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全预制FRP-胶合木-UHPC组合梁界面抗剪和弯曲性能研究————作者:王皓磊;郑昊;晏焜;廖元源;王小炜;陈爱军;
摘要:与传统木-混凝土组合梁相比,全预制FRP-胶合木-UHPC组合梁具有自重轻,长期变形小,耐久性好,跨越能力大等优点,作为现代木结构的一种新形式,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研究全预制FRP-胶合木-UHPC组合梁的界面抗剪和弯曲性能,采用平钢板+栓钉作为剪力连接件,设计制作了两组7个推出构件和2根大比例的组合梁模型,完成了静力推出试验和弯曲试验,并研究了新型组合梁的组合系数、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等力学性能。...
坡度和侧向开口对车厢内火灾演化及温升的影响————作者:郗艳红;周之涵;毛军;
摘要:高速列车车厢内部着火后窗户破裂引起侧向开口,加之坡度的影响,会显著改变车厢内部的最大温度。因此,通过1:8缩尺模型实验,定量研究了火源功率、坡度和侧向开口耦合影响下,高速列车车厢火灾演化及最大温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火源功率增加,高速列车车厢火灾可分为三个燃烧阶段,即:当火源功率小于16.93kW时,为室内顶棚射流阶段;进一步增大至22.57kW~31.04kW时,开口处偶尔有间歇性火焰溢出...
考虑应变率效应影响的混凝土三维Ⅰ-型细观断裂准则————作者:李冬;高堃;金浏;杜修力;
摘要:文章讨论混凝土材料细观断裂破坏模式的应变率效应问题。首先,考虑混凝土材料中骨料夹杂等细观组成导致的应力集中现象,建立用于混凝土材料动态拉伸断裂破坏行为机理分析的三维细观裂缝扩展路径模型。其次,基于建立的机理分析模型,同时考虑裂缝尖端的应力状态和裂缝路径的能量耗散,推导建立考虑应变率效应影响的三维Ⅰ-型细观断裂准则。最终,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混凝土最小三相细观力学分析模型的动态拉伸破坏数值试...
饱和风化千枚岩及泥岩抗剪强度与剪切变形本构模型研究————作者:孙传迪;宋飞;倪勃文;侯怀亮;
摘要:为对道路工程中废弃的千枚岩风化料和泥岩风化料的工程特性研究分析,借助大型三轴剪切试验对两种材料干燥、饱和状态下围压为100kPa、200kPa、300kP和400kPa强度和变形特性,并对其偏差应力-轴向应变、体应变-轴向应变特征和饱和泥岩抗剪机理进行研究、探讨。进而结合材料剪切特性对干燥、饱和千枚岩风化料和干燥泥岩风化料建立Duncan-Chang模型结合P-Z剪胀模型的预估本构模型、对饱和泥岩...
协同发挥滤土和排水减压效能的粗粒反滤料渗透稳定性能判别方法————作者:张昭;张钊;马浩;张远傲;周子豪;王聪聪;
摘要:反滤料的渗透稳定性对控制土石坝渗透侵蚀、防止其渗透破坏有重要影响,然而,现有基于特征粒径的性能判别方法存在局限,而且如何协同发挥滤土和排水减压效能还有待深入研究。为此,以粗粒反滤料为研究对象,先在常水头条件下开展了判别两种土-反滤柱滤土性能的渗透试验,证实了在判别反滤料滤土性能时考虑颗粒级配曲线的重要性;其次,以被保护土的粒径和反滤料的控制孔径为随机变量,提出了基于滤土失效概率的粗粒反滤料性能判别...
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办公建筑楼面活荷载调查方法研究————作者:陈隽;吴文瀚;窦凯;徐迟;李杰;
摘要:荷载取值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前提,也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传统采用的抽样入户称重的方式调查建筑物活荷载,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周期长、时效性差、干扰住户隐私以及大件物品现场称重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活荷载建模研究。为此,提出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办公建筑持久性活荷载新型研究方式:通过二手房产交易平台的3D看房功能,首先确定房间尺寸、家具种类及数量,进而利用图片及商标等多源异构数据,结合网络爬虫获得建筑物室内物...
双向地震作用下矩形截面深水桥墩水动力效应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作者:陈宇;黄信;吴堃;李忠献;
摘要:地震作用下深水桥墩矩形截面长、短边与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其水动力效应尚不清楚。本文开展了桥墩模型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双向地震作用下矩形截面桥墩响应特征。采用LS-DYNA软件建立了流固耦合数值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并开展了水槽尺寸效应及单、双向地震作用效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水的存在,矩形截面桥墩纵桥向的固有频率有所降低,而横桥向的固有频率降低不明显;同时,纵桥向...
吊装换填地基承载力验算方法研究————作者:宋二祥;林世杰;付浩;刘光磊;杨志强;
摘要:石化行业吊装大型设备多采用重型履带吊车,为满足吊车站位的承载力要求大多需对地基用换填法进行处理。首先介绍一般c-φ土和饱和黏性土地基承载力验算的新方法,明确对后者应采用不排水强度计算,而不可采用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直接计算地基承载力。对地勘报告提供的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可转换为与固结应力对应的不排水强度。利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检验了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高精度,可按实际考虑基础宽度,而不必限制基础宽度...
毗邻断层桥梁概率性地震需求模型及地震易损性研究————作者:陈力波;陈何煜;栗怀广;高芳浩;谷音;邹育麟;陈誉;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非一致地震激励下桥梁的地震响应规律,并建立毗邻断层区域桥梁地震易损性模型。以某实际跨断层大桥两侧引桥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宽频带混合法基本原理,利用芦山地震实测记录验证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生成桥梁工址处地震动。随后,针对同一地震事件和同一地震强度两种工况,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方法构建考虑异方差效应的桥梁各构件概率性地震需求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所构建的概率性地震需...
后张预应力钢框架梁柱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作者:孟宝;文俊龙;钟炜辉;田黎敏;
摘要:后张预应力钢框架结构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新型抗震结构体系,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其抗震性能,但对其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准静态加载试验探究了后张预应力钢框架子结构(PTSF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了其破坏模式、变形能力、轴力发展及抗力机理。结果表明,PTSF子结构主要因钢绞线断裂而失效,而全焊连接子结构的失效主要表现为钢梁翼缘断裂。PTSF子结构经历了压拱-抗弯机制阶段和悬链线机制阶段,...
溶解对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影响的离散元模拟————作者:慈伟;崔凯;杨尚川;
摘要:由于地形和人为等因素,挡墙后填土宽度可能受到限制。土体中矿物遇水溶解会降低土体强度,从而在岩土设计中高估被动土压力。基于离散元法分析有限宽度土体中溶解对被动土压力的影响,并考虑了平动(T模式)、绕墙底转动(RB模式)和绕墙顶转动(RT模式)三种变位模式。通过颗粒间压力溶解模拟溶解过程,分析了未溶解和溶解后挡土墙土压力合力、剪应变、力链和土压力分布。结果表明,颗粒溶解后,当宽高比B/H≤1且挡墙位移...
减振架-索端阻尼器联合作用下双索股吊索尾流致振控制研究————作者:郜辉;王浩;高伟杰;李淼;范延盛;周锐;
摘要:为提升减振架对双索股吊索索股间尾流致振的控制效果,开展了减振架联合索端阻尼器对双索股吊索尾流致振的控制研究。基于双索股吊索-减振架-阻尼器耦合系统的分析模型,建立了耦合系统中吊索面内外振动的统一特征方程,并通过吊索动力特性分析阐明了减振架联合索端阻尼器对长吊索振动的协同控制原理;设计了长吊索三维气弹模型,开展了减振架-索端油阻尼器联合作用下双索股吊索尾流致振的控制试验,探究了减振架与索端阻尼器联合...
基于数据驱动的施工任务时间风险预测系统研究————作者:刘亚平;骆欢;
摘要:随着基础设施项目复杂性的增加,工期延误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利益相关者面临的经济损失和项目中断风险显著上升。传统进度风险分析方法多依赖经验判断,存在较强主观性,而现有机器学习(ML)方法虽能克服主观偏差,却普遍局限于单一模型对整体工期的预测,未能充分利用施工任务中的文本信息特征,限制了其对任务级精细化管理的支持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文本与数值特征的任务级时间风险预测方法,并基于随机森...
考虑结构空间约束的连续深受弯楼盖梁试验和数值模拟————作者:林静聪;韩小雷;崔巍;傅钦昭;季静;郑振光;吴梓楠;
摘要:为研究结构空间约束对连续深受弯楼盖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开展3组考虑结构空间约束的多跨连续深受弯楼盖梁和4根简支梁静力试验。结果表明:楼盖梁受弯开裂产生轴向伸长,受到结构约束而产生被动轴力。楼盖梁在加载中出现受拉纵筋屈服,最终沿临界斜裂缝劈裂,呈现弯剪破坏,这不同于简支梁呈现的弯曲破坏。相较于简支梁,楼盖梁承载力和刚度显著超强,延性明显降低,且承载力超强幅度与梁纵筋配筋率成反比。考虑楼板翼缘长度为6倍...
疲劳后静载下CFRP-钢界面黏结性能研究————作者:余倩倩;高斌;徐海斌;顾祥林;刘才玮;
摘要:为研究疲劳加载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钢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制作了7个CFRP-钢单剪试件,其中2个进行静力加载,5个进行疲劳后静力加载。分析了疲劳加载对试件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界面刚度、应变分布及黏结-滑移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5mm胶层厚度条件下,静载与疲劳后静载下CFRP-钢界面均发生胶层内破坏,随着疲劳加载次数的增加,破坏后钢板表面残余的结构黏胶逐渐减少。设置不同归一...
既有结构下服役桩基多点拾振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作者:贾俊杰;吴君涛;付鹏程;王奎华;吴文兵;刘鑫;汤旅军;
摘要:为了克服现有桩基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点拾振检测技术用于评估海上和陆地服役期间桩基的完整性,其能够灵活应用于既有建筑物下桩基、浅部含缺陷桩基、存在多个缺陷桩基、超长桩基等复杂检测工况。该技术通过等间距布置的多个传感器分离得到上行波和下行波,并定义泛频响函数为上行波和下行波在频域内的比值;基于泛频响函数,利用归一化半正弦虚拟激励重构多点拾振检测结果,此举可以剔除上部既有结构...
体积补偿式气囊控制真空预压周边土体变形的试验研究————作者:武亚军;刘畅;陈浩;陆逸天;吴锦津;Chau Nguyen Xuan Quang;
摘要:为了减小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体积补偿式气囊控制周围土体变形的方法。事先将空的气囊打设到密封沟外侧的地基土内,在真空预压过程中同步充气使其体积膨胀,从而抵消因真空预压引起的周围土体的内缩变形。本文开展了在真空预压区外设置补偿式气囊的室内模型试验,从排水量、沉降量、十字板剪切强度、土体表面变形和裂缝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固区边界处布设体积补偿式气囊不仅可以提高附近加固区土...
木结构销类连接横纹劈裂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作者:冯新;聂万龙;田世超;陈伯望;王倩;滕琪林;
摘要:销类连接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最广,但在木材横纹方向荷载作用下其易发生脆性劈裂破坏,而我国木结构设计中尚未涉及销类连接横纹劈裂承载力计算的内容。基于国内外2608个木结构销类连接横纹劈裂承载力的试验数据,对所筛选的7个劈裂承载力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相关参数对劈裂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劈裂承载力与构件横截面宽度和高度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且与连接节点在木材顺纹方向的宽度和横纹方向的高度...
大跨度公铁合建斜拉桥钢混板-桁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作者:施洲;汪里;姜家琛;刘振标;夏正春;印涛;
摘要:为研究大跨度公铁合建斜拉桥新型钢混板-桁组合梁的力学性能,以主跨808 m的深江铁路洪奇沥特大桥边跨组合梁为对象,制作了1:5缩尺全截面试验模型,开展正、负弯矩及节点力三种最不利工况下静载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受力特性、滑移开裂性能及传力机理。结果表明:组合梁在三种工况及其超载工况下,钢结构实测应力随荷载增大近似线性增长,混凝土桥面板部分测点应力在墩顶附近出现非线性,最大拉应力为5.4 MP...
龙卷风作用下铁路T梁步行板气动特性研究————作者:何旭辉;赵紫阳;徐伟昌;李欢;王森;刘飞;
摘要:龙卷风风力强劲、破坏力巨大,且难以预测,严重威胁工程结构安全。近年来,江苏地区龙卷风频发,仅靠自重抵抗强风荷载的铁路T梁步行板风掀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某沿海铁路32m简支T梁为工程背景,采用风洞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铁路T梁步行板气动特性随被测步行板与龙卷风涡核的相对位置(包括无量纲径向距离:模型中心径向距离r与龙卷风涡核半径Rm的比值r/Rm
土木工程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这个刊物在中国土木工程界应该是顶级刊物,应该要求文章水平比较高。
2023年4月23日通过知网向该刊,投了一篇关于这方面安全管理的文章,
显示4月27日收稿,秒退;理由如下
“《土木工程学报》退稿通知单**同志:您的来稿《基于**分析和事故致因研究》(稿号:2304***6)经有关专家审阅及编辑部研究,认为不适合在本刊发表, 现将稿件退回,请另作考虑。本刊网址:http://manu36.magtech.com.cn/Jwk_tmgcxb/CN/volumn/home.shtml 。谢谢您对本刊的大力支持! 欢迎继续向本刊投稿!祝您工作愉快!土木工程学报编辑部2023-04-27”。 期刊口碑还是很不错的,国内土木工程领域的顶级期刊吧,主要还是收土木工程大学科下面的文章,建设管理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向,平均每期收录一篇不到,目前是EI检索。2019.4.18投的稿,一直以为不可能录用的,也就没管,结果中秋节回家的时候收到了修改通知,大概也就是9月中旬吧,审稿周期5个月,还算挺长的。主要的意见是没有写清楚文章的主要创新点,修改大概十天左右吧,返回后在11月收到了录用通知。最后刊在2020年4月,从投稿到见刊基本要一年,我见过短的八九个月,长的也有一年半,一年应该是正常,急着要文章的就不建议投了。虽然自己中了,但从不觉得这本刊好投。
Yangming_ak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