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公共数据开放的新质生产力效应-基于企业数字创新视角————作者:李荣华;王娇娇;张磊;
摘要:加快公共数据开放是数据要素赋能企业数字创新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手段。文章将数据要素融入内生增长理论框架,充分阐释公共数据开放影响企业数字创新的机制,进而以中国城市设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检验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数字创新暨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数字创新产出,上述关系以强化创新基础支撑、提升创新意愿与增强创新动力的一体化逻辑为路...
合规管理能否赋能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实施的证据————作者:赵晓梅;闫珍丽;梁上坤;朱海林;
摘要:合规守正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新时代推进合规体系建立、强化合规经营管理是铸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根本保障。本文基于我国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分阶段实施的制度背景,以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合规管理能否赋能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合规管理实施能够显著提升中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集团层面合规手册颁布和合规委员会成立均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机制检验表明,合规管理通过抑制企业及员工违规、...
数字乡村发展能否促进农业经营转型?————作者:苏芳芳;盖庆恩;赵文铖;
摘要:农业经营转型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而数字经济正在深刻重塑农村发展格局。因此,分析和评估数字乡村发展对农业经营转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基于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和北京大学“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等数据,研究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业经营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经营转型,数字乡村水平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主要从事新型农业经营的村庄比例增加约3.72%。机制分析表明,数...
数字乡村建设、产业振兴与农户收入提升————作者:张磊;王越;陈华帅;肖雪;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与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的匹配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增收作用,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每提高1个标准差,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提高19.8%,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不仅可以壮大乡村产业规模,还有助于优化...
地方产业链政策创新能实现企业“经济—环境”双赢吗?——基于产业链“链长制”的准自然实验————作者:曾辉祥;刘辰雲;周琼;金友良;龚方圆;
摘要:产业链“链长制”作为地方政府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政策创新,是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有效抓手。本文以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产业链“链长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产业链链长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实现企业“经济—环境”双赢;尤其在融资约束较低、创新能力较强、非国有企业、高端制造和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中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发挥...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基于财富创造和普惠共享视角————作者:刘传明;赵书晨;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结合点,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将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进行匹配,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对财富增加度和普惠共享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财富增加效应大于普惠共享效应。(...
出资人责任追究的创新驱动效应——基于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证据————作者:陈运森;蒋艳;黄健峤;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好问责利器”,对国有企业高管重大决策实施事后终身追责,这是国有企业出资人监管机制的重要创新。文章以各省相继出台的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为研究场景,考察了出资人责任追究强化对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出资人责任追究制度具有显著的创新驱动效应,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且这种效应随责任追究损失认定标准的降低而增强,并受到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程度、媒体关注度以及高...
供应链优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双边溢出效应研究————作者:魏娟;史亚雅;叶文平;顾超成;
摘要:数字化转型在不同企业间的显著差异严重制约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协同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供应链优势企业的引领作用,提升供应链整体数字化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供应链优势企业对主要供应商和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双边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供应链优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的数字化水平,其核心机制在于优势企业通过推...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问题导向与丰富内涵————作者:程霖;涂冰;刘凝霜;
摘要:学界关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内容范畴的界定及其丰富程度的评估,至今尚未开展系统统计和专题论证。文章通过文献爬梳、统计整理和比较分析,以问题为导向,考察分析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丰富内涵。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古代经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18类主要经济问题,即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在广度上至少涉及18类内容范畴。第二,伴随经济问题的复杂化与实践探索的经验积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逐渐演化形成包含经...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中国企业“内外双链”地位提升——基于国内供应链调节的新视角————作者:苏振东;宫硕;
摘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推进中国企业国内供应链和国际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制度。文章构建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下全国统一大市场与中国企业参与国内供应链及融入国际价值链生产的理论模型,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中国企业在国内供应链与国际价值链中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内供应链和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这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国际人才引进、创新网络与关键核心技术赶超————作者:袁然;魏浩;
摘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是国家重要的政策方向,引进国际人才可为企业在国际创新网络中的深度融入及国内创新网络的高效利用创造条件。文章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省级国际人才引进数据,从创新网络嵌入性视角,考察国际人才引进影响中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赶超的作用效果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国际人才引进显著加速了本土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追赶与引领进程,其作用机制在于国际人才能够有效整合国内商业型与研究型创新网...
机器人应用对就业转移的影响————作者:刘东升;王永中;
摘要:工业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领域的核心载体引发了就业转移趋势和产业布局模式的深刻变革。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城市机器人渗透度数据,分析了机器人应用对劳动者就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了劳动者跨省就业回流,但对省内跨市回流的影响较弱,且这一效应在“中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中更加明显;影响机制方面,机器人应用通过缩小地区间收入水平和产业分布差异,进而促进劳动者就业回流...
人工智能技术能提高企业ESG表现吗?——基于动态博弈的成本收入分析————作者:唐秋雨;谭伟杰;申明浩;徐磊;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与ESG理念的融合推动企业以透明和数据驱动的方式满足利益相关者多样化需求。文章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成本收入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多期动态博弈模型,从而系统地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文章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人工智能专利数据与ESG新闻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媒体ESG舆情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文章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
公共数据开放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作者:郑志强;何佳俐;陈尧;
摘要: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推动公共数据开放是释放数据要素红利的重要举措。虽然已有文献充分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或数字技术应用的经济效应,但是从数据要素视角的研究相对不足。文章以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尤其是数字技术发明创新。机制检验表明,强化...
国有资产监管如何改善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基于经营投资问责制度的证据————作者:张志远;张正懿;顾炜;
摘要:国有企业经营投资问责制度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关键环节,旨在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文章基于各地区分时段实施经营投资问责制度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经营投资问责对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营投资问责抑制了国有企业短贷长投的增长趋势,而且管理层风险承担水平与短视倾向下降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是问责抑制短贷长投增长的主要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经营投资问责...
共同富裕的文化土壤:儒家传统与农村集体经济振兴————作者:严由亮;赖洁基;江恬静;欧阳聪颖;
摘要: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中,儒家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与实践功能值得关注。文章基于2009—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及手工整理并匹配的儒家历史数据,以农村集体经济振兴为研究切入点,系统考察了儒家传统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实证研究发现,儒家传统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具体表现为:儒家传统文化对村庄的影响程度越强,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越高。拓展性研究表明,地处平原区的村庄...
制度型开放的市场整合效应——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作者:考秀梅;谢申祥;
摘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开放促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制度型开放的市场整合效应。研究表明,负面清单制度显著促进了省际市场整合。其作用机制在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有效减少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优化了地区资源配置,并显著推动了地区专业化生产,从而促进了地区间市场整合。进一步分析表明,双边政策协同开放比单边制度开放具有更加显著的市场整合效应。制度型开放有效...
数字化采购、供应商合作与企业市场绩效————作者:许江波;武瑛;梁鹏;侯德帅;
摘要:增强数字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深度融合,以优质供给扩大市场需求,是一个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化采购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数字化采购能够显著提升市场绩效。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采购通过促进企业与供应商的战略协同、优化供需协调以及提供融资支持,提升了企业市场绩效。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化采购对企业市场绩效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非高...
民营企业董事长薪酬是管理层的“紧箍咒”吗?——基于大股东专有性资产的解释————作者:曹哲涵;刘浩;
摘要:在西方企业治理实践中,董事长薪酬普遍低于总经理薪酬,而中国民营企业则呈现截然相反的薪酬结构特征。文章基于中国独特的人格化交易背景,从理论层面揭示了这一现象的内在逻辑:民营企业大股东通常持有并维系重要的专有性资产,这使其能够将董事长薪酬作为管理层薪酬的约束与激励工具。文章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民营企业中,董事长薪酬发挥显著的约束功能,体现为董事长薪酬水平显著高于管理层薪酬;同时,董事长薪酬具有激励功能...
生态法治引领下的企业ESG表现——来自中国中级环保法庭设立的经验证据————作者:高昊宇;王慧;温慧愉;
摘要:随着绿色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主题,生态法治建设在以ESG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文章以我国中级人民法院环保法庭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近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评估了生态法治建设对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级环保法庭设立后,辖区内企业的ESG表现显著提升。机制分析表明,环保法庭的设立通过震慑污染行为,倒逼企业加强可持续风险管理,增加可持续发展协同效益,激励企业改...
财经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初审快 退稿也快 复审意见也比较中肯
2024-10-27 14:55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外审结束后一直没有下一步。
2024-09-08 09:06 -
带头大哥666
8月4号投稿,8月6号退稿,速度很快,不耽误时间
2024-09-03 16:50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一个月拒搞,假期投的,开学退,开始还以为这么慢会有好消息,难过
2024-08-31 16:53 -
Yangming_ak
投稿一个半月初审被拒。投了一个月的时候打电话给编辑部询问进度,态度非常差,说编辑都放假了,没人看文章。
2024-07-25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