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论杂志征稿范文论高校资助工作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5-08-12 16:05 热度: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很多大学也都对学生有一些资助工作,其中包括一些贫困生补助,免学费,或者是奖学金等,都属于对学生一些资助和鼓励政策。很多专家和教授也都对高校资助工作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是其中一篇,文章是一篇教育评论杂志征稿的论文范文。

  摘 要:现有的高校资助工作体系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确有成效,但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界定困难、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等问题。高校资助工作要重视对经济困难学生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关怀,除了在物质上保障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之外,还要在精神上加以“资助”,引导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此外,要拓宽校外资助渠道,为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提升就业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资助工作健康发展,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新局面。

  关键词:大学生,经济资助,精神资助,素质能力资助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的逐步推进,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成为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高校资助政策,现今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各高校校级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三位一体”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该体系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确有成效,但实际操作中也反映出了诸多问题。

  一、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贫困生的界定难

  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主要参照《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学生家庭是否属于国家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是否办理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及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为评定依据。评定过程如下:学生提交个人申请,学生所在班级公选出经济困难评定小组,对提交申请的同学进行民主评议,辅导员审核,院系公示,学校审批等。这种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贫困生认定模式,也被认为是相对公平、公正的方式。但是此模式仍然存在很大漏洞,简单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地区的民政部门在经济困难的评定标准以及证明材料的办理要求方面存在差异,有些地方很容易就可以开具一纸证明,而有些地方的办理流程却十分繁琐。其次,高校对贫困生资格的认定工作往往在入学初期进行,以现在教育部规定的两百名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的比例来看,辅导员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也不可能深入实地调查。只能通过翻阅档案、查看地方政府相关证明材料等方式确定学生贫困与否,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纰漏。再次,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的消费水平和家庭收入并不对等,以家庭年收入作为贫困认定标准缺乏科学性。

  2.资助体系建设不平衡

  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资助、精神资助、素质能力资助。目前的资助工作,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了物质帮扶即经济资助层面,精神资助和素质能力资助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主要是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虽然种类较多,但基本都是单一的、赠予式的直接资助。这种模式很容易滋生贫困生的依赖思想,认为国家对他们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导致部分贫困生养成了“等、靠、要”的不良习气,甚至出现伸手“要”补助的情况,此类现象的出现应当引起警惕。很多贫困生对无偿给予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热情很高,而对需要付出时间、付出劳动、资助额度较小的勤工助学不感兴趣。甚至有个别学生入学前就已经研究了国家相关政策,进校后坚决不交学费,因为政府不允许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辍学,从而逼着学校为其减免学费。部分学生拿到助学金后进行高消费,这不仅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也会在朋辈之间造成消极影响。

  除此之外,现有的高校资助体系在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方面显得尤其缺乏。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帮扶,精神、心理、情感方而的资助诉求同样迫切。据统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因个人经济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远远超过了普通在校生,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学习困难、就业困难、人际交往能力差、心理危机等多重困境。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农村或者城市低收入家庭,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限制了他们的课外发展,导致其视野狭窄,综合素质较弱,个人才艺和社交能力相对较差。加之周边同学不自觉的攀比之风,必然会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造成他们自卑、封闭、妒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现行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只注重经济资助,而缺乏对贫困生的心理帮扶,导致该群体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现有的资助体系在贫困生的素质能力帮扶方面也很欠缺。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除了无偿赠予式的物质资助外,还为学生提供部分勤工助学岗位,希望借此为困难学生提供自主获得资助并提升个人能力的渠道。但是目前高校的勤工岗位数量少、待遇低、工作简单体力化,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基本没有作用。

  二、解决的渠道

  1.严格把控评定关,争取全面惠及需要帮助的学生

  虽然目前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工作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在短时间也很难制定出一套更科学合理的方案。因此,需要辅导员在认定环节多下功夫,多听听周围同学的意见,多走访调查,尽可能地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资助。同时,实行滚动制,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了解学生家庭的变故,如突发事件导致贫困的,要追加其贫困生认定。对于已经脱贫的,之前认定过的学生,撤回其贫困认定。

  2.关注特殊群体

  在贫困生认定中存在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但由于自尊心较强而不愿意提交补助申请的特殊群体。面对这样的学生,辅导员应该主动与他们谈心,了解其实际需求,同时在资助工作中采取人性化操作方式,弱化“贫困生”的概念,保护他们的隐私,维护其自尊心,有意识地避免将学生的家庭贫困暴露于公众视线,避免让被资助者背上贫困标签。学校可以为这类学生提供一些收入相对不错的实习岗位,变“高调资助”为“无痕扶志”,让贫困生通过自身劳动来换取相应的资助,减轻其道德压力。

  3.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避免精神贫困

  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完成物质层面的扶助,还要对贫困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助工作可持续发展。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贫困,将暂时的贫困转换为动力,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二是将心理教育纳入教学体系,系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素质课程,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邀请受学生欢迎的校内外专家开展相关讲座,引导学生自我调试;四是通过朋辈教育进行感化;五是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树立相关励志典型,使贫困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

  4.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为其就业打造基础

  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组织、课外活动等方式引导、鼓励贫困学生参加相关活动,提高其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意识等,同时多肯定其进步,培养贫困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其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高校还可以与实习基地共同为贫困生提供实习和勤工俭学的机会以及暑期社会实践岗位等,不仅在经济上解决了贫困生的难题,也为其将来就业奠定了基础。有效的校企合作资助模式,会给高校资助工作带来新的突破,同时提高困难学生的就业技能,增加其就业机会。

  三、结语

  总之,高校资助工作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精神资助与物质资助相结合,资助与自助相结合,资助与育人相结合,不断探索并积极构建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保障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高校资助育人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高素华.高校对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社版),2013,(11):117-118.

  [2]黄永斌.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31-34.

  [3]朱兰兰,乔儒.高校资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10):168-169.

  [4]严建骏,喻源,孙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法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145-147.

  赵娜(1982-),女,山东淄博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辅导员,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期刊简介:《教育评论》创刊于1983年,原为《福建教育科研通讯》,1985年更名为《教育评论》,系内部刊物。1987年10月,转为公开发行刊物。该刊由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以繁荣教育科学,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介绍国内外教育科研成果与改革动态。本刊为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35-1015/G4,国际刊号:ISSN1004-1109。

文章标题:教育评论杂志征稿范文论高校资助工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gaodeng/2768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