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和人格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所属栏目:成人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2-05-03 09:06 热度: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其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据统计,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由于在高校学生中因为贫困而带来的心理和人格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及其人格发展问题,是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人格
  
  一、引言
  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他们有的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家庭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有的家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或者遇到了天灾人祸等等。随着高校扩招并轨,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日益凸显出来。据统计,贫困生人数约占高校学生总数的30%左右,并且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群体的绝对数量还将继续增加。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已经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重智力而忽视了心理和人格的引导教育,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人格偏差,而这种现象恰恰在贫困生中尤为突出。这必然对高校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探讨贫困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教育体系构建,探寻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路子,推进高校综合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贫困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㈠导致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1、经济方面压力导致自我观念的改变。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来自偏远农村或城市困难家庭,根本无法承担高校高昂的学杂费用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支。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很多贫困生都比同龄人更加的成熟懂事,他们深知家庭的生活状况以及父母挣钱的艰辛。当他们看到父母省吃俭用一年到头积攒下的血汗钱却还不够自己一学期的学杂费,会产生深深的自责和内疚;当他们急需家庭为其提供经济支持,而又担心加重家人负担时,其内心矛盾冲突油然而生;当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也憧憬着自己大学时代的爱情时,往往都会因为家庭条件的制约,在追求爱情时极易表现出不自信和胆怯的一面,导致其出现心情烦躁不安,整日生活在“单相思”的苦闷中。当然,也有一些贫困大学生,当他们遭受不合理待遇后,往往会把贫困的家庭当成罪魁祸首,从而产生了对自己家庭环境的厌恶感和羞耻感,进而开始抱怨父母,怨恨社会,甚至发展到憎恶他人,整天都生活在怨天尤人的情境之中;有的学生甚至将“贫困”作为自己的资本,将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看作是理所应当、无可厚非的,从而一门心思都放在学校的困难补助、助学金上;另外有一类学生,他们害怕自己的家庭情况被身边的同学知道,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不愿接受学校及同学的资助,为了极力掩饰其经济情况,反而表现得大手大脚,而内心却受到多方面压力,直接导致了一种作茧自缚的局面。以上种种,久而久之都会让这些贫困生背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2、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压力所造成的人生观的变化。贫困大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普遍相对较差,学习起点和教学质量都比较落后,学习用品和其他同学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另外还常常为了弥补学费、生活费减轻家庭的负担而勤工俭学或者校外兼职,这样很难全身心扑在学习上,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贫困生的学习意志而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特别当他们发现自己通过百般的努力也没法将学习赶上时,往往心中会充满了自责,甚至会产生对家庭的怨恨,有的同学还会因此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萌生辍学打工的念头。另一方面,很多贫困生入学后就一直特别关注将来的就业问题,为了毕业彻底的“脱贫”,他们自强不息、自给自足、不甘落后,而当他们看到有的成绩较差的同学凭着较好的家庭“背景关系”而工作无忧时,心中充满了不满和无奈的情绪。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特别当付出和收获严重失衡时,巨大的心理落差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忧虑和茫然。这一切很自然都会在他们的心里印刻上“不公”的烙印,也很容易使他们的对待人生的心态走向另一个极端。
  ㈡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自卑的心理。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由于自卑而导致他们自我封闭、自我歧视,否定自我的人生态度,大多数贫困生在经济困难而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积极的面对,都会渐渐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方式,他们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人一等,一般都不愿意主动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更不愿意参加校园的集体文化活动,逐渐的将自己孤立起来。
  2、焦虑的心理。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贫困学生焦虑状况的首要原因。调查表明,大多数贫困生最担忧的是自己家庭生活出现困难,担心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没有着落,担心自己或家人出现突发事件等等。医学上研究,持续的焦虑还会破坏人的免疫力,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3、抑郁的心理。这种心理状况往往是因为贫困生无力承受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当他们的学业、事业以及感情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当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受挫状态而又无能为力时,很容易形成无助感;当他们在学习上难以有所突破或社交不能如愿时,会感到毫无成就感;当他们为了生存而整日奔波劳累时,会产生身心疲惫感;学习生活的快节奏和休息娱乐的缺乏,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在学校里他们都无时不处不感受着各种无形的压力,久而久之便变得消沉、丧失了斗志和信心。
  三、贫困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问题的现状分析。
  ㈠心理问题是导致贫困生常见人格问题的最主要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金钱至上”的效应极度放大,相互攀比的风气也由社会刮到了纯洁的高校校园。经济的拮据,家庭环境的差距使得贫困生们深深的感到自己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不如他人,正如一位贫困大学生所说的那样:“每每看到周围条件好的同学出手阔气时,更觉得自己的寒酸和低人一等[1]。另一方面,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到城市里上学时,发现自己比起身边的同学思想落后、见识短、生活方式和习惯格格不入,显得土气落后、不合时宜,这些又更加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变得信心缺乏、自卑消极。
  ㈡高校贫困大学生常见人格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自卑型人格。自卑型人格在贫困生中是最为普遍的,同时也是很多的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的根本诱因。这种人格的首要特征事实上是一种强烈的自卑。自卑,即不自信,所谓不“自信”,即自己不信任自己,或者说是自己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因此为了谋求自身的人格平衡和人格满足,对来自于他人的认同具有极大的渴望。自卑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这种渴望将变得极为强烈和不计后果。
  2、偏执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在贫困生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轻易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一般持这种人格的贫困生在寝室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在外也不能与朋友相处融洽,大家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四、如何引导贫困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㈠加强心理健康网络和档案的建设,定期进行心理普查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1.以心理健康为中心,建立学院→班级→寝室→个人的心理健康网络。保证寝室有专人负责,班级有专人负责,学院有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人。保证24小时的联络网络的通畅,坚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预防、早控制”的“五早”机制。
  2.建立和完善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在新生入校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关注那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贫困大学生。
  3.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可以通过心理专题讲座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学和心理保健等知识的全面系统的教育,使其具备基本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能够自行解决一些较轻的心理问题。
  结语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已经得到了国家、社会以及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高校作为贫困生接受教育、净化心灵、升华思想的地方,各学院、各职能部门必须统一思想,一方面坚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另一方面通过理想成长教育,指引他们志存高远、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最后还需要通过感恩教育,引导他们懂得关爱他人和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韩益凤.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5):20-22

文章标题:贫困大学生心理和人格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chengren/1188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