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禽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8:05:41

中国家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China Poultry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江苏省扬州市
复合影响因子:1.309
综合影响因子:1.050
邮发:28-87
官网:http://www.zgjqzz.net/
主编:施寿荣
平均出版时滞:222.5278

  中国家禽最新期刊目录

非常规饲料原料在鹅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陶启鸿;杨芷;杨海明;韩厚明;赵荣雪;王志跃;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饲料供应领域面临玉米和大豆等常规饲料短缺、自给率低以及部分饲料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非常规饲料原料种类众多、营养成分丰富且价格相对较低,可作为传统饲料资源的有效替代品。鹅在传统上属于草食性家禽,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的特点,能有效利用大量的粗纤维。在鹅生产上合理利用非常规饲料原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还能充分发挥鹅在粗纤维消化方面的天然优势。文章综述了稻米、玉米和木薯加工副...

生长后期肉鸡非植酸磷动态需要量研究————作者:郭思言;刘永发;岳圆;王斌;张晓丹;吕增鹏;呙于明;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植酸磷(NPP)水平对生长后期商品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胫骨发育的影响,并对评价NPP需要量的关键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拟合,计算满足肉鸡生长所需的适宜NPP水平,从而建立以代谢体重、体增重为自变量,NPP绝对需要量为因变量的动态模型。试验选取体重接近的29日龄雄性白羽肉鸡360只作为试验鸡,根据饲粮NPP水平(0.20%、0.25%、0.30%、0.35%、0.40%)分为5组,每...

钙和非植酸磷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骨骼发育及小肠钙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作者:陈梦月;瞿红侠;李庆东;周羽;李慧杰;常宇春;马冰冰;郝俊芳;席丽;张辽;施传信;韩进诚;

摘要:试验探究饲料钙和非植酸磷水平对1~19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骨骼发育及钙转运载体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将100只1日龄爱拔益加母雏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粮钙和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90%和0.45%,试验组饲粮中钙和非植酸磷分别为0.50%和0.25%,试验期19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

罗伊氏乳杆菌及其代谢物罗伊氏菌素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作者:赵家悦;唐润姿;陈佳琪;陈彬珂;费湘琳;吴文孜;占秀安;李卫芬;莫秋芬;付爱坤;

摘要:肠道健康是动物高效生产的关键,肉鸡养殖过程中的肠道炎症反应会严重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肠道共生菌群及其代谢物对调节家禽免疫和提高生产性能有重要作用,禁抗背景下通过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和免疫稳态进而缓解肠道炎症是重要的技术手段。罗伊氏乳杆菌是鸡肠道中主要的乳杆菌之一,具有优良的益生特性,其代谢物罗伊氏菌素因其广谱的抗菌特性,也有着较大的生产应用潜力。在家禽饲养过程中,补充罗伊氏乳杆菌或罗伊氏菌素...

鸡蛋风味的形成及饲粮因素的影响————作者:马凯旋;高丽冰;刘胜军;王晶;

摘要:鸡蛋风味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质量的判断及满意程度,是其滋味、气味和口感的综合体现。鸡蛋风味的形成取决于所含风味前体物质及相互作用,受到储存、加工及饲养等多方面的影响。对鸡蛋风味的准确描述和形成机制的理解,有助于鸡蛋品质的调控和提升。文章从鸡蛋风味描述及形成、风味的检测评价方法以及影响风味的饲粮因素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豁眼鹅不同部位羽绒产量及品质的比较分析————作者:王坤;张馨心;顾泽礼;刘怡冰;于宁;刘况;施展;邹英昊;闫放;马文婧;刘海英;赵辉;

摘要:为探究豁眼鹅羽绒产量及不同部位羽绒品质差异,试验选取12只550日龄豁眼鹅母鹅,收集胸部、背部和腹部羽绒,测定羽绒产量及羽绒品质相关指标,观察镜检下的绒枝形态。结果显示:不同部位产绒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胸部产绒量最高;胸部的千朵重、浊度均显著高于腹部(P<0.05);镜检下发现,胸部的绒小枝存在隆节,背部与腹部存在菱节,且胸部绒枝密度高于背部和腹部;千朵重和浊度显著正相关(P<0.0...

连城白鸭高低产个体卵巢的转录组学比较————作者:施文莉;蔡倩楠;赵邦哲;朱志明;李丽;章琳俐;缪中纬;郑嫩珠;辛清武;

摘要:为探明连城白鸭高产性状的形成机制,比较高产和低产连城白鸭(Anas platyrhynchos)卵巢组织的差异,试验分别采集高产和低产连城白鸭各3只的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与连城白鸭产蛋性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qRT-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高产与低产连城白鸭共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800个,相对于低产连城白鸭,在高产连城白鸭中上调的基...

基于group3798基因的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作者:王双娟;康喜龙;杨燕娇;王新为;阮燕雨;孟闯;耿士忠;焦新安;潘志明;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率,应用粪便模拟样品及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雏鸡泄殖腔拭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家禽沙门氏菌中,group_3798特异性存在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建立...

肉鸡屠宰率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作者:刘爽;王东贤;蔡日春;余洋;王一东;杜永旺;郑麦青;崔焕先;巩元芳;黄超;

摘要:为探究黄羽肉鸡屠宰率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选用264只金陵花鸡终端父系公鸡作为试验素材,测定其屠宰率表型值;通过10×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结合屠宰率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GWAS筛选到屠宰率与1、4、11号染色体上共2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显著相关;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识别出1号和11号染色体3个显著单倍型区块,鉴定到位点4_35233727的CC基因型个体其屠宰率表型显...

产蛋高峰期高低产隐性白羽肉种鸡盲肠微生物差异性分析————作者:章易培;王东贤;朱焜炜;袁钊;王巧;李想;王子渲;郑矩梅;赵桂苹;刘铮铸;李祥龙;

摘要:试验旨在筛查隐性白羽肉种鸡产蛋高峰期影响母鸡产蛋水平的关键盲肠微生物。试验随机选取产蛋高峰期(184~210日龄,共27 d)的15只高产鸡和14只低产鸡分别设为高产组(M)和低产组(L),采用16S rRNA法分析了高产组和低产组试验鸡盲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情况。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在高、低产组试验鸡盲肠微生物中相对丰度均为最高,其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

鸡KLF基因家族调控肌肉发育和脂肪沉积研究进展————作者:李硕涵;程茜;郭玉龙;李红;刘小军;田卫华;

摘要:Kruppel样因子(Kruppel like factors,KLF)基因家族是进化保守的锌指类DNA结合转录调控因子的一个亚家族,目前在哺乳动物中已鉴定到18个成员,其作为转录激活因子或抑制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KLF基因家族在细胞、组织和全身水平的代谢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脂肪生成、肌肉发育等多种生理进程。文章系统综述了鸡KLF基因家族的基因组结构、蛋白质特性、进化特征和潜在...

重金属在细菌耐药产生中的作用与机制————作者:刘娜;张嘉宝;程安春;刘马峰;

摘要:随着化工业的发展,重金属应用和排放造成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动植物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对细菌耐药性也有重要作用,但重金属在细菌耐药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长期被忽视。文章对重金属在细菌耐药产生中的作用与机制进行了综述,包括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以及重金属对细菌的危害和诱导细菌耐药产生机制,以期为更全面地理解重金属在细菌耐药产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提供参考,为我国正在进行的《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提...

通过杂交和标记辅助选育黑羽黑脚高产蛋鸡新品系的研究————作者:李硕;刘龙;郑传威;陈亮;龚道清;耿拓宇;

摘要:研究旨在利用W系鸡的黑羽、快羽、黑脚、粉壳蛋等优良性状,通过杂交与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产优质的黑羽黑脚蛋鸡新品系。试验选用W系与农大3号商品鸡进行杂交,得到F1代,再使用F1代与农大3号商品鸡进行回交得到含有3/4高产血统的F2代。对杂交后代的羽色、胫色和胫长等性状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并比较分析杂交后代与亲本W系的生产性能数据。结果显...

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对狮头鹅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作者:伏志奇;邓珊;钟凡淇;敖娜;梁玉文;王育川;马春平;付晶;刘春朋;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对狮头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56日龄体重相近的狮头鹅公鹅2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5%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的基础日粮,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85~126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85~126日龄料肉比显著降低(...

家禽肌内脂肪沉积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者:黄钦柯;林中珍;刘益平;李勤;

摘要:肌内脂肪的适量沉积可以显著改善禽肉的适口性和风味,而皮下和腹部等其他部位的脂肪沉积则会造成屠宰性能下降。家禽肌内脂肪的沉积受诸多因素的调控,在遗传层面,品种、性别等因素决定了出生后肌内脂肪的沉积潜力;在营养层面,能量水平直接反映了肌内脂肪的底物或原料含量,而饲料添加剂则对肌内脂肪的沉积能力起调控作用;在管理层面,可通过调整屠宰日龄控制禽肉产品的肌内脂肪含量,也可选择不同的饲养方式从而影响家禽群体的...

鸡毒支原体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作者:周鲁阳;陈学圣;宋法慧;吴际坤;俞长旭;王傲菲;魏书琦;杨硕;汪建华;张瑞华;姜世金;朱岩丽;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实用的检测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方法,试验根据MG黏附蛋白的mgc2基因序列,选择其保守区域的基因片段,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鸡毒支原体套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鸭的临床样品。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与其它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MG DNA模板检测限为5×10-6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肉、鸡蛋、鸡肝中白僵菌素残留研究————作者:魏紫嫣;孙志文;方芳;张晶晶;倪香艳;怀文辉;赵营;李文辉;王乐宜;赵雅妮;李甜;鲍捷;

摘要:为准确测定鸡肉、鸡蛋、鸡肝中白僵菌素残留,试验建立了快速通过式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LC-MS/MS)。试验样品通过乙腈酸化处理后进行萃取,利用Captiva EMR-Lipid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步骤,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鸡肉、鸡蛋、鸡肝中白僵菌素在2.5~50μg/kg范围内,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0.998,该...

63株副鸡禽杆菌分离鉴定及HMTp210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在血清型鉴定中的应用————作者:霍现格;赵晓东;范晶鑫;刘武杰;郑念军;栗绍文;张欣;

摘要:为了解我国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流行情况,同时建立基因分型方法对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Apg)的血清型进行分型,研究对2021—2024年从全国16个省份采集的292份疑似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HMTp210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共分离到63株副鸡禽杆菌,阳性率为21.5%(63/292),分别为31株...

山东中部地区新型鸭正呼肠孤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变异分析————作者:罗鹏;冯波;顾丛丛;李冰;刁有祥;唐熠;

摘要:为研究新型鸭正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orthoreovirus,N-DRV)在山东中部地区的流行分布与病原突变情况,试验在山东中部地区肉鸭养殖场收集疑似感染N-DRV的232份肉鸭内脏样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样品总阳性率为47.7%;共分离到26株N-DRV分离株,分离株间σC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核苷酸相似性为97.8%~99.7%,氨基酸相似性为99.4%~1...

基于透射光谱技术的种蛋受精无损检测研究————作者:刘云飞;张晓雨;籍颖;周荣艳;陈辉;韩晓飞;

摘要:为了提高在鸡种蛋孵化早期(0~5胚龄)筛除无精蛋的准确率,试验采用透射光谱技术结合智能算法与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种蛋受精信息识别。试验对采集获得的透射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壳色波段影响,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种蛋受精检测模型。分别使用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 GWO)和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