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肉苁蓉产品研发进展与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分析————作者:袁硕;肖玉玲;孙嘉旭;雷俊;洪嘉欣;屠鹏飞;姜勇;
摘要:肉苁蓉是著名的补益中药,具有补肾阳、滋肾阴、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改善性功能、抗衰老、抗疲劳、免疫调节、神经保护、通便等多方面的显著功效,成为药品与大健康产品开发的理想原料。2023年,肉苁蓉(荒漠)被正式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为其向普通食品领域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拓宽了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路径。为全面了解肉苁蓉现有产品的研发状况,该文系统调研了药智网(ht...
我国中药科学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发展40年————作者:赵军宁;马双成;于江泳;阳长明;华桦;
摘要:自1984年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颁布40年以来,我国中药监管经历了中药监管法规初步确立(1984—1997)、中药现代监管体系形成(1998—2014)、中药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2015—2018)、中药科学监管体系构建(2019—2024)4个主要阶段。近5年来,我国中药监管在监管战略目标与科学监管体系确立、中药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中药标准体系与形成机制优化完善、全链条中药安全监...
基于特征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与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栽培羌活最佳采收期研究————作者:王京城;孙洪兵;刘腾;朱文涛;王红兰;周毅;王维彦;杨萍;蒋舜媛;
摘要:为明确栽培羌活最佳采收年限与采收时间,推进羌活产业化高质发展,该研究建立了栽培羌活药材特征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和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不同栽培年限与采收期的羌活农艺性状和药材质量指标进行了差异性分析。通过对照品比对共识别了10个共有峰,分别为绿原酸、4-香豆酸、阿魏酸、异紫花前胡苷、紫花前胡苷、异绿原酸B、羌活醇、阿魏酸苯乙醇酯、异欧前胡素和镰叶芹二醇,不同栽培年限羌活药材特征图谱与对照特征图...
濒危中药材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作者:张辰辰;杨光;
摘要:濒危中药材在中医药体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濒危中药材的保护一直是中医药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任务。该文系统梳理了自1949年以来,濒危中药材保护的监管主体变迁及其相关管理政策,并对现行的濒危中药材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我国濒危中药材保护现状全面整理,分析了其成因,指出了当前保护措施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本综述...
灰毡毛忍冬AP2/ERF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分析————作者:周思敏;瞿美玲;曾娟;何佳蔚;张惊宇;王志辉;童巧珍;周日宝;刘湘丹;
摘要:AP2/ERF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成花、花发育、花开放、花衰老等环节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基于灰毡毛忍冬2个品种花、叶、茎样品转录组数据鉴定得到117条灰毡毛忍冬AP2/ERF家族成员,其中14个AP2亚家族成员、61个ERF亚家族成员、40个DREB亚家族成员、2个RAV亚家族成员,利用NCBI、ExPASy、SOMPA等多个网站进行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差异...
基于IRE1α/ASK1/JNK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作用及机制————作者:张馨蓉;王天朗;张家豪;金璐;王建波;薛亚楠;曲怡;
摘要:该研究旨在探讨补阳还五汤调节内质网应激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RE1α)/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治疗结束后,通过Zea Longa神经功能...
未来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中国天麻潜在适生区评价————作者:龚华乾;郭旭东;席少阳;涂工涵;陈飞;晋玲;
摘要: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显著影响濒危传统中药材天麻的生境分布,准确预测其未来潜在适生区对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研究结合天麻现有分布数据与56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其在当前气候条件及4种未来气候情景(SSP1-2.6、SSP2-4.5、SSP3-7.0、SSP5-8.5)下的适生区变化。结果表明,10月降水量和12月最低温度是影响天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在当前气候下,天麻的最佳生...
贡山三尖杉中1个新的三尖杉碱类生物碱二聚体————作者:马嘉阳;王晶;陈莎;袁春蕾;杨金源;李达翃;华会明;
摘要:综合采用ODS、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分离和纯化贡山三尖杉Cephalotaxus lanceolata枝叶的化学成分,并运用核磁、质谱、紫外等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17个化合物进行鉴定。化合物1为新的生物碱二聚体类化合物,命名为cephalancetine E。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ephalancetine A(2)、11-羟...
薰鲁香中2个新的蒲公英赛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作者:赵志强;安学瑞;李天智;和婷;侯浩坤;刘伟;袁涛;
摘要:运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从薰鲁香中分离得到3个蒲公英赛烷型三萜类化合物,通过HR-ESI-MS、IR、UV、NMR、X-单晶衍射等技术和文献对比,分别鉴定为(5R,8R,9R,10S,11S,12R,13S,17R,18R)-28-norlupa-11,12-epoxy-14-taraxerene-3,16-dione(1)、(5R,8R,9R,10S,11S,12R,13S,17S,18S)-1...
基于Agrin/LRP4/MuSK信号通路探讨健脾补肾益气方促进AChR聚集改善EAMG小鼠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的机制研究————作者:王家慧;刘如歌;刘韩彬;卫佳豪;张杰;柳雪影;高峰;杨俊红;
摘要:探讨健脾补肾益气方通过集聚蛋白(Agr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信号通路促进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AChR)聚集的作用机制。将114只C57BL/6J雌性小鼠分为正常组、造模组及溶剂对照组,正常组及溶剂对照组采用磷酸盐缓冲液(PBS)进行免疫,造模组采用鼠源性AChR-α亚基R97~116肽段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造...
整合代谢组学与肠道菌群组学研究香芍颗粒改善小鼠焦虑抑郁的作用机制————作者:张晓川;于东升;李晓萍;
摘要:该研究旨在通过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组学技术,结合动物实验,探究香芍颗粒治疗焦虑抑郁的作用机制。选取雌性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香芍颗粒低剂量组、香芍颗粒中剂量组、香芍颗粒高剂量组、雌二醇组(阳性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均建立卵巢切除(OVX)联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焦虑抑郁模型,模型成功后灌胃给药3周。通过明暗箱实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焦虑抑郁行为。通过酶...
四逆散加减方治疗轻、中度广泛性焦虑障碍(肝郁化火证)的单中心、随机、双盲、剂量对照研究————作者:许嘉芯;杨洪军;吴宏伟;毛丽军;王建新;于宗良;赵阳;郝晓楠;高蕊;
摘要:为初步评价四逆散加减方治疗轻、中度广泛性焦虑障碍(肝郁化火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开展了单中心、随机、双盲、剂量对照的临床研究。共纳入80例轻、中度广泛性焦虑障碍(肝郁化火证)患者,采用中央随机法按3:1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给予四逆散加减方配方颗粒常规剂量,对照组20例,给予四逆散加减方颗粒低剂量(中药成分含量为试验组50%),分别在基线,导入2周,治疗2、4...
中药化学生物学发展回顾与展望————作者:曾克武;
摘要:中药化学生物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mical biology,TCMCB)作为21世纪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重要学科方向,其研究模式通过整合现代化学与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构建了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研究体系。该学科方向立足中医药理论,聚焦以中药活性成分为分子探针的研究策略,通过识别作用靶点,系统解析中药成分调控的复杂生物学机制。当前,TCMCB主要通过有...
我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演变、现状和展望————作者:杨忠奇;
摘要: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为药品研发人员、研究者和监管机构提供统一的标准,在新药研发中发挥关键作用,该文系统回顾了我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演变过程,重点分析现有指导原则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3个重要的指导原则进行解读。指出当前新药临床试验新的设计方法、研发理念和研发工具层出不穷,在中药新药实行“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背景下,修订已经发布的指导原则、制定新的指导原则和开发新的临床疗效评价工具势在...
基于BMAL1:CLOCK复合体探讨小檗碱调控肝糖酵解、糖氧化和糖异生改善能量代谢的体外降糖作用机制————作者:徐中华;延李科;刘伟华;崔灿;肖汉月;李慧平;涂珺;
摘要:基于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位样蛋白1(BMAL1):昼夜自发输出周期蛋白kaput(CLOCK)复合体探讨小檗碱多途径调控糖代谢改善能量代谢的体外降糖作用机制。采用地塞米松诱导肝胰岛素抵抗(IR)HepG2细胞模型,0.1、1、5、10、20 μmol·L-1小檗碱给药15、18、21、24、30、36 h,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外液葡萄糖含量的时-量效应;确定小檗碱最佳给药...
源自医疗机构中医临床实践中药新药创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专家共识————作者:刘莉;张磊;元唯安;杨忠奇;张俊华;王保和;胡思源;叶祖光;韩玲;周跃华;杨子锋;高蕊;杨明;王停;夏结来;庾石山;范骁辉;华桦;贺佳;陆茵;王忠;窦金辉;李耿;董宇;于浩;瞿礼萍;唐健元;
摘要:医疗机构以具有临床实践基础和丰富人用经验数据成为中医药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是中药新药创制的“摇篮”。为有效推动源自医疗机构中医临床实践的中药新药的转化,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药新药转化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共识专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围绕源自医疗机构中医临床实践中药新药政策与技术评价的2条主线,从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和特色优势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形成4个一级指标、37个...
透骨消痛胶囊调控circFOXO3缓解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糖酵解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作者:付长龙;罗雁;许佳佳;林艳铭;林晴;黄艳峰;
摘要:从环状RNA叉头框蛋白O3(circFOXO3)调控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糖酵解角度,研究透骨消痛胶囊缓解OA退变的机制。在体内实验中,实验动物经随机分组进行相关干预后,通过形态学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结构变化;实时荧光 PCR法(RT-qPCR)检测软骨组织中circFOXO3的mRNA水平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己糖激酶2(HK2)、丙酮...
中药复杂苦辣口感体系的矫掩味技术研究:以吴茱萸汤为例————作者:李佳欣;仇敏;宋娇;韩雪;张坤;韩丽;刘潜;张定堃;
摘要:吴茱萸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但因其具有强烈的苦味感知与辣味刺激,儿童服用依从性差,亟待筛选适宜的矫掩味配方,并阐明其矫掩味机制。该研究采用志愿者视觉模拟评分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对吴茱萸汤不同矫掩味配方进行筛选,研究发现最适配方为20 mg·mL-1羟丙基倍他环糊精(hydroxy...
基于转录组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通冠胶囊干预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作者:谭亚芳;付雨晗;张敏州;
摘要:观察通冠胶囊(Tongguan Capsule,TG)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大鼠心力衰竭的影响,基于转录组学综合预测通冠胶囊改善心力衰竭可能的作用分子机制,并探讨通冠胶囊干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防治心肌纤维化及心力衰竭的效应机制。选用皮下注射ISO(10mg·kg-1)构建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将大鼠随机...
宽叶山蒿Artemisia stolonifera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作者:王楚;徐雅;徐扬;王业;常娜娜;黄璐琦;李慧;
摘要:宽叶山蒿Artemisia stolonifera作为优质灸材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前景,因其种子萌发困难,目前野生种质资源全国分布稀少。研究以当年生幼嫩茎段为材料,考察外植体消毒、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及浓度对宽叶山蒿茎段不定芽增殖、生根的影响,构建宽叶山蒿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用流水冲洗30 min,75%乙醇浸泡30 s结合0.1% HgCl2 5 min...
中国中药杂志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杂志特别好 在中药领域公认top级别 如果不符合期刊要求 退稿速度非常快 审稿速度也很快 整个投稿过程很流畅 编辑也很专业 可以网络首发 推荐投稿
2024-07-19 17:36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中国中药杂志是北大、科核、双核心,中医药类别期刊属于遥遥领先了,一万字版面费8000元,2024年3月20号投的,22号就给出了返回修改意见,效率确实是一流的,希望能尽快录用!
2024-04-12 16:14 -
zhaohhhh
投稿到录用不到一个月,免费网络首发,见刊半年,1w字版面费8000
2023-09-16 10:53 -
带头大哥666
中国中药杂志是中医药类杂志的头部杂志,拒稿很快,拒稿原因往往是文章缺乏创新性。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如果创新性可以,文章完整,还是有机会录用的。杂志返修也很快,返修意见较多,需要认真回复。
2023-07-16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