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中国地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JSTWJC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期刊周期: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1.115
综合影响因子:0.936
官网:http://zgdz.eq-j.cn
主编:王海涛
平均出版时滞:362.6056

  中国地震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国内外应急避难场所研究进展————作者:佟艳;侯可心;

摘要: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及建设对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2004—2024年CNKI数据库173篇和WoS数据库152篇关于主题“应急避难场所”的文献进行量化图谱及系统的梳理,归纳了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热点。结果显示,(1)该领域研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研究学科分布广泛;(2)中国和美...

地震灾害事件驱动的输电杆塔震害自动评估系统研究————作者:陈刚;李茂峰;陈强;刘波;岑关;甘朝阳;李克华;申文豪;李强;

摘要:输电杆塔是电网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震是一种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巨大能量的自然灾害,对输电杆塔的安全造成巨大破坏。震后第一时间开展输电杆塔震害应急评估,可为输电杆塔巡查修复提供决策支撑。针对输电杆塔震害应急评估响应效率低、巡检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构建了基于地震灾害事件驱动的输电杆塔震害自动评估系统。本系统底层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采用B/S(Bro...

云南省五类木结构民居特征及震害总结————作者:叶阳;杨健强;张方浩;明小娜;周洋;王杰;刘绍昌;高扬;

摘要:云南省境内共有五种常见的木结构民居,不同木结构的抗震能力受风俗习惯、气候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及对往年地震中房屋震害的总结,展示了各类木结构的分布情况和结构特征,总结了各类木结构的震害特征,并对往年地震中各类木结构的震害损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震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在民房经济损失中占很大比例,木结构的抗震能力已无法满足现行抗震设防要求,木结构非承重构件极易在地震中损坏,...

基于Newmark模型的地震滑坡概率危险性分析——以南迦巴瓦地区为例————作者:张艺;方韬;叶青;朱国豪;任烨;倪友忠;钟卫星;

摘要:潜在地震滑坡的概率危险性分析主要是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Newmark位移模型相结合,以滑坡失稳概率为危险性指标,给出潜在地震滑坡的危险性区划结果。根据南迦巴瓦地区工程地质岩性及地形高程数据,参考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本文给出了研究区50年10%超越概率水平下潜在地震滑坡的失稳概率。根据所得结果将南迦巴瓦地区潜在地震滑坡的概率危险性划分为低危险区(P(f)≤0.2)、中危险区(0.2<...

利用微震技术的落石物理特征反演计算——基于野外人工滚石实验————作者:王艳梅;黄志勇;高桂山;周晓悦;张世哲;谢斌;陈宇强;冯亮;

摘要:崩塌落石灾害以其发生速度快、尺寸差异大、前兆信息不明显等特点,而难以利用传统方法进行监测预警。本文借助地震学中的微震监测技术,通过在广东省大宝山露天多金属矿山开展的野外人工滚石实验,分析落石物理岩崩过程与微震监测信号之间可能的联系,通过解译崩塌落石微震监测信号,获得落石的发生时间、体积、速度等物理层参数。本次人工投石实验采用27个落石样本,建立了由9个三轴速度型微震基站组成的微震监测网络。通过这9...

山东李楼煤矿近场地震波衰减关系与矿震震级测定方法研究————作者:王钦莹;张修峰;刘瑞丰;蔡辉;李国营;闫宪洋;王子博;

摘要:矿震的震级较小,高频地震波丰富,仅能利用5km以内的地震台站进行监测。为得到山东李楼煤矿近场地震波的衰减规律和近震震级ML的量规函数,在李楼煤矿布设了由36个地面台站和33个井下巷道台站组成的立体观测台网,进行了7次爆破实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这些高质量的近场观测资料,得到李楼矿区5km内地面台站和井下巷道台站S波衰减规律,其中在1km内S波随震源距的衰减非常迅速...

拜城及其邻区地震震源机制解与现今应力场特征————作者:邓明文;赵彬彬;李金;李桂荣;

摘要:近年来拜城及其邻区发生过MS5.6、MS5.4、MS5.1地震及多次有感地震,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地震的震源破裂展开分析,探究南天山现今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本研究首先收集了GCMT给出的1995—2021年拜城及其邻区MS≥5.0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其次利用新疆台网2003—2024年宽频带波形数据,采用CA...

向家坝水库及邻区地震活动分析————作者:李欣蔚;杜泽东;阮祥;邵玉平;佘忠伟;杨磊;

摘要: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梯级开发规划中最下游的一级巨型电站,目前水库蓄水年限已达12年。观测资料显示,库区多次发生3级以上地震,小微地震密集。地震精定位与地震活动分析表明,库尾段蓄水初期,地震频次显著升高,地震大多分布在库区河道附近,具有条带状展布特征;随着蓄水时间增长,河道附近地震活动频次逐渐降低,玛瑙断裂中段附近的地震活动有所增强;库尾段高角度断层发育,河道附近地震活动的震源深度浅于玛瑙断裂附近。...

利用S波接收函数研究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岩石圈结构————作者:缪素秋;黎朕灵;杨志鹏;

摘要:红河断裂带两侧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剧烈的板块运动和频繁的地震活动,使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成为研究板块运动及深部动力学特征的焦点区域。本文基于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21°N~26°N,98°E~104°E)28个固定台记录的2011—2022年远震数据,采用S波接收函数偏移成像方法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壳与岩石圈厚度,结合已有的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地壳和岩石圈厚度横向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湖北及邻区中强震前固体潮调制比特征分析————作者:宋潇潇;黄颂;翁骋;吴海波;陈俊华;

摘要:采用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扫描方法,对2000—2023年湖北及邻区16次4级以上地震进行回溯性研究,分析中强地震前调制比时空演化特征。当固体潮调制比最大值连续三个月不低于0.8,且异常空间尺度不小于15000km2时可视为异常。结果表明,12次(75%)地震前存在调制比高值异常,表明该方法对湖北及邻区中强震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中强地震通常发生在调制比高值开始后5~20个月或异常结束...

2021年阿鲁科尔沁旗ML5.1地震精定位及发震构造研究————作者:郭延杰;包莹;梁珊珊;李晓锐;于章棣;刘继伟;

摘要:2021年10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发生ML5.1地震。为更好地了解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应用hypoDD方法对地震序列中34个地震进行精定位,分别采用CAP方法对主震、Focmec方法对ML2.0以上余震计算震源机制解,根据序列震源机制解进行应力场反演,并对地震序列进行断层面拟合。精定位结果显示,主震的震源深度为19.89km,定位后的31个地...

四种震相自动检测技术在前震探测应用中的对比研究————作者:韩雪君;马延路;

摘要:采用短长时窗比、多频带滤波、深度学习和模板匹配过滤四种地震信号自动检测方法,分别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2013年8月31日云南香格里拉、德钦、四川得荣交界5.9级和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3次具有明显前震信号的地震事件发生前,震中距最近的玉树台、中甸台和于田台记录到的数十小时连续波形数据进行处理,探索四种自动拾取震相算法在前震信号探测方面的应用效果,补充了前震活动...

面向地震预警场景的千万量级预警信息推送服务研究————作者:郭凯;刘杰;方毅;董霖;刘佳鹏;侯建民;

摘要:面向地震预警场景中震中区域海量人口及时获得预警信息的减灾需求,解决目前每秒约数十万级别的信息推送能力瓶颈,研究了一种海量预警信息高并发分层级联广播和区域定向推送技术,实现亚秒级千万量级预警信息的推送能力。为验证方法性能,采用95台高性能服务器搭建预警信息多层级联发布平台,其中45台高性能服务器模拟一千万用户进行实验。通过在CM端采用CPU核心绑定以及Zookeeper集群管理等技术,提升单服务器推...

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分析与探讨————作者:蒋宏毅;李丽;丁晶;包文超;翟颖;马秀丹;

摘要: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高效的地震预警服务对于降低人员伤亡、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至关重要。预警服务的时效性,定义为从地震发生时刻至地震警报(一般指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的第一报)发出的时间差。时效性是地震预警系统工程的重要评估指标,其关系到地震预警的盲区大小和为地震预警区提供的避险逃生时间,即预警时间的长短。因此,缩小地震警报的用时,优化和控制时延是地震预警系统最重要的技术。本文探讨了地震预警的原理及其工程架构...

重力站网运行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作者:祝杰;韩宇飞;关兴;王艳楠;王微;刘颖;王坦;黄经国;王军;

摘要:连续重力站网为固体潮研究、地震监测预报、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坚实数据基础。为解决连续重力站网存在的站网运行管理效率较低、仪器运行状态无感知、数据质量监控滞后、实时波形无法获取展示等问题,在地震系统站网改革和信息化、现代化推进下,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建立了基于B/S架构的重力站网运行管理平台,实现了统一的站网地图展示、多维数据状态报警及分析、数据采集存储及下载、实时波形展示、数据质量分析、运维日报制作、...

2025年1—3月全球地震活动述评————作者:翟颖;马秀丹;刘琪;陈鸿钰;侯旭婷;

摘要:整理汇总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2022年以来全球5.0级以上地震信息,并以季度为单位对2025年1—3月的地震活动情况、地震灾害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选取缅甸实皆7.9级、中国西藏定日6.8级地震作为本季度典型地震事件,从发震构造、灾情信息等角度展开重点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1—3月全球火山活动简报————作者:关升;康建红;顾国辉;

摘要:<正>0全球火山活动概况2025年1—3月全球共有65座火山出现活动,其中,警戒级别Ⅰ级的火山8座,警戒级别Ⅱ级的火山26座,警戒级别Ⅲ级的火山29座,警戒级别Ⅳ级的火山2座(表1)。从空间分布上看,绝大多数活动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链上,少数分布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上,个别活动火山处于其他板块交界地带、板块内部、洋中脊边缘(图1);从国家分布来看,活动火山多集中在印度尼西亚(1...

《中国地震》征稿简则

摘要:<正>《中国地震》创办于1985年,是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办、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协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本刊以地震工作者及大专院校、研究所师生为读者对象,主要刊载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地震工程学、地震预测与预防、历史地震研究、灾害学、地震社会学以及环境、资源等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同时刊载综述性文章、问题讨论、学术动态以及书评等。本刊连续多年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

风力发电设备检修引起地电阻率变化的分析研究————作者:高熹微;张宇;郭宇鑫;张骞;李玉;殷翔;胡超;

摘要: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行风力发电,风电设施与部分地电阻率台站的测区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叠,这对地电观测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针对高邮临泽地电观测站风力发电设备检修期间的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变化,结合调查和落实,确认此次数据变化为风力发电设备检修的架空导线两端接地而引起。同时根据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此类人为环境因素在不同距离、不同观测装置下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风电设施与...

基于单体建(构)筑物震害指数的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评估——以深圳市某区域为例————作者:王晓天;帅向华;梁超;欧阳小波;李涵梦;邓洁仪;

摘要: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中所提供的建(构)筑物数据,依据相关规范对深圳市高密度城区单体建(构)筑物地震灾害隐患进行精细化评估,识别出主要风险点。结合建(构)筑物用途和结构信息,在建筑物高密度区选取一个4.5km×4.5km的研究区,研究区中共10475栋单体建(构)筑物。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存在地震灾害隐患等级为重点的单体建(构)筑物,地震灾害隐患等级为轻微的单体建(构)筑物占据绝大多...

  中国地震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中国地震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