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论文发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探析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5-01-27 17:41 热度:

   【摘 要】创新是一切事物进步的根源。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是促进学生知识进步的根源。目前,我国教育单位多次提出新课改,新课改主张的是自由自主的创新型教学。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正是需要这种创新自主的学习方式来更大限度地提高高中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学习法。本文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来做一些刍议分析。

  【关键词】中学教师论文发表,信息技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

  21世纪是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高中生而言,学校应该不断响应新课程的改革,将高中的实践动手能力结合到他们的漫无边际的思维中,让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应试能力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创新型教学的含义

  创新型教学旨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个人思维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创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突出创新。高中学的思维本身就是层出不穷、浩瀚天空的。他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对于高中生的这种特点,学习就应该因材思教,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去发现、发掘和发展。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传授型教学变为创新型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创新型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情感环境教学。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有一定的重新氛围。只有在这种情感环境的催促下,创新的意识才会萌发。情感是思维创新的摇篮。这种情感环境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带动整个主动创新的气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与学之间,只有融入这种轻松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轻松愉快地表现自己的才能。教师要在课堂上将各种教学任务恰当地融入到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当中,采用各种引导法将学生的好奇和疑惑牵引出来使他们主动思考并解决各种疑问,运用自己所学知识通过各种解法来解疑。这便达到了创新型教学的目的。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各个学科领域都在快速网络化发展。很多教学方式显得陈旧落后,这就要求我们要进行新课改和创新型教学。在高中,大部分学校还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培养太少。在众多学科中,信息技术算是一门实践性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课程。但是在很多学校里并没有把这门课重视。信息技术不同与其他学科,它对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型的要求都比其他学科高。如今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很多课程都与互联网挂钩。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仅跟不上教育学科的变化,而且学校里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很难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自己在课下也能通过计算机来把各个学科链接起来,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如何培养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古人云: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古往今来,有多少能人智者的成功都是因为大脑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活跃的,教师应该充分领悟到这一点,将教学任务设计到课堂教学当中,制作出种种疑惑,让学生产生思考研究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间的比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比如在学习PPT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给亲朋好友制作祝福卡片或者幻灯片,然后把学生的作品拿来评比。这样不仅让教学环境轻松愉快,而且还能大势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让他们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

  (二)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的意思就是发现或者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类似于求异思维,它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要求有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思维角度。高中生的大脑发育程度刚好适合这种创新思维。求异是创新的关键所在。学生在课堂上应对困难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老师不应该对某一问题局限于一种解答方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思维的多样化,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个问题举一反三,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要想使学生能够集思广益,就要求老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新颖灵活性的教学,才能使“教”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达到最优效果。比如:现场教学法。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同时,一步一步教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这样能有效地发现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和提出疑问。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说成是研究性教学,让学生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引导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还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任务型创新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整个教学任务设计到课堂中,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到教学内容当中,最后顺利抵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式可以十分有效地发散性学生的思维模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多种解题思路来完成课堂教学。通过这样创新思维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是21世纪一门与时俱进的的学科。互联网的覆盖性逐渐加大。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掌握关系到一个人其他各科的综合能力。新课改要求学生要有主动学习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学生在信息技术这一课程上取得的兴趣,就会带来对其他课程学习的成就感。我们要努力使他们的这种学习兴趣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计算机的学习能更好地掌握,还能使这种创新意识贯穿到其他事物的学习上。对于学生的这种创新素质的培养,可以使各个学科间的知识互相贯穿,还能把理论学习投入到实践当中,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最后达到发散学生的应变思维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一教学目的。

  四、总结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当中,学生不仅能把自己的个人能力体现出来,还能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和改进,信息技术的课程将贯穿到每一门学科。对于学生在这堂课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际是激发学生在各个学科中主动学习的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承进.论信息技术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1,03:53.

  [2]吴登俊.浅谈信息技术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03:27+39.

  [3]王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2,12:142-143.

  [4]吴志伟.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8:35-36.

  [5]张娅.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262-263.

文章标题:中学教师论文发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探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2511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