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型企业家人才队伍激励政策

所属栏目:电子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20-02-28 09:37 热度: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推行创新驱动型发展计划,打造富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构建国家创新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科技,核心在创新型企业建设和发展,而创新型企业的领路人就被称之为创新型企业家。因此,怎样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开展与当下“五大发展理念”相适应的顶层设计研究和激励政策是企业谋求长足发展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创新驱动;企业家;激励政策

科技创新型企业家人才队伍激励政策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各类社会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而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需要通过创新型科技人才来实现。科技创新型人才引进了前沿的科学技术,推动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并更好地让人才强国计划得到了执行。所以说,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地区建设的关键变量,拥有一流的创新型人才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科技,核心在创新型企业建设和发展,而创新型企业的带路人就是创新型企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强大动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供给侧改革、助力解决就业压力、推动智能制造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企业管理的领导者,科技型企业家的首要目的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追逐经济利益,更肩负着推动技术进步、运用新理念管理企业来创造财富,从“单一”的企业家,转变为“企业+科技”的双重身份。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家则是创新型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领头羊”和“引路人”。因此,创新型企业家人才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紧迫。

  1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的内涵

  1.1科技创新型人才

  2010年由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7个部门共同颁布实施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中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的条件进行概括。(1)首席科学家: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坚持科学精神、品德高尚,研究方向处于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具有发展成为世界级科技大师的潜力;(2)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有较强的领军才能、团队组织能力,在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具有主持承担国家或地方重要科技项目的经验;(3)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拥有核心技术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成长性。

  1.2科技创新型企业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是我国经济能够保持增长和社会各方面都能够维持稳定的强大动力,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经济体系改革、推动智能制造业的逐步发展等方面都凸显出重要的作用。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领头羊”和“引路人”,科技创新型企业家不仅要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要推动企业在创新驱动方面的发展,从而使企业在智能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业上完成转型,进而推动企业所在地区、企业所在行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家涵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他们的身份。他们不是某一个职业,而是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所孕育而出的一个群体。他们身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之中,他们工作的开展依赖于体系中的各项政策、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同时,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又为推动和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而服务。他们的创新性认知、新市场开拓的意识、新技术手段的运用都对创新体系建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创新,就是打破旧思想、开拓新思路;科技创新,就是在原有的科技手段和科技层面进行新型技术的开发和新型技术模式的建立。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应具备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敏感度,应有强烈的意识去推进和开展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开拓等各方面的科技创新,将新型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转化为生产力。

  2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各个企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必须依靠企业来对经济技术及各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从而推动供给侧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发挥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的重要作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建立新的经营理念,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引入新产品,开发新渠道。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企业中产品结构的升级改造和生产技术手段的升级改造。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资源配置的机制上和企业的运营管理方面,同样也需要一定的开拓性和突破性。以上内容的实现,最主要的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带头人”和“引领者”,即科技创新型企业家来引领和实现,要充分发挥企业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实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家要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在产品结构的升级改造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狠抓结构调整,增强转型发展新动力。要完善和推进相关的机制,制定重点产业的专项方案,开展能够促进转型发展的一系列工作,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生产技术手段的创新升级改造方面,企业家要坚持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逐步构建以企业自身机构为主体,与其他公司和机构深度合作的研发机制,致力于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的完善,实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产品格局。在企业内部结构和管理的创新发展方面,企业家要在传统的U型组织结构、M型组织结构上逐步发展多维制和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发挥联合的优势,强强联手。同时,不能保守的、一味的追求组织结构的稳定,要用创新性的思维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灵活处理。一旦出现机遇,相应的部门便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抓住机遇。在这个部门的牵动下,公司的组织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形。这种变形并没有改变流程,只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相协调的关系和内容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形是暂时的,当阶段性的任务完成后,整个组织结构又会恢复到常态。

  3科技创新型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及激励政策体系的构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与此相应,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3.1推动建立以市场和政府同为主导的多种类型的激励机制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创新意识的激发需要市场经济机制的支持,也需要政府政策和调控的支持。在市场和政府双主导机制下,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激励手段,实施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改变原有的只能被动的接受激励措施的现状,量体裁衣式的针对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企业给予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其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市场开拓和技术改革,提高科技人才的主动权,使激励机制能够有效的进行和贯彻落实。

  3.2兼容并包,建立国际化的激励制度

  国际化是我们一直以来经常提到的,那么对于创新型企业家的国际化激励制度我们该怎么来理解呢?(1)要走出去,即开拓眼界。结合企业所在区域、所在行业和企业规模的实际情况,多利用和学习国外具有代表性企业的激励机制。(2)要引进来,即兼容并包。依据国外典型企业中的成功案例,因地制宜的融合到我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中。中外结合,兼容并包的采取各类型的激励措施,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性。

  3.3形成对创新发展包容的社会共识,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创新是对原有机制的突破,也是对原有机制和模式的打破。在实施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已经制定好的政策、已经形成的商业模式、管理理念有所冲击。创新,有些时候甚至是与其完全相反的理念。这时候,既有的政策、思想便会对创新有所质疑,甚至反对。同时,创新的结果是未知的,对其风险不可预测和无法把控,常常与失败相联系,是冒险者的事业。所以,创新的这两个基本要素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要允许企业家的“不可思议”和“冒险行动”,形成对他们认同的社会理念。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同,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更多的应该体现在政策的支持和创新环境的宽松。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新兴产业发展环境,对不触及安全底线、不损害公众利益的新业态、新模式,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为企业的发展保留空间。

  3.4改变惯性思维,眼光放长放远,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经济利益

  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惯性思维,简单的认为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背景下,只要有政策支持,创新型企业就一定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继而促进当地经济高速增长。政府只单一的提供宏观上的政策支持,从而忽略了对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经济机制上的把握。这是政府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必须高度注意的一点。同时,要把眼光放长放远,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的经济利益。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在建立初期,经济效益的体现并不能立刻凸显出来,甚至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可能遇到很多问题。面对此种情况,政府应包容企业家的失败,甚至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和补贴补偿部分企业家的创新风险。

  4结语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取决于其科技竞争水平。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决策层面高度关注的焦点。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性作用被不断强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依靠企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抓住人才强企和人才发展战略,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构建企业高端人才集聚的高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实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突破,为创新驱动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证,这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赵伟,林芬芬,彭洁,等.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

  [2]盛楠,孟凡祥,姜滨,等.创新驱动战略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科研管理,2016(S1).

  [3]赵伟,包献华,屈宝强,等.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

  《科技创新型企业家人才队伍激励政策》来源:《中国商论》,作者:管超

文章标题:科技创新型企业家人才队伍激励政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dianxin/dianzijishu/4203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