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论文发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12-02 15:01 热度: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更加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是对其高度、精辟、务实的概括。报告既指明了方向,又便于实施。党的十八大同时强调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对培养未来青少年一代充满厚望。

  摘 要: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培育青少年正确思想观念。筑牢青少年的思想基础,强化青少年道德修养。培养青少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关键词:社科类论文发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

  在青少年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在于坚持长期培育和精心构建。长期培育,就是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有个较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作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必须要经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通过观察、比较、鉴别、提炼形成共识,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目前面对各种社会思潮,作为现实代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良好的养成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需。

  一、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培育青少年正确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指导。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青少年教育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少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着民族优良传统,又赋予新的时代特征。

  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些西方腐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也乘机进入国内,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改革开放迈进深水区的社会大背景下,面对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人们处在思想观念、文化生活、社会思潮多元化和相互交织、交流、碰撞的复杂局面中,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看到:“物质文明快速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同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旋律占主导地位与悖于时代潮流的各种低俗文化和社会思潮并存;先进人物、平民道德模范大量涌现和腐败案件、诚信危机、社会正义感、责任感缺失同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与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并存;社会大局稳定与局部地区突发事件同在等等”,这些矛盾和冲撞必然冲击和影响人们价值观念的确立和稳定,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更大,为当前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了难度。对此,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用全新的理论成果武装青少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与此同时不断探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要针对部分青少年在不良文化影响下所产生的思想信仰淡漠,是非观念混淆,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功利化”等问题,以事实为依据,引领青少年从小树立跟党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信念,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因此,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必须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精心构建,就是要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体部署,要抓好宣传倡导,要加强道德建设,要丰富文化生活,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依据青少年心理、生理的特点,在青少年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实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入耳入脑入心的学习教育,使青少年心悦诚服地认同和接受核心价值观,使之内化为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另一方面是以青少年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提升青少年思想境界、净化美化心灵、有益于社会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道德实践活动,使之外化为行动,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筑牢青少年的思想基础,强化青少年道德修养

  在目前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打牢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基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所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青少年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积极进取,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但在理想上容易迷惘。在全球化的浪潮面前,“民族虚无主义”的论调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少年,打牢他们的思想基础,使他们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他们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学习。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青少年道德修养,知荣明耻、完善自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青少年群体年龄小,往往会迷失自我,在道德判断和行为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出现有失道德规范的情况。对此,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会做人,明白知荣明耻是做人的基本行为要求,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小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人格品质;要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我健康,我快乐”“访老助残”、“志愿服务”“将军故事”“书香校园”“关爱家乡”“环境保护”等活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努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要充分发挥正反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警示作用,引导青少年从盲目崇拜明星的追星狂热中走到学习历史英雄、时代英模的正确轨道上来,激发积极向上的热情,远离不良网吧和黄、赌、毒的诱惑,努力成长为有远大理想、美好心灵、健全人格、高尚品质和健康体魄的新一代公民。   三、培养青少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青少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青少年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在学校、社会,青少年要讲文明、讲道德。同学们不能在楼道里追跑打闹。牢记校园“十不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节约用水、用电。主动开、关灯。不浪费纸张、文具,不说脏话,见了长辈主动问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自我清洁,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这些都是每个青少年应该做到的。在家里,要尊敬父母。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家人减轻一些负担。主动关心父母,做到尊老爱幼,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过分依赖父母,做到少年当自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代的青少年要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思想上积极追求上进,明辨是非;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俭节约,不盲目攀比,在平时热心为家人、邻里、同学服务,大胆创新,在行动上坚决反对有损民族形象的丑恶行为,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心灵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用行动书写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流传着无数感人的美德故事。他们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他们恪守诚信,与人为善……今天,青少年有必要重温中华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并在这丰富的道德资源中,汲取到中华民族腾飞的持久动力。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没有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诚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在谁拥有青少年,谁就拥有未来主动权的今天,青少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在家是一个好孩子,在学校是一个好学生,在社会上更要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关心爱护他人、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等等的好“天使”。让青少年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合格公民。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

  [3] 中央关于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

文章标题:社科类论文发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eshu/2408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