练和中医药领域的理想选择。

  3.2 、保养血管,提升活力

  古人练轻功,飞檐走壁、闪转腾挪是身体技巧的表现,轻功练达维艰维辛,维持轻功能力更是不易,尤其是抑制成年后轻功能力逐渐下降的势头。道医轻功茶是以橘皮、庵摩勒、枸橼、葛条根等中草药煮茶饮用,用以提高轻功训练的效果和延续轻功能力。随着现代中医药实验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研究发现轻功茶组方的药味具有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轻功茶一方面能使血管畅通,促进毛细血管将更多营养物质伴随血氧输送给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和骨骼,提升运动系统的力量和弹性,强化运动能力;另一方面能和胃健脾、理气宽中,提升胃脾消化吸收能力。保养血管畅通与增强胃脾消化吸收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幼年时期血脉畅通对形成轻功技巧能力非常有利,18岁以后随着毛细血管的逐渐淤塞,技巧能力渐趋下降,为了维持血管系统的柔软通畅,服用轻功茶软化血管、疏浚血管及保养血管,达到维护肌体器官的活力及功能,延长轻功能力的提升与存续时间。畅通活跃的循环系统,加速脂肪消耗,减少脂肪沉淀,有利于提高轻功训练的有效性。

  4 、建立轻功运动的标准规范技术体系,制定产业政策,促进轻功运动产业的发展

  4.1 、建立标准、规范的技术体系

  体育运动项目在发展过程中,要想大力推广、普及,首先需要一套标准、规范的技术体系[3]。跆拳道运动通过建立标准和技术体系取得了成功,活跃在许多国家市场上。武术在走向大众体育的道路上受到外来武技项目的极大挤压,甚至丧失立足之地,武术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4]。轻功技艺博大精深,轻功文化深入人心,但是,武侠小说的夸张艺术手段和影视威亚技术的飞升场景给轻功带来玄虚印象,造成一定程度的误解。近些年,在对轻功的真实性探究中,程馨、李二辉等既对小说影视的误导进行了批判,又对轻功存在的真实性予以论证及肯定。清末以来,轻功训练相关着作文献积累厚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应是对待轻功的态度。该文从轻功运动相关器官构造与可塑性分析入手讨论轻功运动训练过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即是为了延伸讨论轻功能够成为体育运动项目的铺垫。回归科学理性,扬弃传承,将轻功运动发展为体育竞赛项目是该文的目的和结论。以创建和运营轻功体育竞赛项目为抓手,筛选、提炼、完善轻功运动项目内容,规范轻功运动规则。严格、规范、科学的技术体系是轻功运动项目推广普及的基础。在中小学建议开设轻功体育课程,设置阶段性竞赛段位等级制度,进入常规体育运动竞赛。

  4.2 、制定产业政策,促进轻功运动产业的发展

  轻功运动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趣味追求,使轻功产业的兴起有着深厚的市场基础。运动项目竞赛的市场化机制是推动运动项目良好发展的动力,创建轻功运动竞赛项目,导入市场运作机制,使其形成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在政策上立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体育资源与科学技术在商业、社会领域的实践和共享,通过制度积极推动体育与科技融合应用体系建设[5]。轻功竞赛项目将带动一系列关联产业的发展,包括轻功培训、设施设备、装备道具、服装饰品、训练场地、出版物和纪念品等,同时掀起企业赞助、电视转播、体育中介、体育消费、体育旅游等热潮,不仅能够形成就业和经济增长,而且能促进国民体质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政府宏观调控应发挥定向微调功能,针对薄弱环节给予扶持,引导资源合理配置[6]。制定轻功产业政策,扶持轻功运动培训企业,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和公共运动空间设施,组织规模化赛事,逐步扩大社会市场,打造坚实的群众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市场氛围[7]。轻功产业的创立与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轻功运动的广泛开展,能够为军事领域培养与储备有用人才,也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

  5 、结语

  由毛细血管末端弥漫向骨骼肌和运动神经元等器官输送营养的过程,由骨小梁构织骨松质延伸到骨密质的内在结构的力学重组过程,可知人体(器下官转在14轻3功页)质的内在结构的力学重组过程,可知人体器官在轻功训练中的可塑性。幼年时期是轻功训练提高器官素质及能力的最佳时期,轻功训练将会改变人体器官的形状与质地。建立轻功运动技术体系是推动轻功运动科学发展的基础。制定产业政策,扶持轻功运动开展与发展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程馨,孙德朝轻功-中国传统身体运动的奇特存在[J]体育学刊,2021,28(2)-60-64.

  [2]李二辉传统武术轻功的真实性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

  [3]周海波浅析当代社会生活方式变化对武术运动发展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21, 11(13):160-162.

  《武术轻功的运动基础与发展前景探讨》来源:《当代体育科技》,作者:薛振忠

文章标题:武术轻功的运动基础与发展前景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iyu/4751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