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0-04-02 09:24 热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指引下,获得了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激烈,国家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对思政学科交叉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可以促进思政学科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且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发展,从而在学科理论和实践层面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角,依托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的必要性和哲学依据,对推进高校学科内涵式发展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着建设性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

  一、基于系统优化观,坚持整合发展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P467)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才不会迷失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轨道,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扎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壤中发展和不断壮大的,有自身独特的学科属性,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学科交叉的有利方面,坚持系统优化,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整体学科的发展背景,体现了事物发展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因此,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汲取其他学科的有利发展因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促进理论和实践的交叉发展。整体和部分是标志客观事物可分性和统一性的一对哲学范畴。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统一,跨学科整合不是单纯的叠加和机械的堆砌,而是各部分以一定的结构形式互相联系,达到各学科相互作用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内容具有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性,不因主观意识而发生任何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论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优化整合,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某种新的发展规律和育人功能。部分是整体的一环,坚持部分和要素的优化,整体才能进行更好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跨学科整合是社会学科发展进步的重要一环,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整体发展中展现思政学科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发展具有动态发展的规律,在优化整合过程中应该坚持科学的认识方法。系统优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的具体部分,又要考察其整体发展要求,并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础上,以系统优化方法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发展。坚持系统优化,整合发展,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的哲学依据之一。只有坚持系统优化,融合多学科发展,寻找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体系的统一整体性,才能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发展。

  二、基于科学实践观,坚持创新发展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为了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本质目的也是从实践中创造更多精神财富来服务于社会生活发展。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国全面发展将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新的历史方位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宝贵价值。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在实践中进行跨学科研究,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其他学科的有利因素,促进自身科学发展。从科学实践观点出发,坚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集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文献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鲜明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4-57)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融合性发展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实践的活动,意识形态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仅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一己之力无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必须跨学科发展。毛泽东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2](P283)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阐述了实践的内涵、本质及其在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属于实践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即属于科学文化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多学科的融合交流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并且与社会实践密切联合在一起,构成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3](P144)当代社会发展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的必要性,也来自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对跨学科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三、基于矛盾分析观,坚持辩证发展

  当下,学科交叉的融合发展成为解决学术问题和教学难题的重要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蕴含了矛盾分析方法,在生产力高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坚持跨学科发展。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列宁给对立统一法则下的定义为:“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4](P306)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是事物发展运动改革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在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原则和方法论,不论跨学科进行如何多形式多手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基础不会改变,培养的目标不会改变,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这就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即坚持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进行跨学科发展变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适应能力。矛盾双方还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具有共同特征,最终目的都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两者具有的同一性;思政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侧重点、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又具有不可被替代的独特性,双方的发展具有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正是建立在坚持思政本身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一场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矛盾的观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性融合,构成了高校学科体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基于矛盾分析法,坚持辩证发展,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的重要哲学依据。党和国家在学科发展领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矛盾分析方法,重视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使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的生长点,运用辩证方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发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的辩证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列宁.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作者:马瑞彬

文章标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4235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