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投稿简则
摘要:<正>《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国家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际上权威的MEDLINE/Index Medicus,PubMed,ELSEVIER,美国化学文摘社(CAS)和美国EBSCO大型在线文献库收...
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作者:贾明;胡波飞;徐晓军;徐卫群;张晶樱;汤永民;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初诊的ALL患儿837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出E2A-P BX1阳性患儿4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中男26例,女22例,发病年龄9个月-13岁。初诊低危、中危及高危分别为2例(4.2%)...
TCP1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者:李佳佳;伍燕平;刘林;张孟孟;王蒙;张平平;张凤;
摘要: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T复合多肽1(TCP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初诊AML患者和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CP1的表达水平。收集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CP1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TCP1对AM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S)的影响,Cox回归分析影响A...
伊马替尼药物代谢转运相关基因多态性与CML患者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相关性————作者:周汶静;王念;林立;巫丽娟;叶远馨;
摘要:目的:寻找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AEs)的遗传相关危险因素,评价伊马替尼药物代谢与转运途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严重血液学AEs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72例中国汉族新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且使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严重血液学AEs组和非严重血液学AEs组,并随访人口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SNaPshot对纳入对象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回顾性分析福建宁德市23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情况及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作者:王长贵;陈仁利;赖晓兰;
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宁德市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科出院诊断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23例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预后情况。对比单纯化疗和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期。结果:23例患者均来自福建沿海ATLL流行区(宁德市),男性12例,女性11例,中位发病年龄59(31...
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生存分析————作者:武莉丽;史俐;李炜静;刘玮;封云;殷少宁;何翠颖;刘丽宏;
摘要:目的:观察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顺铂+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内科接受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治疗的31例R/R 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为55(27-71)...
原发性肺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作者:冯友繁;张媛媛;魏小芳;张启科;赵丽;梁小芹;伏媛;刘菲;赵阳阳;黄秀娟;李青芬;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7例PP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7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6(29-73)岁;男性8例,女性9例;按照Ann Arbor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9例,Ⅲ-Ⅳ期患者8例;IPI评分0-2分的患者14例,3-4分的患者3例。17例患者首诊时均有症...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析————作者:程平;李义;毛霞;王秋香;王兰兰;关军;周英;程辉;
摘要:目的:探讨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11例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0(32-80)岁。起病时均以不同形式的皮肤损害为首发临床症状,表现为皮疹、溃疡性肿块、...
TBL1XR1突变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作者:范洪明;洪乐旻;黄春群;卢金凤;徐宏慧;陈洁;黄红铭;王信峰;郭丹;
摘要:目的:探讨TBL1XR1突变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构建TBL1XR1过表达载体,并进行DNA测序,确定突变结果。流式细胞术及TUNEL荧光实验检测TBL1XR1突变对DLBCL细胞株凋亡的影响;CCK-8法检测TBL1XR1突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TBL1XR1突变对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用于检测TBL1XR1...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作者:张永前;赵继胜;魏小芳;冯友繁;伏媛;陈巧琳;张启科;
摘要:目的:探讨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23年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4例,中位发病年龄为60(44-74)岁;所有患者均有肾功能不全、贫血症状,骨侵犯3例,脾肿大3例,IgD-λ型7例,IgD-κ型1例。7例行FISH检查,6例1q21阳性。D...
HALP评分作为初诊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标志指标的意义————作者:张宽顺;吕殿亮;石琳;
摘要:目的:探讨HALP评分作为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预后标志指标的意义。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就诊的62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低HALP评分组与高HALP评分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DS分期、R-ISS分期、M蛋白类型、肌酐(Scr)、β2-MG、血钙、乳酸脱氢酶(LDH)、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A...
新冠感染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情况的影响分析————作者:王国蓉;杨光忠;冷芸;吴垠;刘爱军;陈文明;
摘要:目的:分析新冠感染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1月1日-2023年7月15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有新冠感染或无新冠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动员采集前的治疗因素、采集情况、采集后的治疗概况进行分析。结果:269例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动员采集前32例有新冠感染史(简称“新冠组”),237例...
泊马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作者:张平平;王蒙;伍燕平;李佳佳;
摘要:目的:探讨泊马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伴髓外病变(EMD)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0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接受以泊马度胺治疗为基础的化疗。结果:40例患者中初诊MM伴EMD患者8例,难治/复发MM伴EMD患者32例;伴骨相关髓外病变(EMD-B)21例,软组织相关髓外病变(EM-S)19例。与EM-B组相比...
浆细胞比例和幼浆细胞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中的意义————作者:张媛媛;张启科;魏小芳;冯友繁;伏媛;刘菲;陈巧琳;赵阳阳;黄秀娟;陈阳;
摘要:目的:探讨浆细胞比例和幼浆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2年11月126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浆细胞比例中位数(33.5%)将入组患者划分为高浆细胞比例组(A组)和低浆细胞比例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浆细胞比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是否含有幼浆细胞,将A组和B组分别划分为...
老年MDS患者的血清MCV、MPV、WT-1表达及相关性研究————作者:李焕英;王俊霞;郭菲;程爱花;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肿瘤基因(WT-1)的水平及联合检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邯郸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MDS患者作为观察组,及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MCV、MPV、WT-1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MDS预测中的价值。分析评估MCV、MPV、WT-1在老年M...
贵阳地区9334例样本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结果分析————作者:周春欢;邹文兵;曹政媛;
摘要:目的:探讨贵阳地区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常见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征,并初步分析贵阳地区珠蛋白基因罕见突变情况。方法:对2016年6月-2023年2月来我院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的9 334例筛查者,采用PCR-导流杂交技术进行常见地贫基因突变类型检测,罕见突变和未知突变采用一代测序技术进行检测。结果:9 334例样本中,检出常见地贫基因阳性标本895例,阳性率为9.59%。其中,α地贫565例(6...
Bel亚型新等位基因(c.803G>T,p.Gly268Val)的家系研究————作者:马晓莉;董文安;杨贺才;耿明璐;王丽萍;于洋;
摘要:目的:分析1个家系Bel亚型基因突变及其遗传机制。方法:通过血清学试验鉴定ABO血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ABO基因分型,对ABO基因1-7外显子、侧翼内含子区域进行Sanger测序,7外显子单链测序确认突变点位置。利用Missense3D软件预测该突变点导致的蛋白质结构改变。结果:常规血清学试验未能检测到先证者及其3个家族成员的红细胞B抗原,...
回输低剂量辐照自体外周血对辐射致白细胞减少症大鼠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作者:贺高峰;葛霜;孙莉萍;汪德清;于洋;
摘要:目的:探讨回输低剂量照射自体外周血(LDIAPBR)对辐射致白细胞减少症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LDIAPBR组在造模前1 d进行LDIAPBR(抽取全身循环血量10%在体外100 mGy照射后完全回输),同时正常组、模型组仅抽同样比例血量回输,不照射血液。除正常组外,均采用1 Gy X射线全身照射建立辐射致白细胞减少症大鼠模型。阳性药物组造模后皮下注射rhG-CSF。观察大鼠的...
遵义市无偿献血人群高效价2019-nCoV IgG抗体筛查————作者:文良雪;苏丽;曾胜军;张澜艺;黄四海;
摘要:目的:了解遵义市无偿献血人群中高效价2019-nCoV IgG抗体的血清学流行情况。方法:标本血浆按1∶160或1∶320稀释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法检测2019-nCoV IgG抗体,分析抗体反应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血型中的差别。结果:5 378份标本血浆按1∶160稀释后,筛查出1 523份反应性标本;2 988份标本血浆按1∶320稀释后,筛查出329份反应性标本。总的抗体反应性率为22...
武汉地区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及结果研究————作者:许婷婷;余琴;柯颂庆;蔡雁;谢松丽;熊晶;赵磊;
摘要:目的:对武汉地区执行归队策略的献血者的检测结果、再次献血情况、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献血者归队策略的合理性、有效性,为归队流程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2020年1月到2023年12月符合武汉血液中心归队条件并主动申请归队的献血者实施归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按照归队策略,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平行进行,血清学检测使用两个不同厂家试剂进行ELISA初筛,初筛反应性样本进行双孔复试,HBV/HCV/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