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气象最新期刊目录
云南省种植业农资投入品碳排放脱钩特征、驱动因素及预测————作者:程正涛;徐彪;刘治航;杨伟;李忠华;张无敌;梁承月;
摘要:选取云南省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化肥、农药、农膜、灌溉和机械化作业等农资投入的碳排放核算体系,系统评估2005-2019年种植业碳排放特征;结合Tapio脱钩模型揭示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演进关系,运用LMDI分解法定量识别驱动因素,基于GM(1,1)灰色模型预测2020-2029年云南省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的碳排放趋势。结果表明:2005-2019年云南省种植业生产农资投入品碳排放量呈...
1980-2020年黄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作者:顾杨旸;赵文吉;吴舒祺;
摘要:黄河流域作为中国北方生态屏障区,干旱事件频发且时空分异显著,但其大尺度演变规律及大气-海洋驱动机制尚未明确,制约了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干旱风险管理。本研究基于1980-2020年黄河流域及周边340个气象站逐月降水量与气温数据,采用Thornthwaite模型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结合线性趋势估计、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连续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分析,揭示黄河流域干旱的...
不同水分条件下优良冬小麦旱地品种与水地品种的性状比较————作者:王桢钊;张欣莹;刘恩科;郭瑞;顾峰雪;李淑英;钟秀丽;
摘要:研究分析优良冬小麦旱地品种与水地品种之间生物量、产量与生理性状的差异,可为水地品种抗旱性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研究选取优良旱地品种‘晋麦47’与优良水地品种‘石家庄8号’开展对比研究,设置雨养和补充灌溉两种水分处理,连续3a开展田间群体试验,比较群体产量表现;利用防雨棚开展盆栽实验,进行拔节期干旱胁迫处理,比较分析干旱胁迫期间单株生物量变化以及单株籽粒产量,同时监测光合速率,研究品种间气孔调节、渗透...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荔枝潜在地理分布模拟预测————作者:侯伟;李焕苓;李伟光;陈小敏;王祥和;
摘要:基于全球荔枝分布记录、基准时期(1970-2000年)和未来时期(2050s和2090s)不同气候情景的环境变量,利用优化后的MaxEnt最大熵模型分析影响荔枝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并预测其潜在地理分布,以期通过预测气候变化对全球荔枝分布格局的影响,为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影响荔枝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是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其次是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和最湿季...
利用CanESM5模式对未来气候情景下陕西苹果气象产量的预测————作者:郭华;王玺;李亮;王达菲;武曦;
摘要:以陕西省30个苹果基地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和苹果单产数据(2000-2022年),利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2023-2050年,CanESM5模式的SSP2-RCP4.5和SSP5-RCP8.5情景)的苹果气象产量。利用HP滤波法分离出苹果气象产量,经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变量后,对支持向量机模型、线性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4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
九江地区油菜花期预报模型建立和筛选————作者:周妍;吴琼;殷桂兰;何青;孔祥胜;
摘要:利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气象局1995-2023年油菜生育期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基于花前物候期灰色关联法、有效积温法、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回归四种方法建立花期预报模型,并综合1995-2018年回代检验和2019-2023年预测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筛选适合九江地区的油菜花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油菜移栽、现蕾和抽薹期距播种的日数可建立花前物候期花期预报模型,基于2月平均气温、11月...
山西谷子不同生育期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品质影响————作者:李燕;霍治国;常清;杨超;米晓楠;李海涛;许云;
摘要:基于1981-2021年山西10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典型种植区21个采样点的谷子生育期资料和2019-2021年谷子品质资料,运用物候推算法、反距离权重法,确定山西谷子生育期和种植面积,分析谷子播种-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的气候资源分布特征,探析不同生育期气象条件对谷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西谷子热量适宜区为北部种植区的东北部、中部种植区的吕梁山西部、南部种植区的太行...
沂蒙山区金银花气候适宜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作者:吕学梅;刘可欣;艾欣;张磊;吴东丽;
摘要:金银花作为沂蒙山区的道地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其品质与产量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性极强。本研究基于1991-2020年平邑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数据,构建金银花关键生育期(萌芽展叶期、抽梢期、孕蕾期和花蕾膨大期)的温度、水分、日照时数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1991-2020年沂蒙山区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及其与金银花产量的相关关系,以期揭示沂蒙山区金银花气候适应性的关键因子,为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道...
湖南长沙烟区高温热害特征及预报模型构建————作者:张超;黄晚华;陈治锋;刘思华;陆魁东;
摘要:利用湖南长沙烟区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0年6-7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M-K检验、ROC曲线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长沙烟区烤烟成熟期高温热害特征,构建长沙烟区高温热害预报模型,以期为决策服务提供早期预警。结果表明:长沙烟区烤烟成熟期高温日平均每年15.2d,1961-2020年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a增加1.0d,最早6月1日开始出现,80%保证率下平均始期在6月13日。长沙烟区烤烟...
基于哈尔滨CORS站网的水汽反演与降水量预测方法————作者:王洪;刘伟龙;俞彬;谢慧铃;张嘉梁;
摘要:选取哈尔滨市2022年8月3次降水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市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提供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原始观测数据,解算并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通过IGRA2探空数据集,校准ERA5再分析数据集的大气可降水量;利用校准后的ERA5 PWV检验GNSS PWV的反演精度;通过LSTM模型训练PWV,分析PWV在降水过程的时序变化,为提高哈尔滨市极端降水事件的监测能力、灾前制订应对措...
气传致敏花粉监测、预报与服务研究进展————作者:刘素芹;李建强;程文秀;赵琳娜;徐曦;叶彩华;
摘要:气传致敏花粉引发的过敏风险防治已成为城市绿化进程中保障公共健康的焦点问题,气传致敏防治体系自下而上涵盖花粉监测、花粉预报和花粉服务三大环节。为深入理解该体系,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分析花粉监测原理、设备及站点布局;基于自统计回归、机器学习再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更新视角,归纳花粉预报发展与脉络;总结市场上用户友好型花粉服务产品的表现形式和应用现况;探讨体系内各环节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国内花...
2025年春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者:李轩;张艳红;吴门新;谭方颖;赵运成;
摘要:2025年春季(3-5月),全国平均气温11.7℃,较常年同期(1991-2020年平均值,下同)偏高1.0℃,为1961年以来第4高;全国平均降水量137.4mm,接近常年同期,其中陕西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5少;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629.4h,较常年同期偏少。夏收粮油区光热条件较好,总体利于冬小麦、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但河南、陕西和山西等地春旱偏重发生,部分麦区叠加干热风天气,影...
《中国农业气象》征稿启事
摘要:<正>《中国农业气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不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反映农业气象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刊物。主要登农、林、水、畜、牧等产业与气象、环境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影响、区域农业气候、局地农业气候、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候区划、动植物物候变化排放;农业生态环境、旱作节水农业...
《中国农业气象》2026年征订启事
摘要:<正>《中国农业气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林水产业与气象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包括全球变化、区域农业气候、农业减灾防灾、干旱与节水农业、作物气象与农田小气候、农业病虫害、农业生态环境(包括产地环境)、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上的应用等方面内容。本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基于CiteSpace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作者:谭华;杨悦;
摘要: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检索系统(CNKI)数据库,检索2019-2023年关于农业碳排放领域相关262篇中文核心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知识图谱,分析中国农业碳排放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领域的研究成果持续增加。碳排放、低碳农业、碳中和和碳达峰等关键词分别出现43次、20次、14次和13次,是目前国内农业碳排放领域的热点。农业碳排放总量呈下降或上升趋势,...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保险对粮食安全影响机制及调节效应————作者:安敏;马权;韦雅倩;
摘要:基于2001-2021年31个省份农业统计数据及气象数据,从粮食供给能力、可获得性、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4个维度构建粮食安全指标体系,以气温和降水量月均值的波动性表征气候变化,通过固定效应双向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以及农业保险的调节效应,以期为探究农业保险、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优化气候适应性农业保险政策,制定区域差异化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1-...
汾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关系————作者:戴燕燕;姚航宇;韩佳琦;刘庚;钞锦龙;张蕾;张鹏飞;
摘要:基于2011-2022年汾河流域40个县(市、区)的农业、水资源、经济、社会等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系统分析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以期为汾河流域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结果表明:(1)2011-2022年汾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效率评价得分均值由2011年的0.094显著提升...
ESA-CCI土壤水分数据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评估————作者:胡洁;姜志伟;姜涛;王海兵;杨智博;
摘要:针对ESA-CCI土壤水分数据在中国存在大量缺失值、适用性偏低问题,本研究充分考虑时空数据相关性和结构特征,以K-最近邻(KNN)机器学习算法为核心,构建三维时空数据补缺方法,利用2016-2018年5-10月中国区域ESA-CCI土壤水分和地面观测数据,对比分析数据补缺前后的区域适用性。结果表明:(1)补缺后的ESA-CCI土壤水分数据时空连续性大幅提升,保持了原始数据的时空结构特征,能较好表征...
2014-2022年盘锦水稻农地利用碳足迹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作者:申祺;李蔚然;于小彭;李浩;王紫;纪薇薇;于亚辉;
摘要:基于2014-2022年盘锦市4个区县水稻产量、播种面积和农资投入数据,解析该区水稻农地利用碳足迹和影响因素,为实现水稻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14-2022年盘山县水稻单位播种面积碳吸收量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P<0.01),年际波动大,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和大洼区水稻单位播种面积碳吸收量年际波动及变化均较小。不同地区水稻单位播种面积碳吸收量空间差异不显著。2014-202...
基于CMIP6 GCMs的台兰河流域未来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特征————作者:策李格尔;董文明;郝哲;徐敬东;彭亮;
摘要:高寒山区是内陆河流域重要的产流区,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研究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14个全球气候模式(GCM),以1995-2014年为基准期,利用Delta降尺度偏差校正后多模式集合平均(MME)模式数据,分析21世纪末期(2081-2100年)在3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SSP1-2.6、SSP2-4.5和SSP5-8.5)下台兰河流域降水量(Pre)、最高气温(Tmax)...
中国农业气象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中国农业气象杂志很好,两个月外审完成,两条修改意见,其中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非常中肯,速度很快,另一个不懂我做的东西,瞎掰,凭此意见退稿后我申诉成功,最后修改后录用。
2024-08-23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