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杂志投稿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研究

所属栏目:计算机网络论文 发布日期:2014-10-22 16:09 热度:

  摘 要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互联网舆情对社会影响和作用将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介绍了互联网舆情的概念与特点,然后对互联网舆情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互联网舆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引导和管理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 新一代,网络舆情,管控,舆情困境,传统舆论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庞大的公共信息集散地和民众参政议政最常用的平台,社会民众通过网络所表达的群体性情绪、意见与要求等形成的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最直接、快速地反映了社会各个层面的舆情状况与发展态势,并且随着网民数量持续增长,互联网舆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互联网舆情较其他舆情形态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1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舆情和舆论存在一定区别。国内普遍认为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网络舆情具有许多自身特点:(1)内容庞杂性:一是话题多元化。网络舆情话题涉及到境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些还是上述方面的综合反映;二是内容载体丰富。新闻跟帖、论坛帖子、即时通讯、微博、博客、微信等都是网络舆情信息的载体;三是表现形式多样。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图文信息,还可以是影像视听资料或其他网络传播方式。(2)现实互动性:一是舆情反映现实,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二是舆情反作用于现实,网络舆情可以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有效预防和治理现实事件;三是与现实同步互动,一方面网民可以随时将现实事件上传到网络,成为网络舆情,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也在进行互动。(3)情绪感染性:一是主观性较强,出现诱发事件时,网民的第一言论反应首先是出于直觉的言论,即不深入思考事件的原因,只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表达观点;二是容易引起从众心理,网络共同体的存在以及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某种情绪极易得到快速传染。(4)总体可控性:一是网络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以及潜伏着的“网络评论员”等都具有对网络舆情起到控制和引导的可能;二是技术可控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网络舆情,达到管控目的。

  2互联网舆情现状困境

15.jpg

  网络出现之前,传统主流媒体营造的舆论基本上都是官方舆论,由于是由行政命令加以引导,再加上单向传播的技术手段,使其缺乏民间自发舆论的功能。现在舆论依托了网络媒体,各种网站都提供有发表意见的园地,网络的隐匿性使网民可以在上面公开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并且不用使用真实姓名,由此充分保证了发表意见者的个人权利和隐私安全。但因此使互联网舆情的出现异化、各种困境:

  (1)互联网舆情的异化

  现实生活中,民意反映的集约性、普遍性、可视性日益在互联网舆情中得到了最为明显的反应。由于网络技术的“两面性”、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公众心理的偏差性,又使互联网舆情出现一定的价值偏离与变异。

  (2)互联网舆情与信息源的困境

  在互联网舆情的形成过程中,互联网舆情与信息源之间存在着距离,有的新闻或者是信息源受角度及空间所致,报道并传播的事件本身并不确切,有些甚至是谣言。网络写作和发言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督审查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所以很容易出现隐私披露,黄色非法色情集散地,谩骂与虚假信息发布等问题。

  (3)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困境

  网络的匿名性及隐藏性,使网民对他人、单位、社会等的攻击和谩骂成为一种可能。在一些访问量很大的商业网站新闻后面的留言或论坛里,都能见到有各种各样的有辱人格的小道消息发布,或是更赤裸的人身攻击。

  (4)信息安全及情绪性的困境

  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伴随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一是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国内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又遥相呼应,借助论坛、聊天室等多种方式兜售错误思想观点,传播腐朽落后文化。二是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大量传播。这种情绪化意见的表达影响范围大、传播迅速,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威胁。

  (5)社会秩序权威失信的困境

  互联网舆情的兴盛和强势,实际上对现有社会秩序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人们将生活中经历的,或仅是听说不良现象与网络传播的、各种未经证实的信息相联系,并用网络作为宣泄不满和失望情绪的平台,一旦出现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这些情绪、态度和意见就会通过互联网舆情迅速相互传染、放大,使公众丧失对社会秩序公正的信心。

  3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对策

  3.1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管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正确把握网络舆情的价值和影响:(1)网络舆情是“民意库”,是民情、民声、民意的重要来源;(2)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晴雨表”,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3)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减压阀”,民众需要有表达和发泄的形式;(4)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也可能是“导火索”,如果管控不得当,网络舆情可能会朝着不良舆论的趋势发展。   我国古代即重视舆情,创造了“采诗观风”、“吏民上书”、“朝议”、“官员巡察”等收集舆情的手段。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控也成为收集舆情的手段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为广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当重视网络舆情,成为懂网和用网的带头人。

  3.2完善互联网舆情的法制管理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鲜见针对网络舆情立法的条款,已有的主要是针对网络载体本身予以立法。由于法律不健全,既难以从法律层面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也给实践操作带来缺乏法律依据的不便。建议出台网络舆情安全保护法,以减少负面舆情,净化网络空间。

  3.3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影响

  网络共同体是网民在网络上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这种网络共同体也有“实体化”的趋势,由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社会,其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动向,防止其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实体化”趋势,防止其在现实中串联,对社会安定造成影响。

  3.4发挥网络评论员的引导作用

  网络评论可以划分为显性评论和隐性评论。显性评论是指具有官方背景的署名文章,而隐性评论则是指混夹在舆情之中的具有官方背景但未公开署名或署名不具官方背景的评论。隐性评论既可消除公众的抵抗心理,又能较好地引导舆情,是一种有效的管控方法。隐性评论应尽量淡化官方色彩,语言要尽量接近网民风格等。

  3.5改善现实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在某些国家社会关系中,强烈的不满可以被化解,反体制性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边缘化;而在另一些国家社会关系下,有时即使是微小的不满也会被强化,起初是改良性的东西也会被推向极端。网络中的不良舆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表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80%以上来自基层,80%以上是应该能够在基层解决的,改善国家社会关系有助于矛盾在基层得到解决,从而减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3.6建立公众回应机制,进一步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化

  网络舆情的快速形成并扩散,很大程度上与网民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并不断更新信息,让网民及时了解事情真相和有关部门的态度和措施,将起到防止舆情向舆论的转化或防止流言、谣言及妄言等形成舆论。

  3.7注重对传统媒体的管控

  网络舆情的话语权成为冲击传统话语媒介造就的“中心-边缘”二元对立结构的先锋,使这种结构造就的话语垄断与独裁被彻底打破。传统媒体与网络载体两种媒介形式将引发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将事件置入舆论中心位置。

  3.8实施严密的网络舆情技术监控措施

  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对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依靠人工方法已难以应对。为此,很有必要依靠信息通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要构建包括舆情计划、采集、加工、发布等主要模块的互联网舆情研判平台。

  4结论

  网络和传统舆论的结合,使互联网舆情传播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舆情正以它特有方式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互联网舆情的复杂性,互联网舆情同传统舆论一样也具有两极性影响。本文针对互联网舆情的特点,通过舆情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互联网舆情引导和管理方法。互联网舆情的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值得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期待互联网舆情研究理论和实践都能有更进一步的突破,以提高互联网舆情传播和引导能力,努力营造基调积极、平稳有序的国内舆情环境和客观友善、于我有利的国际舆情环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毅.互联网舆情研究概论.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0.

  [3]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9,274-275.

  [4] 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互联网舆情.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46-49.

  [5] 陈永刚.互联网舆情研究.情报杂志,2011.6:86-87.

文章标题:新一代杂志投稿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dianxin/wangluo/2328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