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0:05:16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北大核心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复合影响因子:7.844
综合影响因子:5.475
官网:https://xdyjyj.scou.cn/
主编:谭明杰
平均出版时滞:147.6338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我国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形态、机制与优化————作者:贾旻;陈晓煜;

摘要:均衡布局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是促进区域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公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采用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莫兰指数测算我国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结果表明,优质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全国范围广泛分布基础上的集聚状态,即广泛性与不平衡性并存、关联性与集聚性并存、多种关联模式并存。全国七大地理区域的优质校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其集聚在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成为明显的洼地;集聚主要发生在直...

典型科研场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的差异性分析——学科背景与人工智能素养的影响————作者:李艳;朱雨萌;孙丹;许洁;翟雪松;

摘要: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推动了科研范式的转型,有助于复杂科研问题的解决。分析GenAI在科研场景中的使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高校智能化科研建设。基于对浙江大学1226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科研中使用GenAI占比最多的前四个场景为文献翻译、信息检索、文献综述和润色降重;学科背景在信息检索、头脑风暴和代码生成三个场景中显著影响研究生使用GenAI;而人工智能素养在文献翻...

数智赋能教育新质生产力:作用机理与实践进路————作者:杨文正;杨俊锋;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智能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向度,教育系统是其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场域。教育新质生产力是教育系统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和智能技术而形成的一种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型生产力,代表教育领域对未来教育形态和教育方式的探索和追求。数据要素和智能技术构成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内核。其中,数据要素是教育新质生产力孕育的源泉,智能技术是教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智融合引领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数智赋能助推教...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专业兴趣为何消退——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分析————作者:朱德玲;郭仕豪;余秀兰;

摘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不仅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创新高地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然而,当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专业兴趣存在严重的消退现象。已有研究主要将其归因为外部培养环境的制约,忽视了个体认知与行动的作用。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对16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拔尖学生专业兴趣经历期望落空期、功利承诺期、怠惰因循期以及专业逃离期四个阶段,在外在规范与内在诉求的冲突之中呈现...

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学时间异化风险与应对————作者:卢强;

摘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时代新命题,其不仅带来了教学资源形态、教学行为表现、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过程实施等外在样态的深刻变化,而且内在地影响着教学时间,使其结构更紧凑、利用更精准、长度被延展。数字技术的持续应用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提高了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但亦带来了教学时间焦虑、教学时间被控制和教学时间意义被抽空的异化风险。时间现象学视域下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学作为教师“教”与学生“...

新人口格局下教育评价改革:面向教育强国的价值重塑与技术赋能————作者:邓磊;代少东;

摘要: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要任务,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须紧紧锚定强国建设目标,通过系统性改革彰显教育评价的基本属性,在科学理念的牵引下发挥教...

欢迎订阅《开放学习研究》杂志

摘要:<正>《开放学习研究》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核心学术期刊、AMI扩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期刊、北京市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和维普网全文收录。《开放学习研究》期刊办刊宗旨为传播开放学习前沿理论、推介数智教育创新实践、探索终身学习发展趋势。开设的栏目主要包括开放学习实践、教...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的特征、热点与展望——基于2024年《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文献的分析————作者:毕乐;

摘要:建设教育强国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其实现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把握当前职教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基于对2024年《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文献的分析发现:当前职业教育高质量研究成果呈现研究主体集聚化、地域分布差异化、合作研究发表为主流模式、发表载体以教育学期刊为主、职教研究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研究方法以非实证为主等特征。职业教育研究热点集中在基本理论探...

智能教研的本质、误区与回归————作者:王丽华;时一帆;卢国成;

摘要:智能教研是人工智能热潮下的政策导向与实践热点,然而,当前普遍存在对智能教研本质的认识不清,由此导致对其的盲目追捧及实践误区频现。基于对人工智能本质和教研本质的双重考察,智能教研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可信模型采集的教研数据为基础,通过“人—机—人”协同教研决策,实现“三性”(即科学性、技术性和经验性)优化的循证实践。据此审视智能教研的典型误区主要体现在囿于可疑模型的教研数据、高估数据效用的教研决策、陷入单...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学生发展——基于31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作者:胡钦太;梁心贤;刘颜帆;王姝莉;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效果仍存在争议。通过对31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生认知、行为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认知层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行为能力层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在情感态度层面能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可,激发学习兴趣和...

教育强国的生态基础: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作者:吴南中;邱骏鹏;田娟;

摘要: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具体表现为教育的综合实力强、价值功能强、社会感知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蕴含教育本体建设的整体性推进、认知的系统性生成、价值的指向性回应和建设方法论的可持续取向等行动方向。教育强国与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在空间、时间和功能维度上深度耦合,即两者在生成空间上通过竞合关系拓展资源,在建构时间上相互依存、互利发展,在功能关系上相互形塑、支持对方功能实现。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

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下人机协同学习的互动模式分析————作者:孙妍妍;黄颖芬;温思凡;

摘要:人机协同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AI)重构了人机协同学习的交互方式,但已有研究对学习小组与GAI的互动模式尚缺乏系统性讨论。基于对GAI支持下的人机协作学习对话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应用、分析、示例是学生向GAI提问中最常见的三类问题。在“生—机”交互中,学习者群体涌现出探索式提问、优化提问、信息综合三种主要交互行为,每种行为均呈现出清晰的认知参与方式转换模式;...

教育强国视域下“互联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逻辑转向与行动进路————作者:闫志明;郭佳;陈羽;

摘要:“互联网+教育”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育大国建设过程中,“互联网+教育”在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广泛覆盖,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城乡学生获得同等优质的教学等。在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过程中,城乡教育均等化又面临着提升乡村学校育人质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能有效实现对话式教学吗————作者:颜士刚;胡修磊;李文光;

摘要:生成式大语言模型从形式上实现了人与机器的自然对话,使古老的对话式教学成为现实可能,因此其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教育界广为推崇。为了更好地了解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在对话式教学应用中的适用性,有必要从其工作原理出发探索其在教育应用中的固有困难,以寻求其赋能对话式教学的适切路径。作为一种基于大规模语料库训练而具有自然语言对话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聊天机器人”,本身存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5年重点选题

摘要:<正>《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是一本传播远程开放教育、教育技术和终身教育领域创新性、前沿性、持续性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2025年继续关注国家重大教育发展战略、国际最新教育政策与实践、学科领域前沿与热点话题,聚焦科技发展对教育领域的深刻影响,欢迎具有独到见解的理论研究和问题导向的实证研究。2025年《现代远程教育研究》重点关注以下选题

2024年度转载名目

摘要:<正>~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的差异、共识与趋向——基于中、日、英、美四国比较————作者:罗江华;钟文俊;陈艺;

摘要: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教育变革提供了动力,其相关政策成为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风向标。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全球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全局性理解,并帮助政策制定者设计更具前瞻性和适应性的政策框架。通过比较分析中、日、英、美四国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发现,各国均日益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普及应用,但其对政策工具的选择和政策目标的设定存在显著差异。在政策工具整体结构方...

三元政策驱动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内在逻辑、关键机制与实施路径————作者:杨现民;李王伟;李新;姚凤君;

摘要: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是教育生态重塑与系统革新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从多重政策视角探讨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是深化课堂教学转型研究的重要路径。新近颁布的新课程改革方案、“双减”政策以及教育数字化战略构成的“三元政策”的叠加效应成为驱动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三元政策的驱动影响为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理念、技术、方法与目标指向,构成了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

同步课堂中基于多模态数据的专注度分析————作者:武法提;高姝睿;赖松;

摘要:同步课堂是践行“三个课堂”的主要方式,已成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及时、准确地掌握学习者的专注度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对提升同步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同步课堂中存在异地学生专注状态难反馈、难调节等困境,亟需从技术角度提供精准的专注度分析与反馈方案。为达成同步课堂中学习者专注状态的精确反馈,同步课堂专注度分析要依次解决基于学习者数据的专注度计算、专注度特征间的关联,以及针...

苏格拉底式问题支架:促进学生向AI大模型提出高质量问题————作者:赵晓伟;王师晓;李情;沈书生;祝智庭;

摘要:向AI大模型提出高质量问题已成为数智时代学习者的必备技能与元素养。然而,当前学生向AI大模型提问的能力较低,所提问题存在浅表化、思维含量不高等现象,导致大模型的响应往往无法满足预期需求。苏格拉底式提问为有效提升学生提问质量提供了有益参考,基于此设计的苏格拉底式问题支架从“认知—元认知”双重维度提供了提示性、指导性、解释性三类支架,能够激发学生向AI大模型主动提问和持续追问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认知发...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初审、复审、外审2月后返修,综合考虑修改情况录用,目前进入三审2月有余,期间有暑假(不审稿),蹲个后续吧,希望顺利!

    2024-07-25 20:51
  • Yangming_ak

    2022年4月投稿,5月底收到返修意见,返修并没有邮件通知,需要自己关注投稿系统。之后就是漫长等待,期间打电话询问才得知录用,于2023年初见刊。该刊除了见刊慢一些,其他方面都挺好的,不歧视作者身份,投稿和交流过程非常愉快。

    2023-03-22 18:09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