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论文发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所属栏目:人文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12-23 14:17 热度:

  摘 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整个大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活动中心的教育,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不应只是学校教育的重复,而应努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更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延伸。所以素质教育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提供了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空间和课题。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达到完美整合,还有待广大教师和校外教育工作者共同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山东教育论文发表,素质教育,青少年

  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其目的是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作为社会化教育机构,肩负着对学生实施社会化教育的历史重任。那么如何开展实施素质教育,下面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优势特点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其发展定位以及育人目标都较之学校教育有很大差别,培养兴趣、培养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强调个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侧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侧重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在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全面性

  校外活动中心内设大量的教学设备和设置,配备较强的师资人员,所以在开展一切校外教育活动中具有全面性,覆盖面广,教育网络发达,青少年来到这里进行学习,可以享受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精良的师资,并且可以持续和长久地接受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具有协调和沟通的能力。

  2、公益性

  校外教育具有公平和公益性,青少年活动中心是面向全社会的青少年而开放的,尤其是设备和设施都是免费供学生使用的。学生可以单独也可以由家长带领到活动中心来学习和体验。活动中心还利用一些重大节日免费向青少年提供一些竞赛、辩论、展览等活动,这都充分体现了活动中心教育的公益性、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接纳和包容性,也是活动中心公平性的表现。

  3、娱乐性和开放性

  青少年活动中心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始终都是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快乐中建构知识和形成学习能力。教师实施的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开展,都是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而设计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在实际体验中感受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形成。活动中心的设立是向着全社会中的青少年开放的,具有一切现代教育的特征,所以活动中心开展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1、科技与艺术有机结合

  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所开展的素质教育中,科技和艺术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一些家长中存在一种认识,那就是科技和艺术是两个没有交集的项目。可是科技和艺术的结合应该成为举办展览和竞赛,让学生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所以要大力加强科技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2、注重活动中心的文化建设

  活动中心对青少年进行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活动中心要在自身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活动中心的文化建设首先是环境方面,可以利用中心的围墙进行墙面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墙面文化吸引学生,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尤其开辟出特定的平面,让学生自己设计图画,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遴选学生的优秀书法和绘画作品,体现我的世界我作主,我的学习我作主的办学风格。有了强烈的文化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3、加强实验基地建设

  活动中心应该建设成为学生进行科技与艺术学习的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提供科技制作的基地,提供艺术培训的实践基地。通过诗词、书画、民乐、舞蹈,强化民族文化培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挖掘中心的名师资源,对外聘请专家名师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国画、书法、民乐、舞蹈等专业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作为校外教育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应该极力倡导和实践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我过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争取多种途径和多个层面,提高科技和艺术领域中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有亲历知识建构的机会,体会获得知识的愉快,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素质教育的渠道。

  总而言之,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整个大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活动中心的教育,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不应只是学校教育的重复,而应努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更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延伸。所以素质教育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提供了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空间和课题。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达到完美整合,还有待广大教师和校外教育工作者共同实践和探索。

文章标题:山东教育论文发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renwen/2447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