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论文卓越动物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所属栏目:成人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06-04 15:22 热度:

  根据21世纪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特点,培养具备农业领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能够面向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站在农业科技前沿的领军人物,能够推进农业推广、提升农业管理水平,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层次领导人才。

  摘要:高校应坚持的办学理念是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定位人才的本质,以大众实际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为国家服务的意识。“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促进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动物科学类专业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必要性,针对“卓越计划”对动物科学类专业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定位和特色,提出了动物科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面向实际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成人教育论文,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动物科学类专业

  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技术人才,教育部在2010年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重大改革项目,这给当前具有农学背景的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作为培养具备解决动物科学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动物科学类专业人才来说,随着社会对相关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在动物科学类专业中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势在必行。

  一、动物科学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高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需要动物科学类人才的主要是养殖场、家畜家禽育种公司、饲料公司和一些科研机构,他们大多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畜禽饲养管理、饲料销售、营养配方设计或者畜禽育种等方面的工作。养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于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例如,除了原来已经发展很大的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3年,公司从当初的七户八股8000元资本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养牛业为主导,兼营食品加工、动物保健品的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大型畜牧企业集团,目前已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建成140多家一体化公司),跨国公司正大集团(其由农牧业起家,业务涉及饲料、水产、食品等),这些大型企业外,各地方拥有很多中小型企业涉及养殖领域。可以预见,动物科学类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具有广阔的需要市场。

  长期以来动物科学类专业教育不仅包括培养畜牧师,还涵盖培养畜牧相关人才。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动物科学”背景下相关人才的育成能接受多方良性影响;不同学科之间有互补性。保持其完整性正是顺应动物科学教育的自身规律与模式改变的需要。在中国,动物科学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是当前实施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例如,动物科学教育一直限定在畜牧和兽医方面的职业教育,“全科畜牧师成长”薄弱,课堂和书本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农业大学的牧场教学实践基地单一、小而数量不足,有的还沿用着改革开放初期牧场间隙方式等。所以卓越畜牧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和培养目标的制定是迫切需要的。

  二、“卓越计划”给动物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卓越计划的培养政策上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政校合作、行业参与,实施中强调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更侧重于实践,突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学生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力图打造应用性、职业型的技术人才和创造性人才。通过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主动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校办学声誉。同时,通过卓越人才培养试点,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引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动物科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学生具有如下方面的能力:1、具有扎实的理、工、医、商等多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2、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深入理解并掌握养殖企业需要的技术原理和管理理念;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4、具有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5、具有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知识。

  三、卓越动物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我校属于地方高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动物科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仅靠大学的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大量生产实践。通过高等学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将动物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变为培养以知识储备为主体、以素质提高为指向、以能力突破为先导的应用型动物科学类专业人才。一方面教授学生动物科学类专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阅历,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位一体的综合素质动物科学类专业人才的目标[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培养造就一大批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我校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设置了“通识+核心+拓展”课程体系,倡导基于研究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形成性考核方式,制定了“基础+提高+综合设计”循序渐进、有机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与第二课堂一起构成贯穿人才培养全程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为基本模式框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和人格协调统一,知识面宽、基础厚、能力强,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有理想抱负,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制定的卓越计划内容总结成六点:

  1、“围绕主线”是指紧紧抓住具扬州大学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主线,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国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大特色”指进一步强化第二课堂教育、实践教育传统特色。第二课堂包含的内容,①读书计划,文、史、哲、艺、综合等方面,学校推荐读书目录,学生结合实际,参考导师和相关学者专家(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组老师)意见,制定读书计划,撰写读书笔记,定期组织圆桌交流、读书报告活动,增强学生人文底蕴和表达能力。②学术沙龙,学生定期参与研讨和学术报告活动,有条件的可鼓励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积极争取会议报告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科研能力。③社会实践,本科阶段至少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面向“三农”的社会调研、科技咨询服务、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④科技创新,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校的创新实验教学项目、神农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优先向实验班倾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⑤生产实践,学生基于共同兴趣或某个发现组建团队自主到生产单位开展科学研究和考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⑥顶峰体验,学科培养末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对先前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研究或实践进行总结,拓展、深化和整合整个大学学习内容,达到基于问题学习的顶点,以发现自己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潜能,巩固做好这项工作的热情。⑦领导者塑造计划,学生自主组建团队以学习共同体形式进行封闭训练,通过小组构建领导者塑造计划远景、制定实现远景的计划、与行业人士座谈、修订计划并实施等过程,增强团队意识,培养领导才能。与此同时,在校内实施3线联动:通过“教学—科研—学科”、“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联动,营造和谐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3、“改革”即是通过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专业改革等措施,切实探索、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①“通识+核心+拓展”的课程体系建立。通过对畜牧科学、生命科学、经济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组建系列化、交叉性、综合性的课程群,构建“通识+核心+拓展”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宽、专、交”。“宽”,即通识课程覆盖面要宽,立足文理基础学科知识,着眼于提高整体素质;“专”,即对畜牧科领域某一方面有独到见解;“交”,即无论是文理基础课程、生命科学基础课程,还是畜牧课程及拓展课程等,尽可能交叉渗透。“实践教学”则将重点加强产学研合作办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②“基础+综合设计+研究创新”循序渐进、有机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按照“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建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循序渐进、有机衔接实验教学体系。基础性实验以基本实验操作为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选设综合集成现代科技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验项目,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从教学环节、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中寻求研究课题,自主设计、自主试验、自主总结,以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群知识的能力。③基于“研究性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体系。推行课堂教学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学科及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采用PBL(以问题为导向)、CBL(以案例为导向)、TBL(以团队协作为导向)、RBL(以探究为导向)等教学方法。同时大力提倡和推广网络教学、CAI技术等手段,创造生动、直观、活泼的教学情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倡导基于问题的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实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的教与学模式。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推进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合作式及基于网络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索热情;二是在实践教学中以单纯知识应用为主向以项目研究为主要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模式转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在考试方法上重在过程考核,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④师资队伍建设、学风与人文环境建设、教学软件载体建设、教学硬件载体建设和质量保证系统建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校的教学条件。⑤涵盖卓越生源行动计划、卓越师资行动计划、卓越环境行动计划、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卓越实践行动计划和卓越管理行动计划,确保实现各项改革和建设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动物科学专业是需求非常旺盛的学科专业之一。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作为培养具备解决畜牧生产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动物科学专业来说,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制定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充分考虑了学生选择的多样性,为学生基于兴趣和特长发展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预留了必要空间,符合拔尖创新性人才成长规律;吸收借鉴了国内外精英人才培养最新优秀成果,兼顾了农业领域人才特点,能有效克服我国农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符合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方向;能很好地体现人才培养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与相关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重视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在畜牧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畜牧学教育模式,实现动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的精细化培养。

  参考文献: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G].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会议手册.2010.

  [2]陈洪波,罗梅兰,陈真诚.“卓越计划”背景下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17:88-89.

  [3]严宽荣,张晓明.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研究[J].旅游众览(行业版),2012,6:31-32.

  [4]王利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27-30.

  [5]李曼丽.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欧林工学院的人才教育理念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0,2:91-96.

文章标题:成人教育论文卓越动物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chengren/2122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