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化学最新期刊目录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油膜动态剥离特征及机理————作者:徐国瑞;李晓骁;周泾泾;王硕;李翔;刘丰钢;
摘要:油膜是一种重要的水驱残余油类型,提高其动用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为研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油膜的动态剥离特征,基于可视化油膜剥离物理模拟方法,量化表征了油膜剥离动态特征参数。通过11种不同类型的典型表面活性剂剥离油膜实验,明确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及性质对油膜动用规律及作用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剥离油膜的动态特征及剥离机理差异明显。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
基于β-环糊精修饰的抗高温降滤失剂————作者:马超;刘怡麟;唐嘉婧;周旭;刘超;
摘要:深井及超深井油气勘探开发对钻井液降滤失剂的抗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β-环糊精具有的锥状环台形特殊刚性稳定结构和内疏水外亲水的特殊吸附能力,通过马来酸酐(MAH)接枝β-环糊精(β-CD),同时引入高温稳定性优良的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KH570),并与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在水溶液中共聚,合成了耐高温降滤失剂(LY...
高温深层裂缝性地层钻井用复合堵漏材料————作者:杨岳鹏;张佳楠;张丽辉;尚有志;王磊;张洪涛;
摘要:为了有效解决高温深层裂缝性地层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漏现象,研制了一种抗高温刚性封堵剂HTD-2,并将其与改性无机矿物纤维GXW-1和弹性堵漏材料TDS-2复配形成复合堵漏材料。通过耐温性能实验、裂缝封堵实验、高温高压砂床封堵实验以及与钻井液的配伍性实验等对堵漏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HTD-2、GXW-1和TDS-2的耐温性能明显优于核桃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单一堵漏材料无法对不同尺寸的...
复杂缝网压裂二氧化碳悬浮支撑剂技术及悬砂性能————作者:黄涛;钟颖;牟秋杭;严耀辉;李建林;张浩;
摘要:滑溜水压裂液由于其自身黏度低、携砂能力弱,往往无法满足压后支撑剂对复杂缝网的高效充填。基于气泡悬砂理论,文章提出一种CO2悬浮支撑剂技术,并室内试验评价了常温常压、高温高压条件下滑溜水中CO2悬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支撑剂表面改性涂层能起到稳定的气-固桥联作用,通过吸附CO2有效降低支撑剂密度,大幅减缓支撑剂在滑溜水中的沉降速度...
低渗透致密油藏压裂用微乳增产助剂————作者:刘倩;问晓勇;王文雄;刘怡;尹太恒;马欢;丁勇;贾建鹏;
摘要:针对低渗透致密油藏的渗吸增产,基于“压-注-采”一体化施工方式,从提高压裂液性能出发,以脂肪醇烷氧基化硫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Y-1)和9-葵烯酸甲酯(MS-9)为主要原料,通过拟三元相图研究相行为,采用正交实验优化配方制得增产助剂微乳液ME,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其性能,测试了在压裂过程中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制备ME的最佳配方为:25%SY-1+12.5%三乙二醇丁醚+37.5%的2%KCl水溶...
基于强双疏相互作用的自修复速溶抗盐酸液稠化剂————作者:方裕燕;史文静;方俊伟;潘丽娟;焦克波;李亮;王彦玲;梁诗南;
摘要:酸化酸压储层改造技术是增产上产的重要手段。传统干粉状酸液稠化剂在配制酸液时,溶解时间大于2h,无法现场连续混配,而溶解性较佳的乳液稠化剂,耐酸性、耐盐性及特殊环境下的耐剪切性均有待提升。文章使用APS/TEMPO复合催化剂,以丙烯酰胺(AM)、含氟类、磺酸盐类、氯化铵类单体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得了基于强双疏相互作用剪切后可自修复的速溶抗盐酸液稠化剂PASD,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PASD的化学结...
海上160℃高温砂岩气藏螯合酸解堵体系的研制与现场应用————作者:程宇雄;彭成勇;武广瑷;史伟奇;陈明贵;姜浒;吴百烈;
摘要:海上WC油田160℃高温砂岩油气藏酸化中,黏土矿物如伊利石在盐酸中水化分解造成微粒运移和储层伤害,导致油气井产能降低。为解决常规土酸高温反应快、伊利石敏感、酸液穿透距离短的问题,通过高温岩心溶蚀、岩心流动和产出液体离子分析等实验,优选出5%GLDA+8%乙酸+1%HF+1.5%黏土稳定剂NW-1+1%缓蚀剂CT-1的螯合酸体系。该酸液体系在160℃下反应16 h后的溶蚀率为15.2%,对N80钢片...
耐温抗盐聚合物凝胶的研制与性能调控————作者:薛新房;徐国瑞;范海明;李玲玉;杨航;王业飞;
摘要:油田开发中后期出现的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油井含水率上升、产油量下降。为提高凝胶类调剖剂在高温高盐苛刻型油藏中的稳定性,从低浓度聚合物和酚醛交联剂组成的基础交联体系在高温高盐情况下易降解脱水的现象入手,以凝胶强度和脱水率为主要指标,采取半定量的分析方法优选能够提高稳定性的助剂以改善凝胶性能,并评价了所得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和耐温耐盐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凝胶体系中加入抗氧化剂1#(含氮有机物)和络合...
高温、高盐环境双重交联凝胶调堵体系的制备及性能————作者:杨祖国;郭继香;马清杰;郭锦棠;高秋英;
摘要:针对现有油田调堵剂高温地层条件下凝胶时间较短、不耐稀释、长期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二级交联结构设计,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共聚单体,氧化氢叔丁醇(TBHP)为引发体系,聚乙二醇(PEG)为有机溶剂,气相二氧化硅(AEROSIL)为增强剂,合成耐温耐盐性双重交联凝胶体系,研究了各组分加量对凝胶成胶时间及储能模量的影响,考察了凝胶的黏弹性、老化稳定性、耐地...
橡胶粉掺杂热塑性柔性颗粒调剖堵水剂————作者:杨祖国;席玲慧;郭继香;薛艳;李亮;李生林;
摘要: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导致油井含水率高,需要开发环保、低成本、优质高效的油田化学调剖堵水剂。以聚乙烯醇(PVA)、橡胶粉、戊二醛和自制疏水改性剂为原料,制备了可在水相中一次成型的热塑性柔性颗粒调堵剂。分析了调堵剂的粒径和微观结构,通过质构评价方法评价了调堵剂的力学性能,在高矿化度水和120~200℃条件下考察了调堵剂的稳定性,采用全贯穿裂缝模型研究了调堵剂在裂缝中的注入、运移和封堵效果。结果表明,橡胶粉...
深层裂缝型油藏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凝胶控水增油效果————作者:钱真;李晶辉;吕东方;张雯;甄恩龙;瞿博超;李宗睿;赵光;
摘要:随着深层裂缝型油藏的开发,水窜现象日益显现,导致地层能量的浪费和采收率的降低。极端非均质性是具有复杂缝网的裂缝型油藏水窜的主要原因,封堵水窜通道迫在眉睫,而堵剂是其核心所在。深层裂缝型油藏具有高温(≥110℃)、高盐(≥20×10~4mg/L)的特点,普通凝胶难以稳定,因此通过重氮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利用3-氨基,4-羟基苯磺酸在纳米二氧化硅(Si O2)中引入羟基和酚羟基结构...
低渗透油藏内源产分散体功能菌生长规律及其调驱封堵潜力————作者:高怡文;魏登峰;王维波;倪军;管雅倩;郭茂雷;王前荣;崔凯;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特/超低渗透油藏由于基质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且普遍存在天然发育的微尺度裂缝,导致其在水驱、CO2驱等开发过程中面临流体易沿裂缝通道和高渗透孔隙喉道窜流的开采难题。传统调剖堵水技术在油田现场应用中的调剖范围仅限于近井地带,虽能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但流体在地层深部的水窜现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针对这些问题,利用油藏微生物资源研发了基于内源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
二氧化碳驱后剩余油重组分胶束增溶技术————作者:杨立安;李建山;吕伟;屈肖;李沫儀;方译苇;赵学之;冯玉军;
摘要:CO2驱油过程中,超临界CO2会萃取原油中的轻质组分,使得重质组分残留,不仅导致采收率难以大幅度提升,沉积的重组分还会堵塞孔喉,给储层带来不可逆损害。针对这一问题,本工作提出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CO2驱后剩余油重组分的新思路,优选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硫酸盐(APS)构建增溶胶束体系,利用吸光度法量化...
高碳蜡原油乳液型防蜡剂的制备及其性能————作者:任永苍;黄钰;徐海霞;但波;严东寅;于海洋;马金龙;张喻鹏;韩国强;郑存川;
摘要: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原油中石蜡碳数高,常规油溶性防蜡剂作用效果不佳且低温黏度大而难加注的问题,文章以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可适用于预防高碳蜡原油蜡沉积的超长碳链三元聚合物DMS,并着重探讨了以DMS为分散相、去离子水为连续相的乳液型防蜡剂HDMS的制备条件及其防蜡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复配乳化剂T-80、S-80质量比为7:3、加量为10%时,所制得的H...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某水溶性聚合物中三种单体含量————作者:刘华沙;李菁菁;刘思伽;孙强;
摘要:针对水溶性聚合物残余单体的检测方法针对性太强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某水溶性聚合物中三种单体(顺式丁烯二酸、反式丁烯二酸和衣康酸)质量分数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实验条件经优化后确定为:前处理过程为采用乙腈对该水溶性聚合物进行萃取30 min,再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85∶15)进行等度洗脱,使用安捷伦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4.6 mm,5...
油气钻采用pH响应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作者:王军平;曹青天;
摘要:随着国内油气田开发进程的加快,传统油田化学材料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化的井下作业环境。pH响应材料能够在井下酸碱环境的刺激下做出响应,从而发生自身结构、表面性质等方面的变化,继而更好地适应井下环境,以满足油气钻采作业需求。文章简要分析了pH响应材料的作用机理,并综述了以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为主的pH响应材料在钻井流体、化学驱油和压裂液中的响应机理和研究现状
聚合物凝胶调堵剂在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研究进展————作者:郭鸿宇;赵臣康;祖钰;姜伟;刘彦峰;王东军;郭金涛;王伟众;
摘要:老油田精细挖潜是我国原油稳产的关键手段,主力老油田总体处于“双高”开发中后期,稳产难度大,尤其是高温高矿化度地层老油田。现有调堵剂技术很难解决高含水和地层非均质性等问题。基于高温高矿化度地层的苛刻条件及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文章介绍了改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二氧化硅聚合物凝胶、缓交联聚合物凝胶和生物基调堵凝胶体系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情况,着重综述了缓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和缓交联技术及影响因素。PEI聚合物凝胶...
《油田化学》编辑部启事
摘要:<正>(1)《油田化学》2025年仍按季刊出版,大十六开本,每期192页,订阅价每期30.0元,半年60元,全年120元。因故未能在邮局订到2025年《油田化学》杂志的读者,请联系编辑部订阅。(2)《油田化学》2024年合订本即出,每本售价120元。目前编辑部还有少量过刊留存,欲购者请直接与编辑部联系。(3)《油田化学》杂志开办的《企业与产品》和《研究机构与成果》专栏征集稿件。《企业与产品》专栏为...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分层化学防砂技术与应用————作者:李建达;钱钦;曹功泽;李鹏;王国强;韩宏;
摘要:针对疏松砂岩断块油藏非均质性强、化学防砂剂注入不均匀的问题,制备了水溶性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考察了固砂体系的注入性能及固砂性能影响因素。开展了“层内低黏活性剂固砂+层间分层管柱防砂”精细分层防砂技术研究。室内试验表明,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具有黏度低、伤害小、固结强度高的特点。改性环氧树脂含量为10%、乙二胺含量为1%时,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的黏度仅为4.5 m Pa·s,流动性较好。固砂体系适用油藏温...
抗多价阳离子降滤失剂的研发与性能评价————作者:曹家俊;张永威;秦雨箐;余加水;余婷;朱丽敏;杨丽丽;
摘要:油气勘探开发作业中地质情况复杂,盐膏层地层水矿化度极高,大量金属阳离子对水基钻井液黏度、降滤失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在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基础上引入支化剂制备了一种抗多价阳离子的两性离子超支化聚合物降滤失剂XZ-DJ2,通过实验探究了其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一系列表征测试,测试了钻井液基浆加入XZ-DJ2后的流变性、降滤失性、抗盐性、粒径和Zeta电位。研究结果表明...
油田化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半个月内就有初审通知,审稿费交过后不到两月就有修改意见了,修回去一周就录用了,并且编辑很负责,态度也很好。审稿专家很犀利,提的问题很专业。想避开的问题都提到了。补充之后就录用了。
2024-08-22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