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回复“对《气道分泌物淀粉酶显著增高的肺腺癌1例》的一些疑问”————作者:于歆;王一民;
摘要:首先非常感谢编辑部转发读者来信, 也感谢这位老师对本病例的关注和严谨的态度。肺腺癌是呼吸科常见疾病, 但该患者因特有的临床症状而使诊断过程需另辟蹊径, 同时根据患者特有的不对称分布的囊性影像学表现而诊断了合并存在的可能的先天性疾病。本文就读者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回复
本期导读
摘要:每一个月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 转眼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本刊2025 年3 期与各位读者见面了
COVID-19相关肺曲霉病合并COVID-19相关肺毛霉病1例————作者:郑远江;侯江燕;钟娟;叶贤伟;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的侵袭性霉菌是指COVID-19感染期间出现的侵袭性霉菌感染, 包括COVID-19相关肺曲霉病、COVID-19相关肺毛霉病。本文报道了1例多次感染COVID-19, 肺部CT检查提示肺部空洞及胸腔积液, 通过肺泡灌洗液病理检查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的COVID-19相关肺曲霉病及COVID-19相关肺毛霉病混合感染患者。本文强调, 糖尿病患者合并COVI...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治疗过程中发生致命性机会性感染1例————作者:李亚坤;谭蓓;秦岭;范思远;郭小贝;赵静;王孟昭;徐燕;
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已在肺癌中广泛应用, ICI在提高患者总生存期的同时, 会导致一系列与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 irAE)。重症irAE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治疗。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需高度警惕机会性感染。本文报道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联合免疫治...
二型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进展————作者:方耀威;林肯;张龙娟;许瑶;王云;赵竞秀;方佳;
摘要:肺泡上皮细胞由二型肺泡上皮细胞(AT2)和一型肺泡上皮细胞(AT1)组成, 其功能分别是维持肺内顺应性和肺内气体交换, 其中AT2在个体的肺发育和肺修复过程中能增殖和分化为AT1, 因此AT2一直被认为是肺中很重要的干细胞, 然而AT2的增殖和分化障碍在许多肺疾病中出现, 导致肺泡不能进行正常修复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就AT2何时进行增殖和分化, 以及影响其增殖和分化的相关关键干细胞和信号...
北京呼吸介入沙龙2024年第6期活动纪要——气道软化的新观点和思考————作者:吴文杰;王婷;张杰;
摘要: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与介入学分会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共同组织的北京呼吸介入沙龙(第6期)于2024年12月17日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以线下讨论和线上直播的形式召开。本次沙龙主题为"气道软化的新观点和思考", 通过专题发言及介入团队讨论的方式进行了经验和观点分享。相关学科的临床医生约60人参与了线下活动, 线上观看直播人数超过1.5万人次
不典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断与治疗——北京青年呼吸沙龙2024年第5次会议纪要————作者:李昊隆;段鸿飞;
摘要:2024年12月12日,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2024年第5次活动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是"不典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断与治疗"。活动以病例分享和讨论形式进行, 与会学者对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的两份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病例展开了深入讨论, 对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加深了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认识。呼吸沙龙新颖的组织形式和开放的氛围获...
重视支气管哮喘的咳嗽问题————作者:赖克方;
摘要:咳嗽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严重影响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哮喘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 但在临床实践中常被忽视。既往哮喘的治疗研究常以急性发作、哮喘控制或肺功能改善作为主要终点指标, 对哮喘咳嗽症状的改善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期待将来对哮喘性咳嗽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开展更多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为哮喘性咳嗽的评估、治疗与指南修订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
全球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登记:肺动脉内膜切除术及肺动脉球囊成形术和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作者:金子元;朱艺宣;陈日垦;
摘要:2007年至2012年间开展的欧洲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登记(CTEPH)报告发现肺动脉内膜切除术(PEA)对 CTEPH 患者的长期生存有重大影响。此后, 又有2种无法手术的 CTEPH 治疗方法: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和经批准的口服药物疗法, 即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利奥西呱。此项登记旨在评估这些新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长期效果
对《气道分泌物淀粉酶显著增高的肺腺癌1例》的一些疑问————作者:吕云辉;谭潇琼;
摘要:本文对《气道分泌物淀粉酶显著增高的肺腺癌1例》一文中进行淀粉酶检查的原因, 及肺部囊性病变方面的诊疗提出疑问
罗达司他乙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蔡玉丽;张宝芝;陈日垦;
摘要:血清素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是近几十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 临床前研究数据强烈表明了其参与疾病的发病机制;然而, 很多临床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重视支气管哮喘的综合评估————作者:张旻;潘亦林;包婺平;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评估是优化管理和改善患者预后的核心基础。全面、精准及动态的评估不仅是满足哮喘疾病异质性诊断和治疗需求的重要环节, 也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关键, 更是实现哮喘管理目标的必备条件。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 哮喘评估方法日益丰富, 评估内容涵盖多个维度, 包括临床症状控制水平、急性发作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气道2型炎症、过敏状态及诱发因素、药物使用情况及共患疾病等。这...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作者: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有效的临床管理, 对于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审阅和整合近年来哮喘领域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对《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次修订补充了哮喘诊断路径, 更新了临床分期、分级, 对哮喘的评估、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缓解作用————作者:黎晓莹;张少卿;邢秋云;冯伟烨;陈佳楠;周子青;毛锐;
摘要:目的评价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初诊轻度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臂、开放标签、单中心、前瞻性研究, 共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诊的轻度哮喘患者15例, 其中男6例, 女9例, 年龄(38.6±11.5)岁。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吸入125 μg/次、2次/d规律治疗12个月。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肺功能、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
肺动脉肉瘤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的分析————作者:江倩;颜涵;黄畅;马冉;张晨婷;杨凯;王健;刘春丽;
摘要:目的分析肺动脉肉瘤(PAS)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致病基因特征, 研究PAS的病因及其与其他肺血管疾病的关系,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3 例PAS病例的临床特征。对其中8例患者的手术后病理组织标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检测, 分析其致病基因特征。结果 PAS患者年龄为26~67(43.2±11.6)岁,...
甲基苯丙胺相关肺动脉高压1例————作者:郭文佳;刘东婷;肖瑶;满婷婷;张臣;王艳;郭伟;陈勇;万钧;
摘要:本文报道1例41岁男性患者, 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短, 既往存在鼻吸甲基苯丙胺("冰毒")病史, 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右心漂浮导管检查提示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 合并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可能。患者接受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后病情缓解, 活动耐力较前提升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纪要————作者:黄华琼;周杰森;兰芬;张斌;王绍斌;应英华;夏旸;陈志华;周敏;李雯;
摘要: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2024年会暨第二十五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于 2024年9月19—2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本年度呼吸年会的主题是"全面提升PCCM专病照护能力促进呼吸疾病早防早诊早治"
持续性气流受限型哮喘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作者:黄海伦;赵海金;
摘要:持续性气流受限型(PAL)哮喘是哮喘的一种临床表型, 较普通哮喘症状更重且病情难以控制、预后更差。目前仍缺乏对PAL哮喘内在机制的充分了解, 主要认为PAL哮喘的发病与气道炎症、气道重塑以及肺实质重塑相关。现阶段国内外指南针对PAL哮喘仍建议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为基础, 按需联用其他药物, 但疗效有限。本文将阐述PAL哮喘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治疗进展————作者:牛雪梅;慈明伟;连艳芬;
摘要: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IMA)属于肺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 其组织学特点是肿瘤内含有丰富的黏液, 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关于IMA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缺乏专门的深入研究, 一般认为与普通型肺腺癌相同。由于发病率相对较低, 目前对IMA的大规模研究较少, 本文旨在从现有的研究进展中归纳和总结IMA的治疗方法, 包括手术切除、化学...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支气管扩张症复合病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作者: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摘要: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和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现增长趋势。NTM-PD可导致支扩, 而支扩也是NTM-PD常见的易患因素, 两种疾病在病情发生发展中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NTM-PD的核心药物, 小剂量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也是预防支扩患者反复急性加重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对于潜在NTM感染的支扩患者,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单药使用存在诱发NTM耐药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