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JSTCSCDWJCI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1.496
综合影响因子:1.333
官网:https://www.zgspws.com/
主编:吴永宁
平均出版时滞:204.8363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柑橘中丙溴磷与其他4种常见残留农药的联合神经毒性研究————作者:王萍;康依;周鸿媛;马良;张宇昊;白亚敏;

摘要:目的 探究柑橘中常见残留农药丙溴磷(PFF)与阿维菌素(ABM)、苯醚甲环唑(DIF)、联苯菊酯(BIF)、吡虫啉(IMI)混合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 L1期野生型线虫N2品系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和转基因线虫EG1285(unc-47::GFP)品系线虫液体环境染毒24~72 h后,测定5种农药(PFF、ABM、DIF、BIF、IMI)分别对线虫的体长抑制率,并根据其单一毒性效...

推进我国营养立法的探讨————作者:谢琳;王永挺;王斐民;

摘要:随着预制菜等新兴产品的普及、健康产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人们饮食摄入日趋多元化,营养需求日益提升,但仍未得到充分的立法回应。当前相关营养法规呈现出碎片化分布的特征,在落实工具、管理协调性上存在不足,并且欠缺针对营养专家及营养标准的专门规范,导致对居民营养需求保障不足。因此,应尽快推进我国居民营养立法进程,为特殊群体的新需求、食品产品新形式以及营养相关的新行业提供立法保障

广东省2020—2022年O10:K4型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征分析————作者:邹敏;何冬梅;欧阳方竹;王博俊;黄玉梅;陈启方;陈乐妍;柯昌文;柯碧霞;

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省2020-2022年O10:K4型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特性、分子特征及其流行情况,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0—2022年广东省分离自感染患者临床标本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药敏实验、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同时利用微生物基因注释系统对测序结果开展耐药基因与毒力因子注释。结果 290株副溶血性弧菌可分为24种血清型,其中O10:K...

多重核酸检测系统联合MALDI-TOF MS在产气荚膜梭菌鉴定中的应用————作者:施菊萍;王亚平;刘芳;徐兰;钱惠芬;樊飞;王翔;邵景东;

摘要:目的 建立多重核酸检测系统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产气荚膜梭菌的快速筛查鉴定方法,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提供新策略。方法 采集张家港市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样本,分别采用多重核酸检测系统和MALDI-TOF MS快速筛查、传统生化和MALDI-TOF MS进行致病菌鉴定,并以荧光定量PCR结合16S rRNA测序验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经多重核酸检测系统和MA...

食品营养强化剂L-苏糖酸镁中L-苏糖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作者:田洪芸;王勇;张颖;刘毅;陆垣宏;胡明燕;胡梅;王骏;

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食品营养强化剂L-苏糖酸镁产品中L-苏糖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试样经水溶解后,使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40℃,使用二极管检测器于210 nm下进行检测。结果 L-苏糖酸标准溶液在20~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为1 g/100 g...

IER-CNTs联合DLSPE-HPLC对甘草饮片中5种有效成分的富集分离与含量测定————作者:郭新颖;陈峰;张卫兵;

摘要:目的 建立大孔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碳纳米管的双层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食同源中药材甘草饮片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和光甘草定5种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为甘草饮片质量安全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latisil ODS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7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对甘草样品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统计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葡萄酒中铁、铜、铅元素含量————作者:李营;吕卓璇;

摘要: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快速检测方法,对葡萄酒中金属元素指标铜、铁及重金属元素铅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程序升温-微波消解方式消解样品,以氦气为反应气体消除分子离子干扰,ICP-MS法测定。分别在碰撞模式和非碰撞模式下选择56Fe和57Fe两种同位素验证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对比微波消解法、稀释法和电热消解法3种不同前处理方法测定的差异。结...

贵阳市售白酒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含量检测及风险评估————作者:范金旭;申鹰;马凯;孙海达;李林竹;刘双龙;罗廷武;杨昌彪;

摘要:目的 了解贵阳市售白酒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污染情况,评估贵阳市居民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检测2021—2023年贵阳市售白酒中的17种PAEs数据,结合贵州居民消费量和体质量信息,采用点评估法对白酒中的PAEs进行膳食暴露评估。结果 2021—2023年共采集市售白酒样品760份,总超参考值率为11.71%(89/760),在检出的678份样品中17种PAEs含量总...

绵阳市151起由皮蛋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作者:文献英;刘颜;孙宏英;何玲玲;杨小蓉;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绵阳市由皮蛋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类食源性疾病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 收集2014—2023年期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绵阳发生的皮蛋引起的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2023年,绵阳市报告的因食用皮蛋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51起,发病人数515人,死亡1人,患病率69.41%,病死率0.19%,占同期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作者:蒋文君;孟灵川;符艳霞;李玉圆;罗誉皓;梁进军;吴诗蓝;贾华云;

摘要:目的 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探索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现场处置的关键环节及应对措施,为今后处置类似事件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21年5月24日至27日期间W餐馆就餐人群出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分析可疑食品,通过环境卫生学调查查找可疑食品污染过程;采集病人、W餐馆食品从业人员生物样品40份,食物样品及食品加工环境...

麦角生物碱污染危害与防控研究进展————作者:王亚婷;孙秀兰;张子璇;叶永丽;

摘要:麦角生物碱是一种生物碱毒素,主要由麦角菌属或内生菌属侵染黑大麦、小麦、黑麦、水稻、玉米、燕麦以及多种禾本科植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麦角生物碱长期暴露可对神经、生殖、肝肾和心血管等器官系统产生广泛的毒性作用,诱发机体的神经、遗传发育和心血管等损害和疾病,急性中毒可引发坏疽性麦角中毒及痉挛性麦角中毒。本文在对麦角生物碱理化性质、生物合成做出概述基础上,进一步对麦角生物碱的污染现状、暴露毒性以及防控消减...

老年人群感染性腹泻及其致病微生物研究进展————作者:胡晴文;范鹏辉;李薇薇;郭云昌;

摘要:感染性腹泻是全球共发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之一,老年人是感染性腹泻的重要易感人群,目前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性腹泻致病微生物的专题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检索2000年以后公开发表的文献,分析了151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年发文数量、发文机构和关键词的基本情况,对报道次数前3的沙门菌、诺如病毒和致泻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特征和流行规律等信息进行了概述,以期为防控老年人感染性腹泻提供理论参考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投稿须知

摘要:<正>《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食品卫生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的办刊方针是普及与提高并重。设专家述评、论著、研究报告、实验技术与方法、监督管理、调查研究、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物中毒、综述等栏目。《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既报道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也交流产生、发现于实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5年征稿征订启事

摘要:<正>《中国食品卫生杂志》创刊于198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共同主办,刊号:ISSN 1004-8456、CN 11-3156/R,邮发代号:82-450,月刊,国内公开发行。本刊是2008、2011、2017、2020、2023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刊(C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槲皮素PBPK模型构建及其在人体中药代动力学特征预测————作者:徐孥;施妙盈;贾旭东;杨杏芬;张磊;吴永宁;

摘要:目的 利用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预测槲皮素在人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在不同生理房室中的分布与代谢转化过程,从而补充槲皮素人体实验数据的不足,为其健康风险-受益评估及安全摄入量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基于槲皮素的理化特性、大鼠生理参数及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参数,利用GastroPlus软件构建大鼠PBPK模型,并对模型所预测的浓度-时间曲线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预测的主要药动学...

食品用菌种安全性评价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以及对监管的启发————作者:白莉;韩小敏;李孟寒;丁郁;陈潇;宋雁;董银苹;田静;罗雪云;李宁;刘兆平;

摘要:对食品用菌种的法规监管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以致病性、产毒特征和耐药性等为基础的菌种安全性评价和对消费者使用的安全性评价仍是各国监管的重点。目前各国对食品用菌种的潜在和新发风险的安全性评价技术、方法和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技术、方法和理念的革新,运用下一代风险评估技术,结合临床(前)研究新方法和分级分类管理新理念,成为开展食品用菌种包括遗传修饰微生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手段。这些措施提高了食品...

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牛奶中1,2-丙二醇————作者:赵玉文;何颖霞;薛香菊;杨萌;杨彩英;吉文亮;荣维广;张婧婧;

摘要:目的 建立牛奶中1,2-丙二醇的固相萃取法富集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技术。方法 研究考察了牛奶检测中的前处理技术:蛋白沉淀技术,固相萃取技术,样品用亚铁氰化钾和醋酸锌沉淀蛋白,采用硅藻土固相萃取柱萃取净化。结果 在优化的条件下,在0.1~50μg/mL范围内,1,2-丙二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4,在0.33、0.5和2.0 mg/kg 3个添加浓度,回收率、相对标准...

液质联用法在火锅底料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污染分析的应用————作者:许娇娇;王梦莉;蔡增轩;黄百芬;徐小民;

摘要:目的 建立并优化了火锅底料中黄曲霉毒素B族、G族和赭曲霉毒素A等5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为火锅底料产品质量监管和风险预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样品用84%乙腈-水提取后,经二合一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采用BEH C18(10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溶液和乙腈-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内标法定量。应用优化建立的液质联用法分析25份火锅底料产品中...

调味品和食品天然色素中检出合成着色剂的研究分析————作者:魏宇涛;温泉;唐维英;钟慈平;余晓琴;李澍才;徐峰;苏燕;唐睿艺;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析方法对调味品和天然色素中检出合成着色剂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样品采用水直接超声提取,以甲醇和0.02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在ShimNex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上分离,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8种常用合成着色剂在0.1~2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 1),在空白样品中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

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作者:贾小芳;方海琴;杜文雯;苏畅;黄绯绯;张晓帆;何宇纳;王惠君;刘爱东;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TFA)摄入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18年调查数据,选择40岁及以上且具有完整人口学、生活方式、疾病史、膳食调查、认知评估和体格测量数据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食物消费信息,结合各类食物中TFA含量数据,评估个体每天TFA摄入状况。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中文量表评估调查对象总体认知...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中国食品卫生期刊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