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最新期刊目录
笔法和章法细微处的呼吸沉潜——《项脊轩志》文本新解————作者:童志斌;吴月江鸿;
摘要:《项脊轩志》是明中期作家归有光创作的散文,被视为“淡笔深情”的代表。文章以项脊轩为中心,记述了家族的兴衰和作者与三位重要女性的回忆。文学作品解读,唯有贴近文本自身,沉潜于文本深处,方可从笔法和章法细微处聆听作者的“呼吸”,从而避免只关注作者情感主旨变化,单纯地结合文本外在背景进行谈论的外行行为
情感、生命意志、哲学精神:定篇阅读教学的三个层级————作者:王开东;
摘要:王荣生把教材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定篇”作为经典文本,超越了语文的实用价值。其教学需要花大气力,在文字中“出生入死”,努力破译作者的情感密码,深入生命意识层面把握作品的哲学精神内核,获得超越时代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解忧之旅 道阻且长——《骆驼祥子》深度研读课教学设计————作者:王慧;
摘要:<正>【教学目标】1.通过命运轨迹图的设计与优化,解析祥子的人生动态。2.通过对假想与现实的矛盾分析,探究祥子悲剧的成因(重点)。3.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辩证地看待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个体的觉醒和行动能改变社会环境,初步形成改良社会的公民意识。(难点
语文学业成就表现的教学导向————作者:吴欣歆;
摘要:现行课标将学业质量界定为学生完成一门课程或一个阶段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体现关注正向发展、指向未来潜力的基本理念。学业成就表现明确了教学变革的基本方向: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引导学生借助评价洞察现有成就,反思现有经验,探索获得更大成就的方向与方式。更新“学业成就观”,是一体化设计教学与评价的基础,是达成教学与评价一致性的重要前提
从转化到活化: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的实施策略————作者:袁文;
摘要:为了建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与日常教学之间的联系,教师需要依据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标准进行“三级转化”,即聚焦课程内容,实现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单元的转化;聚焦学习内容,实现从教材单元到学习单元的转化;聚焦评价场域,实现从学习单元到学习任务的转化。通过这样的逐级转化,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标准对日常教学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才能有效发挥,“教—学—评”一致性才能得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以提升
《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作者:邰雅利;
摘要:<正>师:2003年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给获得2002年年度杰出成就奖的作家的授奖词是这样说的:“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就是史铁生
分裂与重合——《哦,香雪》中香雪的性格系统————作者:宋献普;
摘要: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中,香雪与凤娇这两个友好亲密的人物形成“跃进与退缩”“外塑与内修”“大胆与娇羞”“告别与归来”等一系列既矛盾又统一、既冲突又互补的关系,并且沿着情节进展形成由分裂趋于重合的轨迹。凤娇是香雪的潜在人格的表征,它与香雪的显性特征组合成香雪完整意义上的人物性格系统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应凸显思维品质的培养————作者:郭跃辉;
摘要:<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并将“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这也是提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的体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应凸显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研读王慧老师的这篇设计后,我对此有了更新的认识
发问,文学的灵魂————作者:赵宪宇;
摘要:<正>最近,江苏省官媒连续两天发出“三问”: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盘点一下,一些关于人生之问、生命之问,特别是钱学森的世纪之问,都那么振聋发聩,催人奋进。发问,是一门学问,它发源于文学,文学就像是发问的母机。文学最善于发问。屈原特别善于发问,《天问》一下就覆盖了天宇,一篇文章就有一百七十多处发问
思维力:中考写作复习的指归————作者:蒋兴超;
摘要:中考写作是思维的展现和比拼。抓住思维力,就抓住了中考写作复习的牛鼻子。中考复习阶段,教师需从创设高质量思维场域、全方位检视学生的思维品质、系统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三个维度聚焦和发展思维力,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事理说明文表现性评价工具的研制与使用策略————作者:王从华;
摘要:在课堂教学评价由“对学习的评价”向“促进学习的评价”转型的背景下,表现性评价尤其需要关注。研制和使用表现性评价工具能提高高中事理说明文写作教学的效率。研制表现性评价工具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确保评价内容要素与核心写作知识一致,二是语言表达准确、易懂、层次鲜明。使用这一评价工具,应处理好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自评与他评、评价工具预设与生成等四组辩证关系
“癯而实腴”:情、理、词、格的相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解读————作者:张香来;汲安庆;
摘要: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很自然地实现了他“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美学追求。该篇散文以“明月”意象为统摄,以“欣然——陶然——释然/怅然”的情脉一路贯穿,不仅在闲人、明月、竹柏三种意象中寄寓了丰富的哲理内涵,而且也映射了作者赤子之心、忻合共情、空明心地这些言语人格的特质,创造了情词相称、理词相称、格词相称的美学范式,具有无穷的韵味
“的”的密码——汪曾祺《昆明的雨》语言艺术赏析————作者:孟凡军;
摘要:汪曾祺散文善用“的”字。对“的”的语境理解直接影响对汪曾祺为文为人的理解。基于语用学,从言语形式、言语情感和言语人格三个层面,解码汪曾祺《昆明的雨》中“的”的语言艺术。其细语轻声、叠词后缀、情感克制等是理解“的”言语形式和言语情感的技术密码,而平淡从容的生命品性则是理解“的”言语人格的人文密码
审视悲剧 思辨寻美——《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作者:刘兆勋;
摘要:<正>【教学目标】1.研读故事,探究出故事的悲剧原因。2.迁移拓展,体悟故事背后的力量。【课前准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自主阅读,做到字通句顺,能陈述出故事背景、故事梗概,初步了解人物性格。【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千年前的一声喟叹拉开了爱情悲歌的序幕
明体求变 因疑解惑————作者:徐晓彬;
摘要:<正>《孔雀东南飞》是思想性和艺术性交辉的汉乐府名篇,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学价值。教者不同,见识不同,对教材的处理也就各有千秋。有的重言(文言),有的重文(文学);有的连堂累课,细大不捐;也有的提纲挈领,单兵突进,譬如刘老师这篇教学设计。现行教材中对《孔雀东南飞》的特点只不过略有提示,如“长篇叙事诗”“爱情婚姻悲剧”等,而在如何兼顾“叙事诗”的独特体裁和“悲剧”的深刻主题方面,本篇教学...
教材“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实践路径——以《阿房宫赋》为例————作者:刘臻;
摘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读写分离”的现象,应改变“讲授型”教学思维,运用教材“读写一体化”策略。以统编教材必修下册《阿房宫赋》教学为例,依据教材文体特征,开发基于真实情境的写作任务,融读于写,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个性化表达意识;缘文设疑,回应质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思辨性表达能力;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导向,启发学生融通知识与技能,提高解决综合化、系统化的真实问题的能力;读写协同,充分发挥教材作为教学资源...
“倡议书”练一次即可————作者:王栋生;
摘要:<正>基础教育阶段,有些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没机会接触,或是不想了解,他们不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甚至不清楚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出现的,这时,要求他们“准确”“正确”地表明个人态度,不仅有难度,也容易使之对教育产生误解,同样也是对人的不负责。学生不表态,不代表没有正确的态度;表了态,也未必代表内心真实想法。若能不要求学生表态,减少或降低表态要求,就能让他们有比较多的机会全面观察并深入了解事实,逐渐形成个人...
写作教学,在求“真”中救赎——从高考作文之病说起————作者:周京昱;
摘要:当下高考作文,存在就题附和、万能堆砌、问题缺失、自我逃逸、文风浮华等程度不同却相当普遍的问题。高考作文训练,应以“真生活”为内容,切实为文;以“真说理”为核心,深入为文;以“真表达”为保证,严谨为文。这是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迫切任务,也是语文教育从业者自我反思、自我救赎之道
《〈说得清,道得明〉写作指导》教学实录————作者:刘晓玲;
摘要:<正>【教学设想】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围绕“事理说明文”的写作设计了两个写作情境:一个是说明“你发现的某一事理”;另一个是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我们设计了基于身边新闻的写作情境任务:2024年4月,江西赣州在气温高达32°C的情况下突降冰雹,这一极端天气引发了同学们热议,大家发现35°C以上高温天气下冰雹的现象在全国屡见不鲜。为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学校学生处拟在宣传栏张贴一组文章,普及“高温天气...
“以经证经”的典范之作————作者:漆永祥;
摘要:<正>《论语本解》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宋诗》与《儒藏》主编之一的孙钦善先生所著,是当代比较权威、准确,也比较接近孔子原意的《论语》注译本之一。《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大多数语录已经失去了孔子当时说话的语境与场合,很难知道此话对谁而讲,因何而说,再加上语简义奥,给后人理解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古代《论语》注本极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存在历史局限性;今人注译之作亦不少,且利用出土...
中学语文教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反复投,反复投,汉字文化都录了,他就是不回复,难度比较大啊!
2024-02-07 13:10 -
带头大哥666
我是去年八月底投稿,一个多月后突然接到编辑的电话,说初审通过,需要送外审,不要再投其他期刊。后来打了两次电话询问外审情况,后来外审通过,还需要主编终审。主编一直犹豫,没有定下来,到十二月份的才最终确定发在2023年第一期。我发的是课文解读类的文章,编辑态度好,几次沟通返修事宜。投稿时的文章大概是一万多字,后来发表时压缩了一半。毕竟是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最后也接受了。
2023-09-27 10:25 -
带头大哥666
八月份投稿,十二月修改,一月份见刊。非常好的核心期刊!
2023-09-27 08:54 -
Yangming_ak
6月份投稿,至今已经等待这么多个煎熬的日夜了,除了当初投稿时的自动回复,至今未有回应,在找不到发表出路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发表记”,非常迫切的跟进来,希望能够找到发表核心期刊的方法。
2020-11-12 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