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0:05:06

大学图书馆学报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北大核心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es

期刊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2.809
综合影响因子:2.457
官网:http://www.scal.edu.cn/bjcb/dxtsgxb
主编:陈建龙
平均出版时滞:172.2129

  大学图书馆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从指尖到纸间:数字时代何以阅读纸书——来自中国青年群体的经验证据————作者:尹召凯;张志强;

摘要:每一次技术创新都重构着阅读形态和社会秩序。区别于传统报纸和音像制品的式微,传统的纸质图书实现了非数字化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国青年群体纸书阅读偏好的动因中去寻找答案。基于价值的逻辑,结合推拉锚定理论框架对青年读者纸质阅读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纸书的阅读习惯、心流体验价值、社会价值是读者纸质阅读选择的主要动因,数字隐忧、纸质图书的物理体验价值、功能体验价值对读者选择纸质阅读没有显著的...

高校图书馆XR空间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浙江大学图书馆X-Lab为例————作者:李佳璇;姚翔宇;田稷;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和服务模式应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需求。XR空间不仅能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和学习机会,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备三维信息素养的未来创新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大学图书馆的X-Lab为实践案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空间、内容、课程、服务四个方面的XR空间构建策略,并进一步提出一个包含“体验、课程、实践、孵化”四个阶段的循环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未...

融合旋转式位置编码与图递归检索方法的书院事件抽取研究————作者:喻雪寒;何琳;

摘要:书院是我国古代独特的教育机构,而《中国书院辞典》作为记载书院的重要资料,收纳自唐代至清代全国有史可考的书院多达1600余所。为全面、系统地整理与提取有效数据,文章在对事件抽取各类模式与方法的综述基础上,探索出综合旋转式位置编码与图递归检索的方法加以抽取书院的事件信息:利用RoFormerV2模型对绝对位置进行编码,使每个向量附带相对位置信息,后借助全局归一化思想通过嵌套实体识别模型GlobalPo...

学科交叉融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初探——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作者:张雪蕾;魏青山;王懿松;

摘要:在高校大力发展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图书馆需要积极响应,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知识,不断拓展现有业务,创新服务手段。文章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构建了学科交叉信息服务的整体框架,强化了图书馆作为知识中心的角色定位,以资源整合与揭示、学科服务和学习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开展学科交叉信息服务。并剖析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思考,一方面校方需要提供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

人文价值视域下新书展阅服务的思考与实践框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作者:张晓琳;别立谦;张冰洁;

摘要:学术性新书是高校师生了解学科前沿、获取新知识和把握学术动态的重要文献来源之一,高校图书馆做好新书服务对于助力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梳理高校图书馆新书服务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从新书展阅服务的顶层设计出发,在人文价值视域下提出了基于用户需求层次的新书展阅服务的实践框架,着重论述了新书展阅服务在空间、资源、管理、服务、馆员、用户等多个维度的思考与创新实...

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框架构建——复旦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薛崧;张计龙;苗青;任磊;毛梦丹;赵敏;张耀;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范式变革的背景下,数据治理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应对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数据治理理论和相关国家标准为指导,从高校图书馆数据工作的现实问题出发,构建了包含战略引领、治理内容,治理过程、平台工具、治理规范和组织架构六个要素的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框架,并以复旦大学图书馆实践为例,探讨数据治理的关键方法、挑战和应对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数据治理...

数智赋能情境下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图书馆创新创意空间的探索————作者:罗小英;石志松;乔莎;

摘要:支持创新体验、创造性活动与跨学科交流的图书馆新型学习空间,是数字时代拓展和创新数字素养教育、为数字社会赋能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在总结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实践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图书馆数智赋能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探索为案例,从空间与队伍建设对创新创意空间进行优化,将创新创意空间与数字素养教育有机融合,并探索面向学生、科研、学科和社会等“四个面向”,以及在学习、科研、教学与创新...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国际化与本土化探索——以上海纽约大学图书馆为例————作者:祖晓静;黄煜;

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下,国际教育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文章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上海纽约大学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人员配置和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具体做法。通过对图书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策略选择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其在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方面的经验。研究表明,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应在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同时,注重本土化需求的满足。在构建多元文化团队,创新服务模式,以及灵活运用数字化工具...

DeepSeek热潮下的双重变革:大模型的技术革新与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式的重构————作者:童云海;陈建龙;

摘要:近期DeepSeek公司开源发布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模型,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焦点。本文解读了DeepSeek的核心技术和工程层面的创新点,剖析了技术创新在支撑计算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以数据融合、人机协同和智能反馈为核心的新型知识服务体系为目标,探讨了大模型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革新、空间功能扩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等场景的落地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路径,及其对图书馆服务范式重构的推动。...

冰山模型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新入职馆员培训体系建设策略——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作者:徐月;郑清文;梁南燕;

摘要:加强新入职馆员培训是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文章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探索为例,基于冰山模型视角分析新入职馆员培训体系建设策略: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明确发展目标、注重隐性素质、坚持通专融合、创新培训形式;在保障实施策略上,加强顶层设计和调研、加强师资建设和维护、加强流程管理与监督、加强培训考核与激励。这些策略有助于培训体系的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助力馆员全面发展,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厚积薄发扬特色 精进学术促交流————作者:陈建龙;

摘要:<正>2024年,《大学图书馆学报》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更好发挥学术文献信息传播、搜集、整合、编辑、拓展、共享功能”等要求,回收了555人次专家学者评审意见,刊发了来自82个机构、267人次的91篇研究论文,组织了多次馆长笔会,协办了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取得了推进大学...

特色引领AI赋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实践探索————作者:李曈;袁家斌;丁瑶;李小涛;朱永武;汪荣;

摘要:新质生产力为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深入挖掘资源服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在现状梳理基础上提出以特色引领和AI赋能为双核的建设理念,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探索,阐述了以文化、学科和办学特色引领,以AI赋能资源建设、管理和利用的一体化模式,并提出以战略眼光明确定位、以特色彰显拓展影响、以AI助力改革创新、以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和以优化基础有力保障的建设路径

图书馆学五定律视角下的资源服务一体化实践探索——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作者:杨峰;张雪蕾;李凌;李娟;王懿松;

摘要: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在此背景下,深度挖掘“图书馆学五定律”内涵,以其为指导原则,系统地开展了资源服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通过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创新及技术手段升级等方式,旨在构建一个资源多元、服务便捷、技术先进的资源服务一体化环境,以期更好地支撑学校教育教学变革、推动学术研究创新和构建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起源与发展————作者:蒋秀丽;王晶晶;

摘要: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北京大学作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学府,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目前现有学术成果多着墨于1947年王重民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开设图书馆学专修科。文章认为,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活动开启于1920年,到1949年前,分为三个阶段:1920-1924,培养图书馆学教育专才;1924-1947,开设图书学课程;1947-1949创设图书馆...

封面照片简介:曲阜师范大学曲阜西校区图书馆

摘要:<正>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5年,前身是曲阜师范学院图书馆,1985年改为现名。目前,图书馆为“山东省高校图工委常委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先进单位”,由曲阜东校区图书馆、曲阜西校区图书馆和日照校区图书馆组成,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阅览座位7000余个,纸质藏书80余万种、452万册,线装书10万余册,大型数据库平台120多个,电子图书246万册,电子期刊...

高校图书馆榜样馆员

摘要:<正>姜晓,中共党员,研究馆员,现任四川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1987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入职四川大学图书馆,1992年起历任图书馆办公室副主任、总支副书记,东区图书馆副馆长、文科文献中心副主任、馆长助理、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等职务。1988年起兼四川省高校图工委秘书处工作,为推动四川高校图书馆事业整体化发展躬耕不辍,做出了重要贡献。她38年如一日,爱岗敬业,获四川大学首届“唐立新服务标兵”...

数智时代大学图书馆国际化服务探析————作者:陈建龙;刘素清;姚晓霞;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加速了大学图书馆的国际化。近年来,随着数智技术的发展,大学图书馆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呈现出多元、开放、创新、融合的新局面,但数智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也为图书馆国际化服务带来了风险,包括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伦理和法律挑战等,迫切需要对数智赋能的大学图书馆国际化服务进行探究。文章在分析大学图书馆国际化与国际化服务内涵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国际化服务的实践举措...

信息文化场域下高校图书馆校本特色文化的凝练与实践——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作者:王强;吴凡;申佳慧;李璐;王宇;

摘要:基于对图书馆文化实践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究,阐述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全方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和校本特色文化(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通过对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进行的文化叙事空间的建构、视觉符号的文本解读、文化展演和传播实践以及经典阅读贯通等方面的分析,从推进图书馆业务与校本特色文化实践的融合、构建图书馆校本特色文化共识的内生动力、提升用户黏性与忠诚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业界同...

新质生产力促进智慧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实践路径————作者:李默;

摘要: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导致了生产力形态变革,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关键核心的生产力发展的新形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智慧图书馆作为资源建设、知识传播、文化弘扬和信息服务的中心,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亟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新质生产力为智慧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基于新质生产力和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从技术、生产要素和行业质态三个维度阐释了新质生...

全球教育治理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国际化服务实践探索——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为例————作者:胡振宁;胡燕菘;陈哲彦;

摘要:全球教育治理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已成为我国高校的时代命题。为适应高校国际化发展新形势,高校图书馆亟须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本文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为例,展示其在全球教育治理背景下国际化服务的创新实践,包括:发挥情报分析优势,支持学校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相关评估指标,助力学校国际化水平评估;编译行业全球前沿资讯,洞察行业发展;服务外籍师生,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文章指...

  大学图书馆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拒稿速度蛮快的,一周左右就在系统发了。不会发邮件。

    2024-07-18 15:56
  • 奔跑的辣椒酱

    初审15天给拒绝了,一句话也没有。

    2023-05-09 17:40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