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1-01-20 17:30 热度:

  [摘要]高职教育离不开教师实践知识的支撑,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与双向转化,即具备“双师”素质,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本文就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培养建设途径及制度保障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继200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后,2005年国务院再次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几年来,高职院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增长。然而,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的增加明显滞后于学校规模增长的速度,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远远达不到学校规模的需要。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倡导“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实践教学环节占有很大比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为了保证教师能充分的指导每一名学生的实践,实践教学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教师数量是有要求的,这就是“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比例。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规定:合格院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优秀院校要达到70%以上。这个方案作为规范性文件,其权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双师”素质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必备的任职条件之一。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经历、经验与技能距离方案中规定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要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办学质量与特色,当务之急就是要加速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出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除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还应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加以考虑。
  1.具备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既要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又要具备广阔的知识面,能够通晓相关专业、行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并能将各种知识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2.具备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
  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是指履行生产岗位职责的实践操作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备实践操作能力是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业务水平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无法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的。
  3.具备适应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的综合素养
  不同的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一名高职教师,除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外,还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丰厚的文化素养等,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1.依托企业建立教师兼职锻炼制度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企业,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建立起教师实训基地,选拔专业基础好的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前往企业开展实践进修,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2.引进工程技术人才优化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引进教师,应考虑从企业引进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做专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他们既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又有着出色的专业技术能力,这样的人才,不仅可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由于他们本身就是某些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可以带动此技术领域的发展,使学院在该专业方面的办学水平得到提升。
  3.聘任高技能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决定指出:“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生产一线选聘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加大实训指导教师的比重,这样既能够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又能够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提高校内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
  4.通过产学研办学之路,实现教师的“双师型”转换
  利用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努力培养教师从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转变,保证高职学院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又出成果和产品。学院应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参与科研单位的科研课题和项目设计,同时办好院内的教学工厂,形成自己的产品,让教师有机会承担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5.结合实际,开展双向培训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仅包括了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包括对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这就要求学院能够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充分利用专业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知识专长,对实践课教师开展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拓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渠道,这样才能有效的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加大培训的力度。
  此外,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让教师参与学院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新的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等工作,都是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完善制度,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有效进行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直接输送到产业发展与经济活动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业人才,这种教育模式离不开教师实践知识的支撑,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为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持续有效进行,学院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支持教师参加培训
  “双师”素质是高职教育的师资特色,也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关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大投入,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双师”素质的培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首先,学院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院师资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其次,学院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在教师激励机制中,坚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既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又给予“双师型”教师更多外出参观、考察等学习机会,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评先选优等,通过这些激励措施,促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2.制定“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及相关的实施办法
  “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制度,是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保障。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之前,学院应参照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细则中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办法,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与相关的实施办法,让“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规范化。
  3.教师自我激励,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内在动力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积极进取,不努力学习,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正所谓“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危机意识其实也是一种强烈的生存意识,要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上求生存,就必须激励自己不断提高,来适应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并且挑战多于机遇。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把自己培养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既有理论素养,又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成长为合格的教师。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首要任务。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寻求更好的培养途径,完善制度,才能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持续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于永芳.刘常青.徐兴林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
  [2]施旭东.李异民培养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3]卢小平.童遵龙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经,2008(11)         权威论文网

文章标题: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656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