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最新期刊目录
风力发电设备检修引起地电阻率变化的分析研究————作者:高熹微;张宇;郭宇鑫;张骞;李玉;殷翔;胡超;
摘要: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行风力发电,风电设施与部分地电阻率台站的测区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叠,这对地电观测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针对高邮临泽地电观测站风力发电设备检修期间的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变化,结合调查和落实,确认此次数据变化为风力发电设备检修的架空导线两端接地而引起。同时根据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此类人为环境因素在不同距离、不同观测装置下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风电设施与...
基于单体建(构)筑物震害指数的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评估——以深圳市某区域为例————作者:王晓天;帅向华;梁超;欧阳小波;李涵梦;邓洁仪;
摘要: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中所提供的建(构)筑物数据,依据相关规范对深圳市高密度城区单体建(构)筑物地震灾害隐患进行精细化评估,识别出主要风险点。结合建(构)筑物用途和结构信息,在建筑物高密度区选取一个4.5km×4.5km的研究区,研究区中共10475栋单体建(构)筑物。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存在地震灾害隐患等级为重点的单体建(构)筑物,地震灾害隐患等级为轻微的单体建(构)筑物占据绝大多...
江苏东部平原区VS30经验预测模型和场地分类————作者:刘瑞辰;张力方;方怡;彭艳菊;吕悦军;
摘要:江苏东部平原区地震风险较高,深厚松软的覆盖层也会加重震害程度,研究该地区场地地震动效应非常重要。VS30是反映场地地震动效应的关键参数之一,在缺乏钻孔数据或钻孔深度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建立合适的模型对VS30值进行预测。本文基于江苏东部平原区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等资料,建立了一个包含678个深钻孔的数据库。利用6种VS30外推模型,对...
基于视电阻率观测对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的预测————作者:解滔;于晨;韩盈;张丽琼;高曙德;
摘要: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积石山MS6.2地震前,震中300km范围内运行有9个视电阻率观测站,其中5个观测站数据质量较好,其余4个观测站因测区内环境因素影响而难以为日常跟踪提供稳定的动态背景。定西站自2021年7月开始出现下降异常,2022年1月8日门源AS6.9地震发生之后,该异常一直未恢复。2023年6月以来,武胜驿和武威站出现下降异常变化。此...
2023年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发震断层产状及其动力学探讨————作者:陈鑫;张清;何嘉幸;郭培兰;刘白云;
摘要:大地震发生后,断层面产状的迅速确定对地震破裂时空分布模型研究、发震构造及震后地震发生发展趋势判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收集2023年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将全部震源机制节面组合在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去掉小于设定阈值的噪声节面,得到两类聚类结果,发现两组聚类结果中,走向312.13°、倾角56.09°的第一类中心节面的聚类标准差较小,为发震断层面。然后...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人口热力分析————作者:李敏;李东平;尹晶飞;孙海青;吴玮;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机信令数据在地震应急响应中的应用,重点分析地震灾害发生前后的人员时空分布特征,以深入挖掘人口热力在生命线工程(如道路交通主干线和通信网络)及地震地质灾害中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热力变化的分布特征与地震灾害现象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根据不同的变化特征,可推测出一定的地震灾害类型,特别是在道路交通主干线、地震地质灾害及通信基站退服方面,相关性较强;人口热力变化率对于识别重灾区具有良好的...
2024年1月23日乌什MS7.1地震前柯坪地电阻率异常变化————作者:解滔;韩盈;于晨;范晔;
摘要: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发生MS7.1地震,震中400km范围内仅有柯坪一个地电阻率观测站,该站距离此次地震的震中约90km。2023年4月开始,柯坪站EW和NS两个测道相较于2021—2022年同期,开始出现年变化幅度减小。截至乌什MS7.1地震发生,EW和NS测道观测数据去年变化后,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0.6%和0.5%。采用断层虚位错模式分析了地...
基于VGG16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川滇地区谱比法场地分类研究————作者:张艺帆;席楠;杨天青;姜立新;
摘要:传统的谱比法在地震场地分类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大量的样本数据和特征提取方法,提高分类方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地震工程设计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本研究利用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的强震台事件波形数据,计算不同场地类别强震动记录的水平和竖向速度反应谱值获取谱比曲线,分析了其在卓越周期、峰值和整体幅值上的特征。引入深度学习算法,整理并生成了川滇地区强震动台站谱比曲线...
剪切波分裂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者:沈千贺;刘莎;彭朝勇;
摘要:剪切波分裂作为地震各向异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已经在地震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不同震相的剪切波携带了不同深度介质的各向异性信息,通过剪切波分裂研究可以获得相对应的地震各向异性特征。本文系统介绍了剪切波分裂的理论基础以及近震、远震分析方法,总结了近年来剪切波分裂在研究地壳应力场、地震应力监测、地球深部构造等方面的相关成果,展望了该方法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让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剪切波分裂方...
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5.5级地震前地倾斜固体潮特征及动态组合分析————作者:纪春玲;马广庆;张新东;
摘要:计算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5.5级地震震源附近10个台站2020年1月—2023年11月地倾斜EW和NS两分量的固体潮潮汐因子,绘制了动态组合的3种特征(扩容、剪切应变、介质各向异性)图形,并分析了其与平原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天体间引潮力瞬时变化对平原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诱发作用;(2)M2波潮汐因子的上升与下降变化趋势大体呈四象限分布,平原地震震中位于四象限对称中心附近;(3)M2波潮...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震源机制产出系统2022—2023年产出情况————作者:徐泰然;杨志高;徐佳静;杜广宝;
摘要:震源机制解是描述震源特性的重要参数,对了解地震断层的运动方式和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具备自主产出全球M≥6.0和中国台站密集地区M≥4.0地震震源机制解的能力,其通过全球GSN共享台和中国区域测震台采用多种反演方法产出,根据不同需求分别产出自动结果和人工复核结果,产出时效性强,目录完整性高。本文介绍了震源机制产出系统主要流程,展示了2022年1月—2023年12月自动产出结...
泸定MS6.8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异常特征研究————作者:廖晓峰;祁玉萍;杨星;王玮铭;任越霞;何畅;
摘要:对泸定MS6.8地震前四川地区的地电阻率异常演化特征进行总结,发现不同时间阶段出现了不同的异常形态,主要有:(1)甘孜站、江油站、红格站3个台站在强震发生前的1~4.2年出现了长趋势变化的转折,目前多数测项已显示为持续性的趋势上升;(2)出现长趋势转折变化后,红格站、江油站分别在2020年11月、2021年4月出现了年变幅减小的现象;(3)甘孜站、江油站、冕宁站3个台站在泸定...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及震源参数初步分析————作者:徐佳静;杨志高;韩光洁;戴丹青;席楠;张莹莹;孙丽;
摘要:北京时间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28.50°N,87.45°E)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中国地震预警网于震后19s产出首报预警信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于震后170s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13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产出震源参数、地震构造、历史地震、震源机制、震源破裂过程、推测烈度等应急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是...
2024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作者:马秀丹;陈雅慧;李华玥;谭明;郑通彦;翟颖;张晋辉;
摘要:在统计分析2024年中国5.0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应急管理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资料,总结2024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情况和主要震害特点。通过综合对比近1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历史地震灾情数据,分析灾害性地震发震频次和地震伤亡人数的年际变化,总结出近10年的灾害情况,以及各省份发生的地震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4年10—12月全球地震活动述评————作者:侯旭婷;陈鸿钰;郑宁宁;马秀丹;翟颖;张晋辉;
摘要:在收集整理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2021年以来全球5.0级以上地震数据的基础上,对2024年10—12月地震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选取土耳其、古巴和瓦努阿图群岛在本季度先后发生的三次灾害性地震作为典型地震,进行重点分析和灾害特点的整理归纳,分析了地震分布情况、活动特点以及地震造成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10—12月全球火山活动简报————作者:李萌萌;康建红;关升;顾国辉;
摘要:<正>0全球火山活动概况2024年10—12月全球共有60座火山出现活动,其中,警戒级别Ⅰ级的火山10座,警戒级别Ⅱ级的火山24座,警戒级别Ⅲ级的火山25座,警戒级别Ⅳ级的火山1座(表1)。从空间分布上看,绝大多数活动火山分布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上,个别活动火山处于其他板块交界地带、板块内部、洋中脊边缘(图1)
2024年震情述评————作者:王月;杨文;韩颜颜;马亚伟;解孟雨;张小涛;宋金;姜祥华;史海霞;李飞;岳冲;臧阳;孟令媛;
摘要:<正>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4年1月1日—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8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地震为1月1日日本本州西岸近海7.4级地震(图1)。1.1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明显偏弱2024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0次,显著低于1900年以来7级以上地震年均频次(20次)和2023年19次的活动水平(图2)(马亚伟等,2023;韩颜颜等,202...
《中国地震》征稿简则
摘要:<正>《中国地震》创办于1985年,是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办、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协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本刊以地震工作者及大专院校、研究所师生为读者对象,主要刊载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地震工程学、地震预测与预防、历史地震研究、灾害学、地震社会学以及环境、资源等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同时刊载综述性文章、问题讨论、学术动态以及书评等。本刊连续多年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
致谢审者
摘要:<正>2024年《中国地震》在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出版任务。为保证刊物质量,他们花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为本刊审稿,他们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令人敬佩。在此,我们谨向一年来为本刊辛勤审稿的各位专家(以姓名笔画为序)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川地震预警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应用————作者:王宇航;马康熙;范军;吴朋;梁厚朗;李萍萍;
摘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主要包含台站观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网络通讯系统、技术保障系统五大模块。基于四川地震预警台网实际情况,规划设计了紧急信息服务系统中发布系统的架构。本文对系统中运用的MQTT协议、HAProxy开源软件、Dubbo框架等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2022年芦山6.1级等地震的预警信息发布情况为例,阐述该系统在实现地震预警中的优势与作用
中国地震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