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气象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农业气象

CSCD北大核心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2.560
综合影响因子:1.958
邮发:82-126
平均出版时滞:273.3734

  中国农业气象最新期刊目录

微生物种子包衣促进干旱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作者:姜雅文;解文艳;何久兴;龚民;霍秋燕;杨浠;韩伟;吕国华;

摘要:干旱半干旱地区种子萌发期及苗期干旱胁迫是导致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种际微环境调控是提高作物抗旱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CCC 19742)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agaterium ACCC 04296)为供试菌种,采取微胶囊包埋技术封装菌种,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设置枯草芽孢杆菌包衣(M)、巨大芽孢杆菌包衣...

贵州中海拔地区一季稻生育始期模拟模型构建与验证————作者:彭兴德;池再香;曾晓珊;于飞;陈蕴;龙先菊;

摘要:基于1991-2020年5-9月贵州51个中海拔地区一季稻生育期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确定与贵州中海拔地区一季稻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和收获期6个生育阶段的始期关键气候因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一季稻生育期始期模拟模型,利用贵州25个试验站2016-2021年一季稻6个生育始期观测资料及同期气温、光照因子,对生育期模拟模型进行验证,以...

昭通苹果干旱变化特征及风险分析————作者:曾厅余;鲁兴凯;高应鸣;姚睦忱;何娟;周永生;张秀英;孙东汉;

摘要:基于2010-2023年昭通苹果物候期资料和1960-2023年昭通气象资料及干旱灾情资料,将物候期分为休眠期、发芽期、开花期、幼果期、膨大期和采收期6个生育期,采用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CWDIa)分析各生育期干旱频次和时长、累计干旱强度(CDI)判识干旱风险强度、Morlet复连续小波变换(CCWT)探索累计干旱强度的时频演变特征,以明确昭通苹果干旱风险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昭通苹果干旱具有多...

农牧交错带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水氮耦合对产量和水分生产力的影响————作者:白海霞;韩雪盈;胡桃花;余丽萍;柏会子;郝兴宇;李萍;唐建昭;

摘要:揭示农牧交错带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水氮耦合下产量和水分生产力变化,对提高该区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站点张北和武川的土壤数据、气象数据和管理数据,驱动校正后的APSIM-Potato模型,设置不同灌溉和氮肥梯度:灌溉梯度为0、60、120、180、240mm,施氮量为0、50、100、150、200、250、300kg·hm-2,选择马铃薯苗期...

气象条件对天柱县烟草靶斑病的影响及模拟模型构建————作者:唐辟如;孙思思;曾晓珊;柳强;崔蕾;杨颜;

摘要:基于2022-2023年贵州省天柱县平甫烟区烟草靶斑病观测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靶斑病病情指数、病株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关键因子,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构建烟区靶斑病的模拟模型并对其验证,以期了解烟草靶斑病发生发展规律,为烟草生产提高依据。结果表明:(1)贵州天柱县平甫村烟区烟草靶斑病始发期在5月底-6月上旬,随后病情指数和病株率呈波动上升,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2)影...

基于CLM5模型CO2升高及水肥限制对春小麦生长影响的验证————作者:周文慧;张少波;吕雅琼;

摘要:研究陆面过程模式最新版本(CLM5)中作物生长对CO2浓度升高、灌溉以及氮肥限制等条件的响应是否合理,对作物模块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全球首个自由大气CO2浓度加富实验场(FACE实验)的春小麦观测数据,验证CLM5模型春小麦生长对CO2浓度升高、灌溉和氮肥限制的响应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经参数...

吉林省春玉米风灾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象等级判定————作者:刘玉汐;任景全;王冬妮;陈长胜;王琪;宋爽;赵晶;

摘要:利用1971-2023年吉林省43个气象站逐日数据、1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春玉米生育期和43个县域春玉米风灾灾情数据,分析春玉米不同生育期风灾时空变化特征,基于降水量和最大风速,构建春玉米不同生育期风灾气象等级指标,并进行验证,以期完善不同风雨条件下春玉米风灾监测评估技术。结果表明:(1)吉林省春玉米抽雄-乳熟期风灾发生次数最多,为61次,占1971-2022年全生育期的41.5%;春玉米风灾发生次...

近十年国家气象中心作物产量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作者:刘维;郑昌玲;孙少杰;钱永兰;宋迎波;

摘要:农业气象观测、卫星遥感、作物模型以及智能网格预报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作物产量预报技术的动态化和精细化水平,提高了作物产量预报准确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2010年以来国家气象中心作物产量预报业务技术进展及预报结果的检验,系统介绍了以关键气象因子影响指数、气候适宜指数、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为主的数理统计模型、基于作物模型模拟以及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作物动态产量预报技术。202...

2024年冬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者:何延波;吴门新;赵晓凤;郭安红;李森;侯英雨;

摘要:2024/2025年度冬季(2024年12月-2025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3.3℃,较常年同期(1991-2020年平均值,下同)偏高0.3℃。全国平均降水量23.7mm,较常年同期偏少39.4%;全国平均日照时数519h,较常年同期偏多6.1%。全国大部农区冬季光热条件较好,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利于北方冬小麦越冬和南方油菜等作物稳健生长。北方部分地区持续性积雪覆盖不利于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生产...

中国主要作物生育状况数据集V2.0的研制————作者:高静;廖捷;杨炳玉;刘媛媛;

摘要:中国主要作物生育状况数据集主要由2012年以前纸质年报和之后的电子年报建设而成,但存在观测项目和数据单位等不一致,以及部分数据质量未经评估等问题。为了提高农业气象资料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基于两类数据来源,在对1981-2022年中国主要作物生育状况观测项目内容标准化处理基础上,采用完整性检查、跨年值检查、观测时间检查、值域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要素界限值检查和人工核查等方法开展数据质量控制,研制形成...

基于XGBoost方法的甘肃庆阳苹果天气指数农业保险定价————作者:李金蓉;肖鸿民;

摘要: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天气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创新研究的有益尝试。农作物产量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构建能准确反映产量损失与气象灾害关系的数据分析模型,对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的定价十分重要。本文以甘肃庆阳苹果为研究对象,基于1996-2020年庆阳市5个县(区)苹果生长期(4-10月)逐日降水量、逐日气温数据以及苹果产量数据,构建低温冻害指数、干旱指数和连阴雨指数,利用XGBoost算法建立与苹果气象减产率的...

基于MaxEnt优化模型的中国油菜气候适宜区预测————作者:赵辰宇;张方敏;尹思怡;曹雯;

摘要:使用R语言ENMeval数据包对MaxEnt模型参数设置进行优化,基于全国255个油菜分布样点数据和19个气候因子筛选出主导气候因子,采用MaxEnt优化模型预测历史时期(1970-2000年)和未来时期(2041-206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油菜的气候适宜区分布,对比分析历史时期到未来时期的气候适宜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特征函数为线性、二次型、片段化、乘积型、阈值性的线性组合、调控倍频为...

河南省县域耕地利用净碳汇时空演进分析————作者:马文博;曾丽媛;

摘要:基于2006-2020年耕地生产资料投入、土壤、小麦和水稻种植碳排放及农作物固碳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河南省104个县域的耕地利用净碳汇量,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旨在为河南省耕地利用低碳转型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河南省耕地利用碳排放呈先增后减趋势,碳吸收则稳定增长,导致净碳汇波动上升。化肥是主要碳源。与2006年相比,2020年河南省大部分县域碳排...

基于文献计量的作物水肥管理决策模型研究进展————作者:蔡梦婷;苏振娟;张鹏;刘学智;徐利岗;杨昊;王娇;刘巍仑;

摘要: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作物水肥管理决策模型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分析2003-2023年该领域发文数量、发文国家和关键词的变化及国内外作物水肥管理决策模型的研究进展,了解作物水肥管理决策模型研究现状及趋势,以APSIM模型为例,重点分析APSIM模型在作物水肥管理决策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2...

滨海城市植被碳源/汇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作者:韩宇航;韩震;

摘要:基于多源数据采用改进的CASA模型和土壤异养呼吸模型,计算2000-2016年上海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用于表征植被的碳汇状况,并使用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植被碳源/汇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上海植被NEP年均值为96.73gC·m-2·a-1,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1.87gC·m

基于CMIP6多模式SSP情景的河南降水量时空变化预估————作者:邢海佳;杨联安;袁笑甜;尚小清;周思璁;薛婧;

摘要:基于1960-2014年河南省117个气象站日值数据和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10个气候模式数据,评估多模式集合平均(MME)模式对河南历史时期(1960-2014年)年均降水量的模拟能力,研究不同SSP情景(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河南省2015-2100年降水时空变化,以期为河南省农业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1960-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作者:姜婧妍;胡琦;楚希雅;周建朔;张丽娜;潘学标;王靖;黄彬香;

摘要:基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186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和空间插值,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定量解析风速、降水量和蒸散量(ET0)等气象因子变化对风蚀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农牧交错带的环境问题和风沙治理提供科学建议及理论支撑。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风蚀量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值区分布在内蒙古中部的通辽、赤峰与河北张家口...

气候变化背景下川中丘陵区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作者:黎景锐;罗怀良;刘晓冉;

摘要:基于1970-2023年川中丘陵区逐日气象数据,采用修正的FAO气候生产潜力测算模型,分析川中丘陵区气候变化及水稻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动态特征,结合历年水稻生产数据评估气候资源利用情况,并运用敏感性强度,探讨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川中丘陵区热量资源显著上升,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日照资源稀缺,热量、光照资源纬向分布明显,水分资源经向分布明显;(2)川中丘陵区水稻气候生产潜...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不同后墙材质日光温室内逐时气温模拟和动态预报————作者:石茗化;魏渠成;乐章燕;王靖;张艳艳;周鹏;张继波;

摘要:为提高日光温室内气温预报准确率,利用温室外实时气象预报数据(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和温室内前3h气温数据,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构建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冬季和春季不同后墙材质(土墙和砖墙)温室内逐时气温进行模拟和动态预报,并与逐步回归(Stepwise regression,SR)和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

新疆天山中段小时气温精细化估算模型构建————作者:李陇同;刘帅令;石亚亚;杨耘;周小平;胡祥祥;

摘要:积雪作为淡水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积累与消融过程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精确估算气温数据,对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安全以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新疆天山中段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流域内13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2012-2017年逐小时气象观测数据,采用嵌入法选择最优小时气温因子集,构建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长短期记忆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LSTM-GRNN)小时气温估算模...

  中国农业气象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中国农业气象杂志很好,两个月外审完成,两条修改意见,其中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非常中肯,速度很快,另一个不懂我做的东西,瞎掰,凭此意见退稿后我申诉成功,最后修改后录用。

    2024-08-23 17:38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中国农业气象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