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论文发表之恕道育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构建

所属栏目:人文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3-09-22 09:23 热度:

  人文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时代教育》杂志社(教育教学版)是由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教育类期刊(国际标准刊 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月刊),本刊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 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期刊。

  摘要:为了积极探索和挖掘一种满足当代大学生健全发展的学生工作理念,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提出了“恕道”育人的思政教育新思路,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中寻求新的突破,结合学校、学院实际,以点及面,通过渐进式的引导培育工程,从机制、模式、载体三大层面将“恕”的精神渗透熏陶到学生人格和行为中,促进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恕,恕道,思政教育,大学生成长

  一、“恕道育人”思政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恕”与跟“仁”(推己及物)相呼应,“仁”强调以普爱之心面对天地万物,而“恕”则专门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强调要以平等之心、宽恕之心“推己及人”,在《论语》中,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豍(那应该就是“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北宋时范仲淹也留下名言:“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意思是用严责他人之心来检讨自己,用原谅自己的心态去宽恕别人,强调的就是要有一颗宽厚仁慈之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厦不可或缺的栋梁。然而,当代大学生多为崇尚个性的90后新生代,往往对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感到迷惑,也无法正确对待他人的优缺点,无法正确理解和处理大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如何培养出既“有理想”、“有担当”、“有魄力”和“勇于自我实现”的个体,又“有同情心”、“有克制力”、“能关爱他人和社会”、“宽容博大”的个体,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而“恕道育人”的思政工作理念贯彻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响应了国家、学校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契合了杭州师范大学“勤慎诚恕、博雅精进”的新校训精神,继承了学校百年以来的人文传统和精神,是我校学子学习、践行做人的根基;还与政治经济学院“经典教育、德行涵养”的院训精神一脉相承,对于探索学院特色的学生工作模式,培养“勤治学”、“悟生活”、“贤做人”、“勇追求”、“享审美”的“政经人”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恕道育人”的思政工作理念力求将“修身”的目标切实落实到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去。

  “恕道育人”的思政工作理念主张从“恕”的“宽以待人”入手,强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求从“恕”的“严以律己”入手,注重提高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

  这样,“恕道育人”的思政工作思路也即转化成一方面塑造个体“自我实现”的功能;另一方面构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和谐相处、亲善依存”的关系,并进而促成个体与社会的衔接,最终完成个体既完成自我、又服务反哺社会的高级目标。

  二、学院施行“恕道育人”思政教育理念的方法与举措

  为了将“恕道育人”的思政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移植入学生的情感心理结构中,政治经济学院设计部署了系列实践活动,期望以点滴的行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接受模式和心理适应习惯,厚积而薄发,建立新的情感心理结构,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起大气、宽容、认真、进取的品格。政治经济学院是从“机制”、“模式”、“载体”三大层面来进行部署的。

  (一)形成融“全员化参与机制”、“递进式活动机制”、“形成性评价机制”为一体的运行机制

  首先,政治经济学院部署了学院党政班子——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综合导师——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四条线对“恕道育人”思政项目进行推广;开展“师生携手,相伴同行”系列活动,让教师在“衣”、“食”、“住”、“行”、“学”、“娱”等各个层面与学生进行“手拉手”、“心贴心”式的关联,用教师的“学养”、“品德”、“经验”、“故事”等来熏染教化学生,以“全员育人、育全面人”的目标建设“恕道育人”工程的“全员化参与机制”。

  其次,“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通过“水滴石穿”式的引导培育工程,从意识到感悟到修行到实践,形成了“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的“递进式活动机制”。

  “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推出“一天一滴”感恩祝福项目,引导学生每天感谢生活带给他的一点收获,培养他们养成感恩的心情和习惯,用友爱的目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落实“一周一语”政经微力量爱心接力项目,以每周一条短信的形式向同学们发出亲切的问候和寄予,一点一点底叩开学生坚硬的心门,培育学生逐渐放下隔膜,信任周边的师长;“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规划“一网一学堂”恕道学堂网页栏目,打造政经学院的网上心灵花园,用文学艺术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潜移默化地改造学生的情理结构;“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培育“一室一家”寝室幸福家园计划,通过室内设计大赛,寝室才艺大赛,寝室卫生竞评,“我对你说”寝室祝福语比赛打造和谐、宽松的家园氛围。

  最后,政治经济学院通过制作学生个体的“成长档案”、寝室成员的“文明公约”、班级支部的“恕道育人”成果评分册、学院整体的“项目说明书”、省教育厅课题等评价性材料对学生个体、寝室、班级、学院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反思和整改,以“形成性评价机制”为“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的落实做好保障。

  (二)“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推行“师生共建”、“媒体共建”、“实践共建”、“合作共建”的共建型模式,期冀在项目推进的过程和方法上坚持“恕”的交通连结的特点,最大程度地体现特色

  “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推行“师生共建”的共建型模式,通过和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争鸣;在生活中促膝长谈,说谈唱跳,温暖相伴;在德行上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构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在学术上悉心指导,循循善诱,捕获学识的真知等方面和学生真诚相待,排排坐,手把手,心贴心,哺育出“勤治学”、“悟生活”、“贤做人”、“勇追求”、“享审美”的“政经人”。

  “媒体共建”是“恕道育人”工程在网络微时代顺势而为的举措。除了常规的纸质媒介,实践媒介,政治经济学院更是挖掘了网络新媒介的能量和技术,运营“政经微力量”网络短信平台工程、“恕道学堂”交流网站两大新媒体,它们的力量很小,每周仅一条短信,每周仅一次学堂内容更新;它们的力量也很大,日积月累,点石成金,向政经学子传授“恕道”的境界和典故,撒播“爱”与“关怀”,引导他们用“美丽的心灵”看出“美丽的世界”,把“不如意的心境、状态、身体、环境”经“恕道”的点滴启发和心灵感悟转化成“和谐大方圆融”的情境,以继续支撑生命的前行。

  “实践共建”是实现“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的有效载体。政治经济学院通过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通过“滴水穿石”引导培育工程和“微力量”系列举措让学生参与到“恕道”育人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以行为改变认知,以实践促进情理结构的重塑,以外化的物质转换为内化的精神气质,再反过来培育和形成新的亲善友爱的行为。

  “合作共建”是实现“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的合理补充。政治经济学院抓住机会,和政府、社会、学校开展合作,先后参与进行“杭州市社区第三方测评”、“杭州市党史工程”、“杭州市第二福利院志愿服务计划”等多种项目,推动学生将所学所养服务反哺外界,建成“恕道育人”的循环影响机制,为学生、学院、学校赢得口碑。

  (三)政经学院通过“基地建设”、“社团化运作”、“品牌栏目打造”等形式扎实推进“恕道育人”思政工程的建设

  首先,在基地建设层面,已和杭州市党史办、杭州市民政局、宁波市镇海区庄氏街道等部分机构签订基地建设协议,先后参与进行“杭州市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社会工作实务调研”、“杭州市社会管理与安居乐业示范区建设”、“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思想观念变迁对市民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等多种项目,使学生将“恕”的精神体现、发挥于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反哺社会;又反过来通过参与基地建设进一步将“恕”道巩固融通于自身的情理结构中。

  其次,在社团化运作上,学院利用社联下辖的“青春健康志愿者协会”、“社工发展协会”、“爱之鹰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推动“恕道育人”工程的“同伴PLA教育计划”、“学雷锋常态化推动计划”、“关爱弱势群体志愿服务计划”等项目,培育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使“恕道育人”工程得以向外实践和推行。

  最后,在品牌栏目打造上,政治经济学院创新打造“政经微力量”、“恕道学堂”、“书香百味人文素养拓展工程”等新栏目,加强“人人讲坛”、“11工程”、“羽化成蝶学生干部能力提升计划”、“未来梦工厂成长成才计划”等传统栏目,通过品牌建设为“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搭建平台,增设载体,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赢得成就感、自信心,同时也使学院在学生的全心投入和精心参与中打造和提升了品牌。

  三、“恕道育人”思政教育理念开展的成效

  (一)“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产生的外化效应

  “恕道育人”项目的落地产生了1个省教育厅课题,1个校级思政工程立项,2次省级以上媒体报道,6个实践基地,8个社会合作项目,只有500余学子的小学院中有256人参与到社会的志愿者活动中,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等外在的效应。

  (二)“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产生的内化效应

  “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更是改变和重塑了当代学生的心灵,“恕”的精神从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行为举止中体现出来,从同学间的亲善关系中体现出来,从师生间的融洽程度中体现出来,从学生个体自信、坦诚和大方的个人气质中体现出来,从曾经饱受精神因素困扰的学生释然的笑脸中体现出来。这种精神经外化行为的植入转换成了内在的精神动力和源泉,支持大学生们更健康蓬勃,朝气友爱。

  (三)“恕道育人”思政教育工程产生的社会效应

  首先,通过“恕道育人”系列活动和载体形成“和谐文化”和“和谐氛围”。“和谐”的本意在于和衷共济、协调和睦,育人工程依托学生组织,以主题教育、网络宣传、人文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把思政教育工作与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建立起轻松愉悦、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受到影响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其次,通过人的素质的提升和活动质量效果的体现构建和谐校园,加强稳定。“恕道育人”教育工程紧扣校训中对“恕”一字的要求,逐步开展“同伴”、“理想”、“沈思”、“感恩”、“养成”五大立人活动,力求从“恕”出发,从修身开始,培养品行高洁、个性健全的新时期大学生。对于发展师大百年以来的优良文化传统,增强全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促凝聚、促成长、促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文章标题:人文教育论文发表之恕道育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构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renwen/1875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