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学最新期刊目录
中日韩灾后临时住房制度的比较研究————作者:郇璇;田蕊;赵詠熳;郭晓洁;于汐;
摘要:我国现行灾后临时住房制度难以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灾后安置需求,暴露出法律体系、标准制定、实施和评估等深层次问题。该文通过对比中日韩三国法律框架与管理模式,指出我国现行法律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日本多层次法律架构经验以及韩国兼具灵活性的标准化供应,提出完善建议:①尽快出台灾害救助法及其附属条例,明确临时住房法律范畴,强化法律约束力;②制定灵活详尽的标准指南,提升临时住房质量并保障多样化需求;③建立...
台风“格美”(2403号)致湘东南极端暴雨成因分析————作者:罗源;王瑶;刘炼烨;唐明晖;谭可欣;胡燕;
摘要:2024年7月受台风“格美”影响,湘东南遭遇破历史极值的极端暴雨过程,其中资兴市天鹅山站24 h累积降雨量高达642.5 mm。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双偏振雷达资料和WRF模式模拟,探讨极端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①台风“格美”沿西北路径移动时,台风西侧西北气流在南岭山脉前侧出现低层风速辐合加强了上升运动,且湖南处于高能高湿环境中,有利于极端暴雨发生。②湘东南整层水汽饱和、具有较...
基于重大灾害事故时空演变特征的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优化研究————作者:杨月巧;李世闯;宋泽文;李明媛;
摘要:重大灾害事故的时空演变对应急救援实战能力提出了挑战,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的建设旨在提升区域救援能力应对急难险重任务。该文研究了2019—2023年重大灾害事故的致灾因子、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对比分析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规划布局。研究发现:致灾因子上,区域中心任务应包括自然灾害、火灾和森林火灾及事故灾难;时间特征上,灾害事故整体趋势下降但个别年份反弹,7月最频繁,71%重大灾害事故持续时长在1天之内...
弯曲型沟谷地形碎屑流动力学特征研究————作者:沈静;张田田;
摘要:高山峡谷地形的弯曲或连续弯曲段对碎屑流的运动距离、速度及冲击力具有重要影响。受弯道离心力作用,碎屑颗粒粒径在碰撞、磨蚀等作用下不仅减小、磨圆,且超高堆积和侧向侵蚀等现象明显。为进一步揭示碎屑颗粒在弯曲地形条件下动力学特征,该文基于离散元模拟方法,探讨了地形弯曲对碎屑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形弯曲程度的增加,颗粒进入弯曲段后降速效应越明显;颗粒对岸坡的冲击力分布呈不对称分布,尤其体现在凹岸岸...
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热点与展望————作者:熊励;郭佳璐;
摘要:为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融合发展对防灾减灾服务能力的促进作用,该文通过时空分布分析、关键词图谱挖掘和前沿趋势识别,梳理了国内外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成果,并围绕应急指挥决策、风险监测预警、避难救援、物资保障和科技攻关五个实践场景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①国外侧重于信息技术研发和模型构建,我国则重视信息技术对应急管理制度优势的支撑,尤其在基础科学、原始创新和地理空间技术领域;...
考虑心理成本的避难场所应急物资分配研究————作者:童研;于汐;唐彦东;顾曈炜;
摘要:重大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分配不公平会引发受灾民众负面情绪,影响救援效率。该文针对避难场所受灾民众需求,引入痛苦感知函数量化其心理成本,运用熵权-TOPSIS法对避难场所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构建以运输成本和心理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应急物资分配模型。并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最后,以B市t区应急避难场所作为转移安置受灾民众点,对应急物资分配展开算例分析,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受灾...
重污染行业Natech风险特征识别和风险管控————作者:高越;马宗伟;毕军;
摘要:随着自然灾害频发,由自然灾害诱发的技术事故灾难事件(Natural hazard triggered technological accident, Natech)受到各界关注。Natech事件具有诱因后果多样、级联链发群发以及空间交错复杂等特征,特别是重污染行业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冲击,其污染和破坏后果比传统工业安全事故更为严重。为探究我国重污染行业的Natech风险扩散影响,该文选取长三角、川滇渝...
新安全观“共同”视角下城市洪涝灾害应急资源配置四方博弈研究————作者:王飞跃;王籽幻;杨倩;卢佳节;马波;
摘要:为提升应急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益,该文基于新安全观“共同”理念,构建“地方政府—巨灾保险企业—非营利性救援组织—受灾点人民群众”四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均衡点稳定性分析,厘清利益相关方的行为逻辑和影响因素,明晰单方配置主体策略概率变化对系统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应急资源配置中处于主导地位,策略选择对初始条件变化低敏感,演化过程具稳定性和强鲁棒性;巨灾保险企业和非营利性救援组织的策略演化对初始...
应急响应协作行动网络优化:基于海南省三次台风的实践————作者:郭延强;董银红;
摘要:基于2017年、2019年与2020年的台风灾害协作数据,该文将应急响应阶段行动者之间的协作关系转化为时序合作数据集。根据社会资本、交易成本与同质性理论,提出相关研究,并采用纵向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在应急管理理念转变下,应急响应协作网络的合作动因与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急管理组织在协作网络中担负着桥接型与黏结型社会资本的作用。大应急管理理念下的协作网络具有稳定性,但局部层级特征显著,表现...
跨区域型巨灾风险协同防范经验及启示——以2004年印度洋海啸为例————作者:赵亮;陆妍延;张磊;孔锋;周霞;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跨区域巨灾风险。2004年印度洋海啸对印度尼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国造成巨大损失。为提高跨区域巨灾风险协同防范能力,基于历届世界减灾大会重要倡议,分析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各国在灾害应对时存在的问题,总结国际经验为跨区域巨灾风险协同防范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东南亚各国存在跨区域灾害监测预警环节薄弱、灾害管理组织合作缺乏关注、居民防灾教育匮乏等问题;海啸发生后,各方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
面向安全风险防控的数智赋能安全情报工作的逻辑与模型研究————作者:王秉;田泽同;丁蕾;张舒;史志勇;陈嘉鑫;
摘要:为探究安全风险防控中的数智赋能安全情报工作机制,该文从理论层面分析其基本逻辑,并构建与解析相应工作模型。研究表明该工作模式具有5大基本逻辑:数智赋能推进安全情报工作构成要素体系化、工作环节数智化、组织架构扁平化、安全风险感知精准化和行为范式定制化。同时,研究提出推进工作的5个关键环节:①多源化获取风险数据、②基于安全风险数据的安全风险信息高效化生成、③基于安全风险信息的安全情报智能化转化、④基于安...
综合管廊运维多灾害事故致因分析与风险管控研究————作者:郭振超;王林;王一丁;向鹏成;裴子瑀;
摘要:综合管廊内部集中了多种市政管线,在运维过程中存在着燃气泄漏、爆炸、火灾、水灾和廊体结构破坏等多种事故风险。该文通过对国内外90起综合管廊运维事故的案例分析,提取了76条事故致因链,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安全事故与事故致因网络模型,识别出10个核心事故致因因素与5条关键传播路径。研究还从管廊项目各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靶向制定风险管控策略,并模拟了不同风险管控水平下的情景。结果表明,针对核心事故致...
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与多源舆情融合的应急决策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作者:郭海湘;张蓓佳;赵甜甜;张文凯;
摘要:该文针对传统应急决策质量评价方法在突发事件实时优化中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多源细粒度情感融合驱动的动态评价框架。以“12·18”积石山地震为例,融合多源舆情数据构建评价体系,结合RoBERTa-BiLSTM-Attention+AER模型及q-阶正交模糊融合技术,实现跨平台舆情情感的精准解析。结果表明:①模型在案例数据集上F1值达80.51%,较次优模型提高4.53%,实现在信息不完整情景下,精确识别...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国内外乡村应急疏散研究————作者:程文胤;冯旭;
摘要:应急疏散是保障乡村公共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指导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的核心依据。该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乡村应急疏散空间的文献,归纳出两条技术路径:“基于人群疏散行为特征的疏散过程模拟与疏散计划制定”和 “基于疏散空间系统评估的空间网络优化与场所设施提升”。其次,基于国内外研究特征对比分析,提出从空间规划视角出发,我国乡村应急疏散空间研究应重点聚焦两个方面,分别是“空间规划需求下的乡村应急疏散空间要...
采空区地表形变时空演化分析方法研究————作者:厚正龙;鄢廷可;刘聪;陈永吉;杨泽元;
摘要:城市快速扩展使得土地资源愈加紧张,采煤沉陷区的土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进行高精度、大尺度的采煤沉陷区探测及稳定性评估变得十分必要。以内蒙古某煤矿为例,基于时序InSAR技术,对69景Sentinel-1A升轨SAR影像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及反演,获得2017-03-12—2023-12-18矿区时序形变分布,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和GM(2,1)模型形变预测。结果发现:①研究区地表以沉降为主,...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灌溉面积监测研究————作者:丁心怡;贾慧聪;陈方;杜恩宇;
摘要:灌溉面积精准核算对优化水资源调配和应对农业灾害至关重要,但现有灌溉地图产品缺乏反映作物生长差异的逐季度信息。该研究基于Sentinel-1、Sentinel-2、NASADEM和降水等多源遥感数据,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提取雷达散射、地物光谱、水分及地形特征,构建分类特征集,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精准提取河套地区2020年逐季度灌溉面积。结果表明,随机森林(RF)在灌溉面积提取...
洪涝灾害下黄河流域公共服务适灾韧性研究————作者:雷晓康;陈素素;任捷;
摘要:气候变化与全球水线北移加剧了黄河流域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提升公共服务适灾韧性成为区域防灾减灾的关键。文章从空间视角探究洪涝灾害对黄河流域城市公共服务适灾韧性的影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框架,测度黄河流域2013—2022年66个地级市公共服务适灾韧性值及动态趋势。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市际间空间关联矩阵,评估洪涝灾害下黄河流域城市公共服务适灾韧性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黄河流域...
自然灾害“预”“防”的核心要义及发展现状————作者:高会然;许冲;王巍;何祥丽;肖子亢;
摘要: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新修订《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自然灾害救助准备、应急响应、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国家层面上系统性的规范和完善。其中,自然灾害救助准备是应急响应的首要任务,“预”与“防”是贯穿灾害救助准备环节的两个核心概念。该文旨在剖析自然灾害“预”“防”的核心要义、理论与技术框架及其发展现状。通过文献综述和调研,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自然灾害“预”与“防”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进展与前瞻——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作者:郭东旭;姜月亮;沈体雁;
摘要:该文梳理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趋势。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3—2024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856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根据时间线逻辑,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领域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期、稳步深入期和快速提升期。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领域内形成了一批代表性学者,且机构内部合作...
“四链”融合视角下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作者:吴迪;薛萌;仇瑛哲;
摘要:城市安全应急产业中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和政策链“四链”的融合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度量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四链”融合视角下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估与提升策略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深入探究“四链”融合机理的基础上,从产业链能力、创新链能力、金融链能力、政策链能力四方面构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以上海市、西安市和哈尔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
灾害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投稿后收到邮件: 您好!感谢你对《灾害学》的支持和信任!来稿我们将请有关专家进行审读,一有消息会及时与你联系。 文章如有基金项目的资助,请注明!欢迎你登陆《灾害学》网站(http://www.zaihaixue.com)免费下载最新的文章。 如有可能,请发邮件到zhx02988465341@163.com 另页告知这篇文章的创新之处和实用的价值,便于我们结合专家审读意见把握文章的内在价值。 祝一切顺利! 20天后拒稿:您好!很遗憾您于2023.0x.xx 给《灾害学》发来的稿件xxxx(稿号为20230xxxx)一文,未能通过专家的审读。鉴于该篇文章创新性不足,与本刊要求有些距离,决定不拟采用,请见谅。欢迎您以后继续给《灾害学》来稿! 祝您工作顺利! 总体来说审稿速度还可以,不耽误事,而且邮件说话还挺好听,让人比较舒服。
2023-07-31 23:42 -
带头大哥666
定性研究论文,投稿11000字,1月底投稿4月底拿到录用通知,期刊网站投稿好不会显示流程进度,被拒稿或者录用后才会收到通知。由于是季刊,录用后会进行3校3审,发表周期接近1年,录用通知直接邮寄纸质版。注重文章质量,喜欢安全、管理、地质学的交叉研究,职称和基金歧视较少,主编平易近人,非常负责任。
2022-04-28 17:39 -
带头大哥666
中文核心,硕士毕业必备
2020-12-30 21:58 -
带头大哥666
个人在这上面中过一篇论文。感觉这两年期刊质量上来了。尤其是国家鼓励大家把期刊发表在祖国大地上。主编沟通很及时,外审意见给的也很专业,值得推荐。现在正在做相关灾害类的科学研究。以后还会继续投稿,希望一切顺利。
2020-10-24 12:26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2个月外审意见,很细致很专业。 彩图收费。 二审后直接录用。 有300元稿酬。 总体质量不错,发表速度快。 灾害类不错的刊物,偏地震类,跟出版方有关
2020-08-16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