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要听话”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1-06-10 09:40 热度:

   接受教育,是人的终身大事之一,它对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是否得当与能否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息息相关。家庭教育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许多家庭中,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听话。该文主要分析并阐明“要听话”的家庭教育的利弊以及针对弊端尝试给出针对性的改善策略。

浅析“要听话”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

  1 引言

  在许多家庭中,家长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听话,听话本身固然没错,但过度的听话会压抑孩子的自然生长和天性,会阻碍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对于家长来说,面对孩子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要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2“要听话”的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弊端

  2.1 积极影响

  2.1.1 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

  在每个孩子成长的初期,他们往往对是非对错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也不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因此,在学生还没有接受教育,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三观之前,父母的话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孩子需要在父母的引导下去正确认识世界。有了正确的三观,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从而成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有用的人才。

  2.1.2 帮助孩子学会听取别人的建议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身上或许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很多时候确实需要“听父母的话”,并遵循父母给出的恰当的建议。毕竟父母作为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和阅历要比还在校园中的学生要多得多,对于一些棘手的问题,父母是可以给出有帮助的建议的。在这种“听话”的教育下,学生会明白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

  2.1.3 有利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屡屡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小疏于管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有些父母会因为年龄小而去原谅他的一些错误行为,甚至要求别人原谅自己孩子的不懂事。可年龄小不该成为犯错的理由,量变总有一天会引起质变,等到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之后再去进行补救可能已经来不及了。因此,从小教育孩子“听该听的话”很有必要。

  2.2 消极影响

  2.2.1 阻碍孩子的独立与个性发展

  大概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完全顺从自己,因为不管是在他们自己还是别人的眼中,似乎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有出息。[1]于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定要听父母的话”“我们是为你好”等等这样的话语,甚至还能看到一些父母用更强硬的手段要求自己的孩子听话。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孩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成功地被“要听话”的教育观念洗脑,心甘情愿地接受父母的安排;要么反抗失败迫于无奈接受父母的安排。但不管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们一步一步地成为父母想要成为的人,成为父母满意的作品,代价则是因习惯了父母的安排而失去了独立的能力,因习惯了听从父母的话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着名心理学家海查做过一个试验:观察幼儿时期有强烈抵抗意识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意识的100名儿童,观察时间持续到他们成年。最后发现,有强烈抵抗意识的儿童中有84%的人意志坚定,可以独立分析并最终做出决定;而没有这种意识的儿童中仅有26%的人意志坚定,其余的人遇事瞻前顾后,不能独立做决定,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合格的父母,就算再爱自己的孩子,也没理由以爱之名剥夺孩子独立的资格和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2.2.2 加深孩子与家长及教师之间的隔阂

  在很多时候,父母及教师与孩子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大部分父母及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孩子单方面的听话,而从不考虑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他们可能并没有想过孩子也渴望在听话的同时能够被倾听。就像《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作者小时候第一天去巴学园时就喜欢上了能耐心听她说话的校长先生。[2]同样的道理,只知道强迫孩子听话却不懂得倾听的家长和教师是无法走进孩子内心的。

  2.2.3 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些孩子生活得很累,他们身上不仅背负着自己的人生,还背负着父母的人生,许多父母把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转移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自己完成。而孩子在面对父母的苦口婆心,听着那一句句“我都是为了你好”时,或许也只能顺从地接受父母的安排,做一个“听话”的孩子。而在这时,孩子的内心一定是矛盾的,他们压抑自己极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在我国未成年人中,约有3000万人存在各种情绪和心理行为问题,未成年人患抑郁症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

  3 针对“要听话”的家庭教育弊端采取的策略

  3.1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习惯了听讲,而没有主动思考的过程,对于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渐渐习惯了单纯听老师的话而没有自己的思考。以小学数学《数的认识》这一节课为例,许多老师在讲授这节课的时候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个”“十”“百”“千”等概念,但是却不告诉学生这些计数单位是怎么来的,甚至在学生有新想法的时候会教导学生只要学会老师讲的就可以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老旧的教学观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为了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不再只会听话,而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需要及时地更新教育观念,首先就要认识到单纯要求学生听话是不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的。另外,教师在更新自身教育观念的同时,也要努力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要让学生清楚,“优秀的孩子”并不等同于“听话的孩子”,每个人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有自己的主观思考,而不是只会当一个听话的“提线木偶”。[3]

  3.2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在当今社会,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几乎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他们会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自己所能安排的一切,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上什么学校,选择什么工作。[4]在我们身边,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这种“包办人生”的情况下长大的。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六成“90后”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就是典型的“高分低能者”,他们可以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在生活上却连洗袜子这样的小事都要由父母代劳。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人生固然轻松,孩子不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做出什么选择,因为他们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好了,他们只需要听话就可以。但是当他们在享受这轻松的人生的同时,也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当一个人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的时候,他的未来如何可想而知。因此,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都要学会对孩子放手,面对问题时要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并尝试自己解决,毕竟孩子总是要长大的,在没有父母的庇护下,学会独立自主是他们过好自己人生的前提。

  3.3 父母要提升教育水平

  在生活中,父母经常要求自己的孩子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并理解为人父母的苦心,但是却很少有父母能够换位思考地去体谅自己的孩子。这就导致会有“父母改掉孩子高考志愿”的新闻出现,不得不说,这样的父母是自私的,他们的本意或许只是不想孩子离自己太远,可却没考虑过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许多父母只是单方面地要求孩子听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做到和孩子换位思考,只是想当然地以为自己认为好的就是孩子所需要的。因此,要改变这种“要听话”的教育,父母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在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之前先想想这是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5]如果父母能真正做到换位思考,那么他们就会清楚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对孩子而言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另外,父母学会换位思考,不仅可以和孩子更好地沟通,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有利于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4 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要听话”的家庭教育的利弊并给出了一些对策。对于“听话教育”,我们要做到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片面肯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及教师要把握好“听话”的度,也就是说让孩子在听话的同时还要给孩子自主的空间。最后,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育的现代化能够早日实现,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国家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艳军.家长不能陷入“听话"教育的泥潭[J].江西教育,2013(25).

  [2]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3]杨滢.走出教育误区:听话的孩子未必好[J]教学与管理,2007(11).

  《浅析“要听话”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来源:《科教文汇》,作者:耿兆瑞

文章标题:浅析“要听话”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4590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