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与临床最新期刊目录
刺五加提取物调控大脑皮质代谢组学及PI3K-RAC1通路改善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作者:王业豪;王宇;杨津津;蒋鑫;程汝阳;刘树民;
摘要: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刺五加提取物对帕金森病小鼠大脑皮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刺五加给药45.5 mg/kg组。爬杆实验检验小鼠运动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质a-syn(α-突触核蛋白)、TH(酪氨酸羟化酶)、Ba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cl2(B-cell lymphoma 2)、caspase 3(半胱天冬蛋白酶...
山慈菇调控TLR4/AKT/MTOR信号通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作者:廖珊珊;高攀;杨钰敏;刘俊宇;周玉娇;宋军;秦旭华;金沈锐;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结合实验验证探讨山慈菇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和文献,识别山慈菇抗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和相关通路。将靶点导入Cytoscape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从中筛选出核心靶点。进一步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山慈菇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的结合能力进行模拟验证。采用猪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对上述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共...
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中西医病证特点分析————作者:李姗姗;朱洁;李思莉;齐昕怡;兰瑞英;唐米琦;郑鸿毅;张洁;周步高;喻松仁;
摘要: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sease,ALD)的发病机制复杂、患病率高、危害性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经济和精神负担。中医药在缓解ALD临床病理症状、延缓疾病病理过程有着独特优势,构建适合中医药研究的动物模型,探究ALD的发病机制和阐明中医药作用机制尤为重要。通过梳理ALD中西医动物模型文献资料,归纳ALD中西医病证特点,总结ALD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诊断标准,对现有的ALD病证结...
心脑络泰胶囊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缓解大鼠心肌梗死作用机制研究————作者:张振东;王鹏;刘秋月;王克婧;刘树民;闫久江;孟杰;卢芳;陈平平;
摘要:目的:通过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探讨心脑络泰胶囊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作用机制。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脑心通110 mg/kg组、心脑络泰胶囊64.8、32.4、16.2 mg/kg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的方式构建疾病模型。采用舌象、力竭游泳时间、抓力反映该模型所属证候;采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治则及药理学研究进展————作者:宋鉴书;曹策;王紫艳;杨丽丽;张进;李浩然;李磊;刘建勋;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系统的缺血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与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类属“胸痹”、“胸痛”、“血瘀”等病症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五脏亏虚而实阻经脉的本虚标实之证。现有西药治疗聚焦降脂但存在靶向单一、难以逆转斑块及药物副作用等问题,中医药基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治法强调补虚化实、标本兼治,从多维度干预AS病理进程,展现出独特优势。...
基于糖代谢重编程视野下巨噬细胞极化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作者:余欢;郭文媛;帅云飞;王孟清;
摘要: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理涉及多种细胞及其成分的协同作用。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能够依据所处微环境的动态变化而发生表型极化,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稳态,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进程及疾病演进产生关键影响。糖代谢的重编程在此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M1型巨噬细胞的糖代谢重编程与肿瘤细胞类似,以有氧糖酵解为主、氧化磷酸化为辅,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诱发气...
地龙及其复方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作者:王梓安;梅镐;黄爽;宋邦国;史正刚;
摘要:地龙为我国传统虫类中药,具有广泛神经系统保护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总结地龙单味中药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癫痫、惊厥、神经病理性疼痛、脑梗等疾病,地龙中药复方如补阳还五汤、身痛逐瘀汤、华佗再造丸等方剂可治疗中风、中风后遗症、神经疼痛等疾病;现代地龙相关中成药如复方地龙片、复方地龙胶囊、水蛭地龙注射液可治疗脑梗、脑梗后遗症、神经痉挛等疾病。可见地龙应用广泛,相较于化学神经保护剂,地龙特有的天...
芦丁调控miR-27a/PPARγ通路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作者:彭泉;冯馨瑶;徐睿怡;李振祥;马桂秀;成细华;王国佐;
摘要:目的:探讨芦丁调控miR-27a/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路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在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过程中,给予芦丁25、50、100 μmol/L处理;此外,将 100 μmol/L 芦丁与miR-27a抑制剂共同处理细胞,或同时加入PPARγ 抑制剂T0070907和miR-27a抑制剂,观察其对芦丁作用的影响。采...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肠道菌群探讨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脾虚泄泻小鼠的影响————作者:阿卜力克木·买买提吐尔逊;古力孜热木·艾尼瓦尔;骆新;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肠道菌群探讨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两色金鸡菊对脾虚泄泻主要作用通路及相关靶点,并对活性成分跟通路相关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两色金鸡菊以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并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两色金鸡菊醇提纯化物。采用大黄水煎液灌服结合潮湿环境法建立脾虚泄泻小鼠模型为造模组,随后造模组随机分模对照型组、两色金鸡菊醇提纯化物1.2、0...
基于TLR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抑制HPV感染的研究进展————作者:张宏艳;王婉润;罗紫婷;唐强;许彩凤;武权生;
摘要: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生殖道疾病,常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持续性感染可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健康。目前,HPV感染的人群逐渐年轻化,且临床上缺乏效果理想的药物。因此,如何抑制HPV的进展,成为当下迫切需要攻克的难题。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信号通路在HPV的早期感染过程中,发挥着率先...
基于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患者的肠道和舌苔菌群特征探讨清肾颗粒的作用机制————作者:刘文丽;金华;张磊;张叶青;
摘要: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湿热证患者肠道和舌苔菌群的干预机制。方法:纳入CKD 3-5期湿热证患者30例作为CKD组,并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群5例作为正常组。CKD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清肾颗粒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基础治疗,清肾颗粒组加用清肾颗粒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 (16S rRNA Flu...
基于UPLC-Q-Exactive MS2与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探讨枳术丸炮制前后成分变化及抗UC损伤的作用机制————作者:杨青松;高增祥;黄鹏;余学成;涂济源;刘艳菊;曹国胜;苏文龙;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化学分析、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验证,系统探讨枳术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初步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2)技术对枳术丸生品、炮制品及其含药血清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鉴定入血成分。基于SwissTargetPrediction和Gen...
苁归益肾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炎症平衡状态的影响————作者:胡可心;方朝晖;钱爱;朱晋如;吴晴;
摘要:目的:观察苁归益肾胶囊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炎症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降糖常规处理以及碳酸钙D3片(Ⅰ)、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苁归益肾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代谢指标[包括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
柴胡郁金香颗粒调控“肠道菌群-肠-脑”轴改善抑郁症————作者:姜春凤;高陆;车雪颜;罗文杰;周星宇;沈星云;孔雪;高颖;
摘要:目的:基于“肠道菌群-肠-脑”轴理论,探讨柴胡郁金香颗粒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法致抑郁的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分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氟西汀0.01 g/kg组、柴胡郁金香颗粒0.3 、0.6 、1.2 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每天均进行慢性不...
桑白皮提取物调节SIRT1/Nrf2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研究————作者:王素花;王明航;王欣;庞志勇;
摘要:目的:研究桑白皮提取物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桑白皮50 、100 、200 mg/kg组、桑白皮200 mg/kg+EX527 10 mg/kg组,每组10只。COPD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后,检测大鼠0.3 s用力呼气量(FEV0.3...
地榆皂苷Ⅰ抗急性肾损伤PK-PD模型研究————作者:王琳;刘泽;刘艳丽;许琼明;朱泓锦;冯素香;
摘要:目的:研究地榆皂苷Ⅰ的药动学(pharmacokinetic, PK)与药效学(pharmacodynamic, PD)的相关性,揭示地榆皂苷Ⅰ治疗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腹腔注射顺铂(10 mg/kg)建立AKI大鼠模型,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Orbitrap Fu...
白藜芦醇通过介导Nrf2/HO-1/GPX4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改善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作者:甘子奇;向晓莉;谢清宇;王浩腾;丁泽涵;朱耀乾;宁檬;
摘要:目的:探究白藜芦醇通过介导Nrf2/HO-1/GPX4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改善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0%CCl4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白藜芦醇25、50 、100 mg/kg组和秋水仙碱0.2 mg/kg组。采用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造模12周,第7周开始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d,连续6周。微板...
基于脂质组学探讨何首乌致特异质肝损伤的潜在机制————作者:白万权;迪丽热巴·艾麦尔;顾健;王伽伯;张乐;
摘要:目的:探究药物何首乌与易感因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协同致肝损伤的作用及其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何首乌3.12 、6.24 g/kg组、TNF-α 10 ng/g组、TNF-α 10 ng/g+何首乌3.12 (或6.24)g/kg组。分别采集小鼠肝组织和血浆样本;观察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浆中肝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
中药活性成分、复方通过NF-κB信号通路干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作者:陶斯雨;李亚;陈锴;马艺钊;刘影;张海龙;
摘要:急性肺损伤(ALI)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急危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致死率高,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且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调控肺组织凝血/纤溶功能,在AL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中药调节NF-κB信号通路治疗ALI的国内外研究日渐丰富,中药复方、中药活性成分被认为在缓解肺部损伤,改善患者预后等...
川崎病动物模型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分析————作者:徐舒婷;姬叔梅;方晓艳;苗明三;
摘要:目的: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发病急骤且愈后不良,合并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CAA)时易危及生命,目前临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探明川崎病发病机制、研制有效新药物,文章总结归纳了常用动物模型,以期为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中输入中英文关键词“川崎病”、...
中药药理与临床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文章是网络药理学相关的,看了下期刊里面的文章内容,网药的偏多所以才投的这家。但是投过去大概一个礼拜左右编辑给拒稿了。说的是本刊已有了太多网药相关的内容。建议转投他刊。
2023-06-05 14:01 -
Yangming_ak
网药+实验 投稿周期有点长
2023-01-09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