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发展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1-03-02 08:42 热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其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任务重要而又紧迫。这主要体现在:
  首先,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自主创新作为当今时展的重要动力,是解决战略问题的基本力量,也是开拓工作新局面的基本方法,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端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特点、优势和规律,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能够给予系统的支持,并做出全面、积极的贡献。大力培养我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是建立我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中的创业创新问题越来越受国人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办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大多具有敢想敢做的气魄,这在创业初期非常重要,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素质的欠缺使得企业的继续成长遇到了障碍。目前我国的创业者中,高素质人才的创业创新比例不高,致使企业科技含量偏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这就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应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还应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有创业创新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我校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是缓解不断增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也在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劳动者将源源不断地涌入劳动和人才市场。单从高等学校毕业生这一项来讲,就会给社会就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加之政府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要减员增效,难以大批量接收大学毕业生,国有大中型等企业单位也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重组难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有效的就业机会。而从今年开始经济危机更是恶化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就有可能面临着失业,这将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我校急需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加人到创业创新队伍中来,在社会上形成大学生积极创业创新的气候,并且在大学生创造新财富的同时创造新的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原则
  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含着思维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系统训练,而这个过程最终还是要由学生主体来完成,外在的因素只能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首先,以人为本是高校工作科学的方法论。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其基本要求就是,把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以人为本是一种具有科学的、合理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方法。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必须坚持用以人为本这一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大学生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高校发展的动力,是高校中最活跃的因素,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做好大学生的工作,启发大学生的自觉性,唤醒大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的说,高校的任何活动,都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培养和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渊博学识、学会审美、健康体魄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个性品质、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和发挥创业才能的人。
  第二,以人为本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前提。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过程中必须始终贯穿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业和创新作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活动,必须在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的主动性、发展的积极性和无限的创造性。因此,必须在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作为活动主体和管理对象的人的个性。只有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人的个性的不断完善,才能实现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全面成长。只有把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了学生自我实现、个性才能的充分发挥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活动,才是最受欢迎的、才是最富有实效性的。
  第三,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全面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是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培养创业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人的实践活动形式,要实现其既定的目标关键在人,关键在尊重人、依靠人、理解人、关心人,关键在重视、开发、激发人的智慧和力量,关键在作为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需要,把人的兴奋点与精力引导到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合理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的权利、人格及成才的需要,这些,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精神。
  三、加强全校创新教育形式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我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具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可以开展以下一些工作:
  第一,改进两课课堂教育。
  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正确回答和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实现两课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佳效果。对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培养自身创业创新能力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作用。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体制,创建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研究基地。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途径,在继续做好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学生定期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理论基础联系实际提供服务,为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搭建平台。
  第三,繁荣校园文化。
  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重视文化环境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借鉴人类文明成果,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建设积极、健康、生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文化素质教育,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活动和专题教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优化素质、完善人格、提升境界,实现创业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四,利用好网络平台。
  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入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与学生在网络上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在开展创业创新活动中存在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积极整合资源和力量,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创业创新主题教育网站。
  第五,注重理念教育。
  在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理念教育。改变过去单纯“管住”学生的思路、通过外部强制作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想法,转变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我校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努力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培养方向,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总之,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中不利于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价值的实现,重视我校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切工作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努力会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文章标题:全面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gaodeng/741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